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服务现状实例研究

2021-05-2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知识库双一流一流

陈 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运动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打破学术资源垄断、使学术资源可以通过Internet 自由传播而发起的一场运动。目前,这场全球化的运动总体呈上升趋势[1]。图书馆是开放获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开放获取运动使得图书馆的学术资源可以免费、自由地被获取和传播,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开放获取也促使图书馆对传统服务模式进行转型升级[2]。

1 开放获取的进展与研究现状

自2003 年《柏林宣言》 发布以来,开放获取理念和实践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和研究对象。国际图书馆界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将开放获取纳入战略规划,并积极支持开放获取政策;欧洲研究型图书馆学会签署并推动了《开放获取出版物指南》《数字时代知识发现海牙宣言》的发布;2016 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明确将“开放获取正逐步成为科技信息资源的主流形态”纳入“十三五”期间所面临的挑战之一[3]。2005 年,中国科学院举办“科技信息开放获取国际研讨会”,中外专家围绕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战略、政策、运行模式、支持机制、相关法律与技术等进行了深入讨论;2016 年,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成立,其宗旨是推进全国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推动学术成果的开放获取,促进学术成果的广泛应用;2018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代表参加第14 届开放获取欧洲八国资助机构联合提出的会议,明确表示支持国际科技界提出的OA2020 倡议和开放获取Plan S 计划。

国内学术界对开放获取进行了深入研究。2020 年9 月,笔者以“开放获取”为关键词在CNKI 中检索出117 篇相关论文,学者们从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4]、开放获取的进展[5-6]、学术资源开放获取[7]、期刊开放获取[8-9]、学位论文开放获取[10]、开放获取知识模式[11]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构建开放获取知识服务体系来支持开放获取,并为构建机构知识库、期刊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开放获取提出若干建议,为我国的开放获取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2004 年,我国学者开始对开放获取进行研究,同年5 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柏林宣言》,标志着国内学术界正式对开放获取展开研究[12]。国内关于开放获取的研究主要从开放获取的政策研究、图书馆发展研究、资源研究、机构知识库政策研究、用户利用资源研究等方面展开。杜海洲认为应借鉴国外经验,根据需求由各科研院所制定开放获取实施细则[13];周玲元等对国外代表性开放获取政策进行调研认为,应确定政策机构,以推动政策顺利实施[14];刘文云等调查了英美的开放获取政策,指出其政策应具有强制性实现方式特征[15];卞长云指出在OA 环境下,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开放获取仓储建设[16];刘林霞等指出,图书馆应通过更新观念等手段来巩固其信息中心的地位[17];都蓝等对我国“211”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查,针对其OA 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18];周庆梅等对我国30 余所“985”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思考[19];尚新丽等比较了国内三大高校机构知识库,并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完善[20]。

当前,高校科研人员对于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有较高的使用意愿,且绝大多数高校具备构建机构知识库的条件,因此,本研究从高校图书馆整合国内外开放获取资源和构建机构知识库视角出发,调查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服务现状,发现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2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根据2017 年9 月发布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42 所。由于世界一流建设高校较其他高校综合建设相对完善,故笔者在本研究中仅对这42 所“双一流”高校进行了预调研,通过随机采访咨询,初步寻找到每所高校中工作年限较长的工作人员和学习年限较长的学生共20 名作为调查对象并向他们发送网络问卷,调查该高校是否含有开放的数据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这42 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均有开放的数据资源,且对开放获取运动采取了更加积极的行动,如激励政策和新数据提醒等。因此,本文以这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其开放获取服务进行实例研究,并为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开放获取服务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建议。

笔者首先逐一浏览“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网站主页,以其开放获取资源、数据库导航、数据库列表、电子期刊导航、电子期刊列表、免费网络资源、特色资源等栏目开放获取资源组织揭示情况作为数据统计依据,并确定开放获取资源所在的资源列表及其位于网站目录的层级。其次,统计“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国内外开放获取资源的组织揭示情况和自建机构知识库的现状,具体包括:①是否对资源进行分类;②是否对资源进行详细介绍;③资源是否有超链接;④内容是否能够公开访问;⑤是否对其他高校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揭示;⑥资源的语种形式。对本馆自建机构知识库的统计内容包括:①是否有独立站点揭示机构知识库;②是否在本馆门户网站首页进行揭示;③包含资源类型;④是否有资源推荐和检索功能;⑤资源是否可以公开访问。最后,依据调研结果分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服务的现状。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所在资源列表情况

通过逐一浏览“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主页,笔者发现开放获取资源所在资源列表下存在开放获取资源、开放资源、OA 资源、免费电子资源、免费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共享资源、免费学术资源、特色数据库、常用数据库、试用数据库、电子期刊列表、推荐资源、特色资源、数据库导航、电子期刊导航、资源导航等名称,通过合并同类名称将其总结为4 类,分别是开放获取资源、免费资源、数据库(电子期刊)列表、资源导航。笔者依据调查情况将网站目录层级划分为三级(见表1)。第一级是进入图书馆首页就能明显看见的“开放获取资源”字样(部分院校将显示在图书馆首页的内容设计为“当鼠标滑过就显示内容”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看到“开放获取资源”字样,也将其页面层级判定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是指在查找开放获取资源时,每增加一级链接则页面层级就增加一级。

由表1 可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均有揭示,但只有8 所高校将“开放获取资源”栏目设置在网站首页,其余高校将其设定在二级或者三级目录下。另外,几乎所有高校图书馆都具有不少于二级的网站目录层级,这说明高校对图书馆网站建设已经给予了较高的重视。通过探索网站内容笔者发现,虽然直接使用“开放获取资源”这一名称的较少,但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是有开放获取资源的,因此通过名称来识别虽具有一定精度,但仍需要对高校图书馆实际开设的服务进行深入分析。“免费资源”这一名称的使用率也较低,其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资源针对高校师生免费开放已是共识,若收取费用则可以寻求其他专业机构的帮助;二是图书馆虽需要耗费精力去整合这些资源,但能够为高校带来更多的学术成果,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免费资源作突出说明。“资源导航”这一名称并没有出现在多数高校中,这是因为资源导航可能为按钮或搜索引擎名称,不易被发掘。综上,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已经认识到了开放获取资源的必要性,但是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对开放获取资源的名称使用不一致,网页结构层级较混乱。

表1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所在列表情况

3.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组织和揭示国内外开放获取资源情况

调查显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均有揭示,包括科研数据、科技文献数据、历史文献统计数据、部分论文支持数据、实验数据等,均可链接到其固定的索引界面,可访问的内容除单纯的数据外,还包括参与数据共享和资源提供者的简介及数据背景信息。其中,29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资源进行了分类,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将开放获取资源分为开放期刊、电子图书、开放课程、综合类资源四类,四川大学图书馆将开放获取资源分成期刊、图书、课件、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机构收藏库、电子预印本七类。14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如云南大学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的定义进行了解释,深刻阐述了其馆藏资源开放获取的类型,并对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仓储、电子预印本、开放获取搜索引擎进行了分析。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了揭示,并对开放获取途径进行了说明。可见,“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馆藏数据资源较为重视,但依然存在不合理安排(见表2),亟需优化。

表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组织和揭示开放获取资源情况

3.3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自建机构知识库情况

高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对国内外开放获取资源的组织和揭示上,还包括自建机构知识库。如表3 所示,15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建立了机构知识库,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其中,13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有对知识库进行揭示的独立站点,并且将机构知识库站点放在网站目录首页,说明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对机构知识库的强大功能形成了统一认识,并试图借此达成图书馆与用户之间互利共赢的局面。此外,有5 所“双一流”高校的机构知识库具备资源推荐和检索功能,8所“双一流”高校的机构知识库资源可以公开访问,且机构知识库中都包含中英文资源,如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典藏库、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表3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自建机构知识库情况

由表3 可知,36%的“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拥有自建机构知识库,说明自建机构知识库已经在高校图书馆初具规模;31%的“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网站首页设置了独立站点,说明绝大多数开设自建机构知识库的高校图书馆均将其放在了比较重要的发展位置;只有12%的“双一流”高校自建机构知识库有推荐和检索功能,说明知识共享程度亟需提升,这也是建立机构知识库的关键所在;提供公开访问权限的资源比例较少,说明机构知识库的开放只限于特定人群,难以及时对知识库内容进行扩充。

表4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自建机构知识库的资源类型

由表4 可知,期刊、会议和学位论文占据较大比例,符合科研人员的知识需求,体现了自建机构知识库的价值。

4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组织和揭示开放获取资源存在的问题

4.1 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将开放获取资源独立建站,并设置在网站首页,其余大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主页没有对开放获取资源予以突出显示,将开放获取资源放置在网站二级目录以下,不便于读者快速发现开放获取资源。同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并未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详细介绍,说明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4.2 揭示方式不科学

当前,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缺乏科学分类,称谓缺乏规范性。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将开放获取资源放在了学术资源导航的资源类型中,将开放获取资源与期刊、图书、学位论文、多媒体资源等相混合,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将开放获取资源放在了馆外资源列表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将开放获取资源放在了数据库列表中,四川大学图书馆将开放获取资源放在了免费资源下。目前,大多数“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缺乏统一的检索平台,不便于读者利用。

4.3 自建机构知识库水平差异大

在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中只有15 所建设了知识库,且自建知识库存在较多差异。有的自建知识库资源非常丰富,对资源进行了科学分类,有资源推荐和检索功能,如中国人民大学机构知识库具有高级检索功能、设置了学者推荐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机构知识库能够按学科、文献类型检索资源。而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构建的机构知识只列举了几个简单的版块、没有对资源进行规范和整合,如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只有多媒体资源管理、学位论文数据库、古籍文献库等版块,没有对资源进行详细分类。此外,有些“双一流”高校自建数据库无法链接到相应内容,如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自建知识库无法访问。

5 加强开放获取资源利用的对策

5.1 统一标准,科学揭示

高校图书馆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将OA 资源按学科、首字母、主题、文献类型、语言版本等方式进行归类;在网站首页设立独立的站点,并对其定义、特点、类型、获取途径等进行介绍,便于读者利用;将OA 资源与本馆其他类型的馆藏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实现一站式检索,既方便读者使用,还可以促进读者对开放存取资源的了解。

5.2 加强机构知识库的构建

调查对象中,仍有部分高校图书馆没有自建机构知识库,因此未来要加强对自建机构知识库的重视程度,并且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本馆的特色资源,建立资源揭示及组织利用的长效机制。高校自建机构知识库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整合,划分统一的分类标准,设计良好的检索功能,优化用户体验。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师生从使用者的角度为本校机构知识库出谋划策。此外,要加强对自建知识库的维护,避免资源无法访问的情况出现。

5.3 丰富机构知识库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收录最多的开放获取资源类型为期刊、会议和学位论文,对图书、报纸、专利等收录较少,这也表明高校学者在期刊、会议和学位论文中的学术成果较多。因此,要鼓励校内学者积极将更多的学术资源类型上传到机构知识库,丰富机构知识库的内容和形式。

本研究对全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展开调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服务过程中尚存的弊端,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在不断完善开放获取服务的基础上提高高校整体的学术竞争力。本研究尚有不足,如仅通过访问的方式对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服务进行调研,可能会忽略其他形式的资源开放获取,后续的研究将试图从拓宽开放获取服务评估渠道进行,找出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中更细致的问题并逐一解决,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此外,开放获取资源应该是经过同行评议的资源,而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现已进入后构建时代,却一直没有对高校机构知识库资源进行质量监控及科学评估,如何实施这项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21]。总之,开放获取资源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进一步发挥开放获取资源效用,“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要联合起来,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借鉴汲取优秀的建设方法和经验,提高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知识库双一流一流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动力研究
我国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知识库现状研究*
——基于与QuestionPoint的对比
位置与方向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