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声部”共唱红色旋律

2021-04-30杜竹敏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舞台艺术声部建党

杜竹敏

为推动上海文艺创作攀向新高峰,书写新时代文艺创作精彩答卷,2020年11月26日至28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承办的“2020年上海重点舞台艺术创作剧本研讨会”在沪举办。研讨会共分四组,对包括京剧、昆剧、沪剧、越剧、话剧、歌剧、民乐、芭蕾舞剧、皮影剧、儿童剧、音乐剧、交响乐在内的12个舞台艺术门类的11部重点舞台艺术项目及11个选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市的38位专家就这些项目、选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讨论,并发表真知灼见。继集中研讨之后,12月5日,“上海交响乐团庆祝建党百年委约新作品研讨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围绕首批重点项目之一交响乐《中国颂》系列作品, 34位专家、资深乐评人在欣赏片段后进行研讨。

自2016年起,为落实中共上海市委2016年第11号文件提出的“力争在5年内推出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美术、群众文艺、网络文艺等六大领域的100部精品佳作”要求,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部署下,上海迄今已成功举办8次全市范围剧本创作研讨会,邀请全国专家就本市舞台精品创作进行集中研讨,把脉上海创作,成为一种传统。研讨会内容涵盖“精品创作”“现实题材”“青年创作”“优秀保留作品复排计划”等方面,邀请全国专家研讨、论证,完善剧本、推进创作进度,研发、孵化、创作、改编和演出了一批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具有新时代审美特征的优秀剧作与剧目。

集中深入研讨、逐个精准点评。相比于以往历次举办研讨会,今年的研讨主题更为聚焦。2020年是全面小康收官之年、2021年则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0年9月23日,上海市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议,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发布了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39项,其中舞台艺术项目15项。“2020年上海重点舞台艺术创作剧本研讨会”是名单公布后,全市范围内举行的首个集中研讨活动。12部作品中,围绕建党百年题材的9部,分别是京剧《换人间》、昆剧《红色娘子军》、沪剧《一号机密》《陈毅在上海》《早春》、话剧《前哨》、歌剧《晨钟》、芭蕾舞剧《宝塔山下的秧歌》,围绕全面小康题材的作品3部,分别是越剧《山海情深》、歌剧《康定“情”歌》、《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选题涉及的题材则更为广泛,有展现建党百年内容的话剧《浪潮》《美好的事情》《寒色曙光》、交响乐《中国颂》;民乐现场《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也有体现全面小康的沪剧《银杏树下》、话剧《新上海人》《漫长的告白》,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皮影剧《九色鹿》,也有赞颂中华优秀人物的儿童剧《宋妈妈》,话剧《师者之路》,还有抗疫题材作品沪剧《75天》。不同“声部”共唱红色旋律,成为此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

对于列入12部重点项目的作品,专家普遍给予较高评价。建党百年相关主题作品中,专家认为现代京剧《换人间》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有鲜明的舞台美学追求,体现了“双创”精神的舞台实践和海派文化不满足现状,执着于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精神,作品可望成为海派京剧新时代守正创新的代表之作,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跨界”“出圈”的有益探索,具有“开拓性”价值。全民小康主题作品中,越剧《山海情深》引起专家兴趣的焦点在于该作品作为上海唯一一部推上舞台的扶贫题材大戏, 体现了上海戏剧舞台在“全面小康”主题下的创作成果。作品样式感、时代感强,将物质扶贫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探索,思想立意高,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显得与众不同。

参与研讨的选题中,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美好的事情》由剧作家喻荣军编剧。该剧独具匠心地以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视角回望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再现宏阔历史洪流中普通人的命运浮沉,在同类题材作品中视角新颖独特。

聚焦重点题材,创作全面开花。从参与研讨的重点剧目和选题中可以看出,一些题材引起了创作单位的广泛关注。在研讨作品中,有3部“龙华题材”。2020年7月,市委书记李强实地调研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时指出,上海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入发掘红色资源。列入重点剧目研讨的作品中,话剧《前哨》由上海戏剧学院、龙华烈士陵园共同出品,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担任编剧。沪剧《早春》由上海民营院团文慧沪剧团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则提交了选题《浪潮》的构思。

话剧《前哨》围绕左联五烈士与左翼革命文学历史背景展开剧情。专家对该作品的共识是:该作品视角、题材精准,聚焦“龙华”这一上海红色文化的创作素材库,在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其站位也居于前哨一线。

题材聚焦的同时,各级创作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发力。除市级院团外,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区县、民营院团共有5家,包括参加重点剧目研讨的文慧沪剧团的沪剧《早春》,参与选题研讨的宝山沪剧团的沪剧《75天》、勤苑沪剧团的沪剧《银杏树下》、上海徐俊戏剧艺术中心的话剧《漫长的告白》、上海现代人剧社的音乐剧《寒色曙光》,体现了上海舞台艺术创作全面开花的态势。而这些作品选题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由文慧沪剧团创作的《早春》。作品以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为主要人物创作,展现其追求真理的一生。对于民营院团的创作担当,专家也给予了极大鼓励与高度肯定,认为作品体现出民营院团面对重大主题创作时的主动担当与奋勇争先。作品聚焦“龙华”题材,以“小视角”展现“大情怀”,基础扎实。民营剧团以积极姿态参与重点创作,也为上海文化创作的主体多元化提供探索方向。

汇聚全国名家、构建创作模式。自2016年以来,上海已连续举办8次全市性剧本研讨,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就舞台精品进行集中研讨,这种做法也引起全国各地的关注并予以效仿。“2020年上海重點舞台艺术创作剧本研讨会”专家阵容十分强大,38位研讨专家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各个门类的艺术权威或领军人物。这些专家中,有些已是多次参加上海的剧本研讨会,对于上海舞台艺术创作情况相当熟悉,因此提出的意见建议也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参与剧本讨论的主创阵容同样堪称“豪华”:歌剧《晨钟》由著名剧作家姚远编剧,儿童剧《宋妈妈》由著名儿童剧作家冯俐担任编剧;京剧《换人间》的编剧为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编剧龚孝雄,沪剧《一号机密》的编剧为著名剧作家李莉,越剧《山海情深》则有李莉与青年编剧章楚吟共同创作,话剧《前哨》由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编剧。

在儿童剧《宋妈妈》的研讨现场,参与研讨的专家有前后两位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周予援,而《宋妈妈》的作者则为剧作家、现任中国儿艺院长冯俐。“三位儿艺院长”共同助力中国儿童剧事业,也让人看到了中国儿童剧未来的发展前景。

名人名家领军,完善创作梯队。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此次剧本研讨会的主创团队构成,也体现了舞台艺术一度创作领域的“传承”。研讨会上,上海爱乐乐团提交的选题《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引起特别关注。该作品由著名作曲家、《红旗颂》作者吕其明创作。90岁的吕其明先生不顾年事已高,坚持亲临研讨会现场,听取专家意见。对于吕老的最新创作,与会专家予以了高度评价,认为作品既是吕其明同志对抗疫精神的感悟,更体现出老一辈艺术家关注时代、关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作为《红旗颂》的姊妹篇,《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立意好、完成度高,情感真挚,可听性强,以该作品献礼建党百年恰逢其时。

研讨形式多样,成果可供分享。“2020年上海重点舞台艺术创作剧本研讨会”除设在上海美丽园酒店的各分组研讨外,还根据不同剧目特色设计了多样的研讨形式。话剧《前哨》的研讨地点设在上海戏剧学院佛西楼,在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校园中讨论左联、左翼文学的话题。《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则邀请专家移步爱乐乐团,专家与作曲家吕其明先生在视听室中欣赏了一段作品后,再进行研讨。研讨会期间,恰逢歌剧《晨钟》在上海大剧院演出,部分与会专家受邀观摩了演出。演出前后,围绕歌剧《晨钟》专家先后进行了两次研讨。前者侧重于思想立意、剧本内容,演出后的演后谈则更为综合、全面。专家对该剧所承载的历史价值给予厚望,认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建党百年之际演绎党的诞生历程,具有重大象征意义,期待这部作品在民族歌剧领域探索、以歌剧形式演绎红色题材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2月5日举办的“上海交响乐团庆祝建党百年委约新作品研讨会”则直接将各地专家请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专家在剧场聆听主創人员阐述、欣赏作品后,带着最鲜活、真实的感受进入研讨,认为该作品通过四位不同年代作曲家在同一主题下的创作,表达不同年代的心态与思考、对建党百年的理解,创意非常好,具有历史厚重感,可望在建党百年之际代表中国交响乐的最高水准亮相世界。

经过近5年积累、更新,已累计近百部上海舞台艺术重点选题。聚焦主题创作、邀请全国专家、进行集中研讨,从“一剧之本”剧本阶段开始,持续关注剧目研发、创作,舞台艺术领域的“上海模式”已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并已引发全国关注。未来,上海声音与全国旋律同频共振,还将继续为建党百年华诞等重要历史时刻鼓与呼,以精品创作抒写时代、回馈人民。

猜你喜欢

舞台艺术声部建党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1)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2)
小画家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获奖名单
浅谈壁画形式在舞台艺术中的运用
节奏是表演艺术的情感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