APP下载

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01黄荣幸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黄荣幸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采用问题导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逻辑思维。教师应根据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以及数学教材内容,给学生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展现出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好数学解题思路,更好地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确保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22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通常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初中数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抄笔记和听讲。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数学的状态。由于缺乏创新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力,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不如预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有利于顺利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一、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存在的不足情况

1.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开展传统数学教学时,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通常根据数学教材内容,给学生直接开展授课活动。由于缺乏完善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过于死板。初中数学知识具备了很多的抽象性知识,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情况,时间一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压力,同时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鉴于此,初中数学知识作为高中数学知识基础内容,为了有助于初中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帮助初中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之后的数学知识学习活动。如果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运用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会直接影响初中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效果。

2.缺乏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初中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为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通常在课堂上采用严格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针对数学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初中生由于害怕回答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导致学生存在胆怯情况,直接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效果,使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和死板。此外,由于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没有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利于有序地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直接影响了初中数学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3.没有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

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在采用问题导学法时比较死板,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单一提出本节课堂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相关问题,并没有全面分析对初中生的具体学习特点以及年龄。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需要合理融入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数学学习欲望。如果教师只是在數学教学时提出一些问题,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仍然存在死板情况。

二、初中数学教学时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的相关措施

1.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教学前,数学教师应全面分析和掌握初中生的特点,并与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同时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采用问题导学法,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所学习的数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和轻松,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2.采用问题导学法,逐渐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解题思路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几何知识时,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几何知识作为初中数学教学难点,教师应灵活采用问题导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所学习知识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三角形知识内容时,引导学生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特点,正确引导初中生了解到什么是勾股定理。学生在探索三角形时,可以掌握三边边长具备的规则,对勾股定理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余弦定理以及正弦定理实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运用问题导学法开展圆形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归纳圆具备的相关特性,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以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圆大小与什么条件相关?三角形和圆形有什么联系?”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此外,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其他几何图形时也可以运用问题导学法的研究和解剖,帮助学生实际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

3.将问题导学法和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联系,降低学生数学学习压力

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需要充分展现出问题导学生活化特征。将问题导学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可以使学生感觉到亲近感,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生活化的问题导学法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提升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回答教师所提问的相关问题,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同时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关数学问题时能够自主进行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记忆,有效地提高解答数学问题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具备了抽象性特征,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堂的具体学习目标,通过采用问题导学法的方式,能够激发初中生的解答欲以及好奇心,充分挖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信心。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根据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给学生合理构建完善的数学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陆川县马坡镇初级中学537712)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