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创业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以西南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为例

2021-04-23朱明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1期
关键词:常态经济企业

朱明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不管是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在经济发展动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让我国经济增长从单一化模式转变为多样化模式,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加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经济发展也从速度型发展转变为质量型发展。在此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人们更侧重于关注创业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部分创业型企业通过产品成果来实现吸引大量客户,从而快速的抢占市场,为企业带来巨额的收益,由于以上情况导致有些创业人员对于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存在误区,认为只需要凭借创新成果就能完成企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但是在创业型企业运行过程中,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只是通过一种方式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局限性。

二、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新常态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从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二是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三是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然而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传统投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状,需要从经济动力方面进行创新,引导我国企业从传统投资向创业投资进行转变,在创业结构方面,将创业和传统投资相结合,对创业结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从而达到企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三、创业型企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创业者大部分都在寻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通过各种模式来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但从我国目前创业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第一,部分创业者的经验不足,在面对复杂的市场情况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第二,在创业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融资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第三,企业资源过于单一,缺乏丰富的资源和组织动态能力,没有足够的企业发展动力。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创业者在成长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能完美的将这些问题妥善处理,才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部分企业自身的创新水平较低,没有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弱,没有办法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我国创业型企业的成长形成限制。

四、新常态下的机遇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不管是发展模式还是发展动力都有明显的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新常态做出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增长模式更加多元化,经济增长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做出相应的改变,从粗放式经济增长逐渐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化,经济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从以前的单一投资转变为多样化创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常态的到来给企业发展带来非常重大的改革。新常态下,在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机遇,虽然经济增长的速度较为平稳,但不管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实际增长数量来说都是非常可观的,我国实施逐渐实施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策略,给企业成长带来巨大的助力,提升国内消费意识,避免由我国出现外部出口依赖风险。由于经济结构的优化,消费超过企业服务增值所占的比重,在加上政府大力支持创业型企业的发展,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

五、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增速的挑战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以前的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让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处于过渡时期。在2017 年到2018 年,年平均增长点在7.6%,在这种经济发展速度下,呈现了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自身相互作用,同时是环境约束和资源受到限制的结果。因此将经济发展的速度保证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旦经济增长的速度超过可控范围内,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增加民主经济的支出,改革空间将会被大大压缩,从而引发社会经济问题。

(二)增长动力发展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我国丰富的资源和人口带来的劳动力,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帮助,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帮助的作用逐渐减低,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还没有完全成熟,想要发挥出创新的真正作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型发展,形成新型的发展动力,导致原有的动力减弱,根据我国相关人士对这几年的生产成本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产生成本在逐渐升高,从而加大了我国创业型企业的发展难度[1]。

(三)传统产业影响

新常态下,产业通过不断的优化,企业模式、企业构建做出升级,这是一个新产业和旧产业交替的重要阶段。现阶段我国一些工厂出现产业价格下降、产能过剩等现象,部分市场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一些迅速崛起的新型产业在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下,短时间内不能对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2]。

六、新常态下企业创业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以西南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一)建立模型

通过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企业的创业活动来反应出两种创业模式的发展,换句话来说就是私营企业和创业个体户代表不同的创业模式,从而体现不同的创业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创业活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经济变量。在相关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生产函数Y=Af,采用生产函数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将创业创新能力作为技术进行,可以得到Y/L=A(I,E)f(k/l),其中Y 代表总产出,I 代表创新能力,E 代表创业水平,LK 作为劳动力投入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表代,通过模型将以上公式代入就可以得到:PGDP=a0+a2E+a3K+B(公式1)。由于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同,采用私营企业创业的变量用创新型变量代替,个体户创业变量以模仿型创业代替,考虑到两方面存在较多的变量,为了保证变量之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在公式1 的基础上增加控制变量[3]。

(二)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

根据对云南、重庆等地方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1 所示。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对西南地区四省一市采用面板模型做样本回归分析,并且对模型进行F 检测、LM检测等,发现全样本适合固定面板进行回归,在通过对五个子样本分析时,为了展现出不同区域的特点,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由于数据模型中的变量较多,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和序列相关,还和截面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做估计时,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处理,采用EVIEWS 软件为基础,如表2-2 所示[4]。

表1-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2 模型估计结果汇总

1.全样本估计

从表2-2 可以得知,西南地区除了私营企业创业指数较低以外,其他地方的创业指数都有所增长,人力资源指标在10%的水平上稳定增长,其他指标也都有所增长。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西南地区部分私营企业创业处于负数,但个体户创业的系数得到大幅度的增长,从数据不难看出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创新型企业的水平较弱,缺乏创业的活力和成长性,导致经济效益较差,虽然从数据上看创新指标为正数,但创新能力指标不足,说明西南地区有可能存在机会创业缺乏和区域内创业效率低下等情况,经济增长的效应较弱[5]。

2.分区域估计

从分区域估计结构来看,创新能力较高的是重庆、四川、广西三个地方,而其他地方的创新能力较弱,而代表创新型私营企业在云南、四川等地都明显处于正值,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增长,而贵州和广西则恰恰相反,高创新地区在重庆四川有明显的增加[6]。这代表在这两地创业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研发投入转为产出,为创业提供正确的途径,带来新的机遇,从而推动创业的发展进程,并且创业活动的增长有利于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引导我国企业从传统投资向创业投资进行转变,在创业结构方面,将创业和传统投资将结合,对创业结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从而达到企业经济迅速增长[7]。

七、结语

现如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得到明显的增长,经济结构得到很大的调整,发展动力逐渐向投资方向和创业方向转变,增加创业型企业的成长空间,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不同地区的创业活动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差距,根据对创业型企业的经济增长程度对比,发现我国主要以生存型创业企业为主[8]。从我国创业型企业情况来看,我们将创业型企业分为模仿型创业和创新性创业两种,以上是对西南地区创业活动的经济效益,以及区域面板数据的分析[9]。

引用

[1]郑闽.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广东:暨南大学,2018.

[2]张玲菲,孙峰岩,刘万里.新常态下完善高校毕业生在茶叶企业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10):179-180.

[3]蔡万象,赵骅.“新常态”下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产业类型和市场衰退的调节效应检验[J].企业经济,2017(3):62-67.

[4]胡吉良,陈慧群,刘丁慧.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整合问题研究——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为分析视角[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3):10-12.

[5]姚静洁,崔伟.新常态背景下基于微型企业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30.

[6]赵航.新常态视域下大学生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7(18):187-188.

[7]李海东.新常态下景德镇小微陶瓷创意 企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景德镇陶瓷,2019(1):13-16.

[8]胡素娟.分析"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构[J].现代职业教育,2021(13):134-135.

[9]鲍旦颖.新常态下基于虚拟企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J].消费导刊,2017(21):77-78.

猜你喜欢

常态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