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在南宁市社区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4-15邱荟蓉赵维聪彭江兰罗小勤唐嫣疗牙冬雪陈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潜血南宁市大肠癌

邱荟蓉 赵维聪 彭江兰 罗小勤 唐嫣疗 牙冬雪 陈盈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其癌肿切除率已明显提升,但5年生存率却依旧无明显改变[1]。资料显示,大肠癌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其5年生存率显著高。社区卫生机构肩负我国公共卫生及基础医疗职能,构建社区卫生机构与三甲医院之间合作互补的合作机制,是提高大肠癌早期发现率的有效方法之一[2-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疗服务平台的数字化水平也逐步提升,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与南宁市社区机构的合作,极大便利了社区大肠癌筛查工作[4]。鉴于此,本研究抽取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评价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在南宁市社区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本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提供较好、便利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服务,并为大肠癌早期预防或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宁市2019年5月—2020年5月南宁市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40岁;(2)符合肠镜适应证。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精神类疾病,难以进行基础沟通;(2)已确诊大肠癌;(3)既往存在肠道疾病。本研究南宁市社区中心40岁以上人群共4 462例,男2 182例、女2 280例;年龄45~75岁,平均(62.25±2.17)岁。本研究入选者均知情同意及签署相关文件,且本项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大肠癌筛选步骤:(1)初步筛查。社区服务人员通过张贴公告、上门拜访、电话联络、创建微信群或公众号等方推送大肠癌相关知识,以提高入选者疾病认知程度,同时告知社区组织筛查大肠癌的目的及其检查相关流程。社区设点免费发放大肠癌防治小册、取便小盒(取便小盒:3个,连续采取3次大便样本后上交)及调查问卷,待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及取便成功后提交。取便样本由社区医护人员统一实施大便常规检查,3次检查若有1次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即视作为阳性。初步筛查以调查问卷联合大便常规方法进行,符合以下要求之一者视为大肠癌高危人群:①大便潜血试验检查结果为阳性;②存在肠息肉、慢性腹泻或黏液便等病史;③直系亲属存在确诊大肠癌病史;④符合≥2项条件:慢性腹痛、阑尾炎、便秘,大便细长、腹泻、严重不良生活事件、便秘交替。(2)精密筛选。经初步筛查确认为高危人群者,由社区医护人员安排进行直肠指检及肠镜检查,检查人员经严格培训,如肠镜检查相关要求、医疗平台数据上传方法、接受阅片结果位置等。检查期间,社区医护人员安排专人全程记录肠镜检查过程,拍摄疑似病变或重要部位高清图片,对可疑病变组织进行标本采集、制片、显微扫描、上传远程病理诊断系统后,通过病理专家进行病理诊断。此后将高危人群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及肠镜全程影像、图像、病理诊断结果、上传至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由南宁市三甲医院专科医师行网络阅片,阅片结果及处理方案可通过平台反馈至南宁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人员将最终诊断报告打印,递交或邮寄给入选者。

调查问卷:(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生活习惯等;(2)病史:是否存在黏液脓血便、便秘、腹痛等肠道相关症状;(3)既往史:既往曾出现阑尾炎、肠道息肉等相关疾病;(4)个人史:是否存在严重不良生活事件,是否存在吸烟、饮酒史;(5)家族史:大肠癌、乳腺癌、直肠癌等家族史。调查问卷需填写2/3以上内容,填写完毕后由专人保管。

表1 调查问卷联合大便潜血实验结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调查问卷[5]联合大便潜血试验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或EXCEL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

2 结果

南宁市社区中心40岁以上人群共4 462例,接受大肠癌筛查者共3 866例(86.64%)。调查问卷显示高危人群共336例(8.69%),大便潜血实验阳性人数304例(7.86%)。调查问卷联合大便潜血实验结果,最终锁定高危人群共483例(12.49%),其中,高危人群接受肠镜及直肠指检检查共有411例(85.09%)。最终经病理检查确诊大肠癌6例(1.46%)、结直肠息肉58例(14.11%)、结直肠慢性炎症7例(1.70%)、克罗恩病2例(0.49%)。见表1。

3 讨论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于三甲医院,导致社区机构资源较为匮乏,直接影响人民对社区中心机构的信任水平,最终造成三甲医院人满为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的发展,医院对系统平台投入金额大幅增加[6]。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顺应时代发展及医改要求,依托于远程数字化技术,对接社区卫生机构与三甲医院的客户终端,使社区医护可直接连入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专科医师为不同社区高危人群提供大肠癌相关筛查的确诊服务,一定程度分流就诊人群,缩短就医距离[7-8]。

本研究项目实施期间,要求社区医护人员培训上岗,即掌握肠镜检查相关要求,明确大肠癌筛查流程及医疗平台使用方法,以高效完成筛查工作。大肠癌筛查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完成前期相关工作,如健康宣教、筛查宣传、组织动员、填写大肠癌调查问卷、大便潜血试验检查,以及录入高危人群一般资料,上传肠镜检查期间拍摄影像、图像、病理诊断结果等[9]。此类工作占据大量医疗时间,建议将筛查等基础工作安排给社区卫生机构。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作为专科医生与社区医护人员的联系平台,由社区医护人员负责疾病前期准备、检查等相关工作,而三甲专科医生则负责诊断,这种分工模式不受地区限制,使医疗资源充分利用,不仅能高效分流大型医院就诊人群,还能提升社区医护筛查大肠癌相关工作能力[10]。此外,大型医院专科医师的诊断利于社区医护人员提升知识储备及实践操作能力,如积极参与肠镜检查等相关培训,完成肠镜检查等。因此,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利于发挥大型医院与病理诊断中心的优势,弥补社区卫生机构能力的不足[11]。

本研究利用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在南宁市社区中心进行大肠癌筛查工作。经社区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宣传,使40岁以上参与大肠癌早期筛查的居民配合度大幅提升。南宁市社区中心40岁以上人群共4 462例,接受大肠癌筛查者共3 866例(86.64%)。调查问卷显示高危人群共336例(8.69%),大便潜血实验阳性人数304例(7.86%)。调查问卷联合大便潜血实验结果,最终锁定高危人群共483例(12.49%)。其中,高危人群接受肠镜及直肠指检检查共有411例(85.09%),检出大肠癌6例(1.46%)、结直肠息肉58例(14.11%)、结直肠慢性炎症7例(1.70%)、克罗恩病2例(0.49%)。结果显示,6例确诊大肠癌患者经肠镜检查并通过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癌,帮助患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以期提升术后5年内生存可能性[12]。结直肠慢性炎症及息肉的发现利于提醒社区居民做好一级预防,一定程度降低大肠癌发病风险。这可能是因为大肠癌生长相对缓慢,癌细胞要经5~15年时间发展成为临床癌,而临床癌症相关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晚期[13]。有研究[14]表示美国定期接受肠镜检查居民高达75%,其中接受大肠癌早期筛查人群,其大肠癌死亡人数大幅降低(25.00%);另有研究[15-16]表示英国定期接受大肠癌早期筛查人群,其大肠癌死亡人数大幅降低(27.00%)。由此可知,大肠癌早期筛查可能降低其确诊者总体死亡率,且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满足高危人群就近检查及确诊的双重需求。

综上所述,广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在南宁市社区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整合三甲医院及社区机构资源,既凸显大型医院专科医生优势,又能合理提升社区机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为我国其他社区开展大肠癌筛查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潜血南宁市大肠癌
Sam’s Family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关 公
尿潜血“+”是肾炎吗
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比较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