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主题·传播:国产悬疑网剧

2021-04-30吴圆圆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悬疑剧角落悬念

吴圆圆

国产悬疑网剧是近年逐步形成的一种类型风格鲜明的独立网剧子类型,2020年爱奇艺推出的一部名为《隐秘的角落》的悬疑网剧风靡全网。该剧以独特的题材、精湛的演技和精良的制作获得持续性口碑和良好的商业回报,被称为悬疑网剧的品质之作,并为“后疫情时代”国产悬疑网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板。本文置于国产悬疑网剧类型视野之下,从该剧的叙事构建、主题表达和营销传播三个角度剖析该剧相较于同类型剧的新发展与新突破,通过探索爆款网剧的进阶过程,思考中国悬疑剧类型叙事与融合传播发展之路。

2020年开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了国内影视行业发展的既定轨迹。在行业尚未完全回暖之季,一部由韩三平监制、辛爽执导的聚焦国产现实题材的悬疑犯罪网剧《隐秘的角落》横空出现,一播出即带来全民刷剧的盛况,并获得观众超乎寻常的高评价。一时间关于剧情与剧中人物的讨论不断,剧中人物的各类表情包层出不穷,“爬山梗”“秃头梗”红遍全网,让该剧当之无愧地成为疫情以来的一大现象级网剧爆款。

《隐秘的角落》根据紫金陈推理小说《坏小孩》改编,由秦昊、王景春、张颂文等实力演员领衔主演,一共只有12集,讲述的是一个暑假里三个孩子的别样遭遇。该剧体量虽小,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众对悬疑剧的刻板印象,撬动了网剧创作的固有观念,因此,它的成功不只是单一国产剧的成功,它对类型网剧创作与制作都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那么,《隐秘的角落》是如何炼成爆款的?它较于同类型悬疑剧,有怎样不一般的进阶突破?通过对爆款剧《隐秘的角落》故事构建、主题立意、传播思路三个层次的客观分析和理性思考,我们试图从其成功之道的归纳,探讨中国式悬疑网剧独特的类型化叙事模式和发展策略。

重悬念、弱推理:悬疑剧类型叙事的突破

罗伯特·麦基认为,人类对故事有着永恒的需求。精彩的故事,是一切的根基。《隐秘的角落》本着讲故事的思路出发,讲述关于暑假里三个孩子无意间用相机记录下一场谋杀案引发的故事。从剧本上而言,这个故事并不复杂,牵涉的人物相对简单,因此对该剧的创作来讲,讲好故事的叙事策略成为关键。

影片的开篇,是带岳父母爬山的张东升故意将岳父母推下山崖致死一幕。在这一场景中,短短几个镜头,毫无征兆地突然一推的动作,推人前后張东升人物的反差,极富视觉和情感冲击。举起相机时张东升笑里藏刀的表情,令人感受到脊背发凉的震撼。意料之外的开场,给观众心理层面营造极强的紧张刺激感。他是谁?他为什么要杀人?开篇埋下一颗重磅悬念,让观众对人物的内在犯罪动机和后续命运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开篇的处理手法很好地体现出该剧在叙事策略上与一般悬疑类型剧的显著差异。

在中国类型庞大且丰富的影视圈里,犯罪剧并不是新鲜剧种,悬疑犯罪网剧作为一种近年逐步成型的子类型,虽已有少量爆款剧,但始终无法成为现象级作品。对一般性悬疑犯罪类型剧而言,“悬疑”即最主要的特色,悬疑感的构建也成为结构全剧的关键,常规的处理方法多是通过设置悬念和层层推理两种方式共同推进,依赖悬念和推理引导观众参与到叙事当中。因此,悬疑剧比其他类型剧需要更为复杂的文本和更为精确的结构布局。

在悬念构建上,“悬念的叙事功能能使受众对情节的未来发展如骤变、突转等可能性产生极大关心,从而引导受众积极、紧张、激动地参与到故事中来”,1在常用制造悬疑的手法中,多数作品通过隐藏关键犯罪信息制造悬念来吸引观众,进而带领观众层层推理寻找罪犯,推动叙事向前发展。罗伯特·麦基说,“除了交代那些基本的必须信息之外,为了保持观众持续欣赏的兴趣,必须扣押关键信息来制造悬念。”2抑制部分信息的释放,让观众处于一种受限视角,随着扑朔迷离的剧情发展,在探秘中将谜团逐渐展开,这是常规悬疑剧的处理方式。

截然不同的是,《隐秘的角落》开篇就以上帝视角将“谁是凶手”告之所有观众,没有复杂推理寻找真凶的过程,犯罪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成为制造悬念的隐藏信息。当内在动机被放大成为最大的悬念后,作品通过在叙事构建中对犯罪人物心理的细致呈现和对行为动机的层层剖析,形成在心理层面上吸引观众代入剧情的悬疑感。而在这种巨大的代入感之下,观众跟随剧情的发展共同探究凶杀案背后复杂的人心和人性。

叙事手法上的突破使得故事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说强化悬念、弱化推理是该剧在悬念构建上的巧妙之处,那么合理的叙事架构则是从宏观结构层面对叙事提供的保障。《隐秘的角落》采取非线性叙事中的双线叙事模式,从两条主要叙事线中衍生出其他支线。两条主线一条是推岳父母坠崖的罪犯张东升,一条是拍下张东升犯罪过程的三个孩子。同样的爬山、拍照,一边是恐怖笼罩的死亡,一边是孩子们相逢的温暖,形成对比性的张力。开篇设置的大悬念和阶段性不断抛出的小悬念持续吸引观众收视的兴趣,两条主线不断相交制造出更多矛盾冲突,持续推动环环相扣的故事滚滚向前。

通过悬念的设置和情绪的积累,该剧通过对类型叙事策略的突破性创新尝试,建构了一个富有代人感的故事,带动观众的审美情趣从浅层次的感官刺激,走向深层次的故事之后的理性思考。

富有人文关怀的严肃话题探讨:悬疑剧类型化题材的破局

在《隐秘的角落》播出四个月之后,豆瓣评分仍有8.9分,参与评分人数超过80万,知乎站内有90%网友推荐该剧。该剧题材并非热门,演员也无流量明星,更没有大幅宣传预热,节目之所以能霸占豆瓣、知乎热榜的讨论,并获得持续性的口碑胜利,毋庸置疑,首当其冲的是作品叙事的胜利。然而,在讲好一个故事的背后,作品对严肃话题的探讨,在探讨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将观众的心灵和情感冲击从影像叙事中延展到生活里,这是该剧在思想层次上的过人之处。

《隐秘的角落》聚焦“悬疑+家庭”,触及原生家庭、儿童心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诸多严肃的社会问题,这在悬疑类型剧题材当中是不多见的。在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中,悬疑网剧业已形成差异化的独特类型,这种类型化不同于早期《包青天》《重案六组》等电视长篇悬疑剧的风格,内容题材多聚焦悬疑加“犯罪”“惊悚”“科幻”“灵异”,创作手法和影像表达呈现相对鲜明且固定的暗黑风格,受众以青年亚文化群体为主,故悬疑网剧多试图通过触碰映射现实的黑暗部分,以迎合当下青年受众的猎奇心理。《隐秘的角落》对“悬疑+家庭”题材的锁定,不仅是对当下悬疑网剧题材的破局,它通过具体的影像构建,以富于人文关怀的态度对更具有讨论性、更能映射现实的真实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并引导观众参与到严肃话题的共同讨论中。

在导演辛爽看来,《隐秘的角落》讲的就是以爱之名行恶之事,所有人都是带着爱去做一些不对的事,是来自于他对爱的错误理解。3张东升的爱是占有,张朝阳的爱是卑微,周春红的爱是控制,在对爱错误的理解里,人性的复杂通过角色和故事展露无遗。故事给我们呈现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善与恶、爱与自私有时候就是在于选择的一念之间,一如剧中多次提到的笛卡尔故事结局的思考。作品浸润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具体的叙事构建中,同样体现在作品中更为隐秘更为细腻的荧幕语言。通常的悬疑网剧都会注重写实,该剧在写实再现真实世界,用一缕暖色调带来暗黑现实中的持续存在的温暖。在细节的处理上,张朝阳父子吃糖水那一场中,掉落在奶白色糖水中那颗黑色的苍蝇蕴含的隐喻,每次唱响都有死亡发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之曲《小白船》,这些都是导演的人文关怀在作品中更隐秘的表达。

电影质感的叙事,大量的伏笔、隐喻的设定,精心设置的悬念,精致的道具和布景,共同为导演的影像表达服务。这种基于人文关怀之下的影像表达,一方面满足观众的观感,观众对剧中人物性格与命运热议的同时,无形中代入对现实生活和现实话题;另一方面,它构建形成好故事背后触碰内心、耐人咀嚼的精神内核,让作品的立意不是停留在犯罪的浅层,而是触碰深层的人性。可以说,这种聚焦更为映射现实话题,渗透人文关怀的创作表达,是悬疑类型化题材的破局,更成为国产悬疑剧水准的一个新台阶。

出圈的话题营销:现象级网剧的商业成功之路

实际上,国产悬疑剧类型并非新鲜事物,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发展之后,国产悬疑剧发展曾经历过两次小高峰。第一次大约在2014年,随着网络文学和网络剧的兴起,以《暗黑者》为代表的网络剧的成功为标志,悬疑网剧形成相对独立的一种网剧子类型。到了2017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等一系列高分之作争先出现,悬疑网剧一跃成为网络剧子类型中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剧的一大分支。今年《隐秘的角落》播出,该剧制作的美剧化倾向,立意的中国化叙事,使得该剧获得惊人的话题性和点击率。不仅是演员演技和剧情讨论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关于动画、摄影、音乐、制作的各式解读都拉动大量话题持续讨论。剧中的爬山、秃头梗刷爆网络,“去爬山吗?”“您看我还有机会吗?”等剧中台词,在当下仍是最火的网络流行语。我们不妨从现象级爆款网剧的出圈之路,探究悬疑网剧商业口碑的操作模式。

毋庸置疑,出圈的话题营销是建立在作品本身高质量的基础上的。从题材类型上对“悬疑+家庭”的题材聚焦,叙事构建的极强代入感和映射现实的讨论感是《隐秘的角落》出圈的先机,内容搭载的播出形式、播出平台和播放时机等多种因素,则进一步助推该剧的成功出圈。

《隐秘的角落》采用12集短剧组合形式,从体量上契合生活节奏紧张、习惯碎片化读取的网生观众的阅片习惯。对强悬念特性的悬疑剧而言,丰富灵活的短剧集形式的搭载也是从形式设计上更好的观众追剧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该剧12集剧长并不一致,从80分钟到37分钟,该剧第一次把剧作时长的差异推到观众面前。当观众把电视剧统一时长视为行业标准时,《隐秘的角落》这一尝试改变观众看剧对时长的惯性思维,“内容为王”的重要性通过时长设置的小心机被无限放大。影视作品针对剧集内容控制时长,内容作为第一要务,这也是对资本和创作者回归内容本体的启发。该剧内容为王的核心思路体现在叙事策略的选择、短剧时长的差异上,契合剧情发展的抽象式动画设计片头也是该片吸睛的一大亮点。在片头动画中,黑白人偶分别对应剧中张东升和三个孩子两条叙事线,在片花动画第五幕,黑色人偶穿越建筑,将罪恶之手伸向小小的三个白色人偶,极大引发观众对接下来的杀戮游戏的收视兴趣。

另外,我们不得不提到该剧背后的制播平台。《隐秘的角落》的播出平台系爱奇艺打造的悬疑短剧剧场平台“迷雾剧场”,从时长和剧集内容上对标美劇的精亮制作,该剧的制作方万年影业系2017年高分悬疑剧《无证之罪》的制作方,通过平台牵头,小体量、时长灵活的制作规格,最佳演员阵容和制作标准,生产出带来商业回报和口碑双丰收的作品。同时,恰逢疫情期间行业停摆时期,诸多因素使得该剧一鸣惊人,成为近几年悬疑剧的集大成者。

结语

《隐秘的角落》代表的是当下优质国产网剧的时代性与传播特点,它在叙事、主题、传播三个层面对悬疑类型叙事的进阶,释放出国产网络短剧市场变革的重要讯息。《隐秘的角落》有电影的质感,精致的画面,大量的隐喻,悬念十足的递进式叙事,对标悬疑美剧创作的调性之后,它令人惊喜的置入“中国故事”的视角,深入探讨家庭周边现实话题,让故事从影像维度纵深到生活之中。但客观冷静评判,该剧并非无可挑剔。比如人物不够立体,人物关系过于简单,推动剧情前进的节奏略微缓慢。剧中配角王瑶、叶驰敏与主角冲突不够有力,导致人物的单薄。正因为编剧在人物刻画上的单薄,导演只能依靠近景和特写等景别放大人物的情绪,通过演技支撑人物的性格特点。

虽有瑕疵,但不得不说,《隐秘的角落》从故事到制作,从题材到立意,都是当下国产网剧的新标杆。从近几年来看,悬疑网剧的发展呈现繁荣态势,但如何实现生产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持续性产品,形成独有的中国悬疑类型化叙事,进而进行文化软实力的输出,仍旧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文化产品的爆款是不可复制的,《隐秘的角落》精品化创作尝试为国产剧在口碑和商业双方面做了一次成功探索。

猜你喜欢

悬疑剧角落悬念
网络剧场模式的发展嬗变及品牌传播力探析
荣梓杉 穿越隐秘角落 走向浩瀚太空
被遗忘的角落
迷雾剧场悬疑剧的认同机制研究
巧设悬念增魅力
浅谈中国网络悬疑推理剧的创新发展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角落
从电视到网络我国悬疑剧发展新策略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