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空中乘务专业群为例的信息化教材开发新趋势

2021-04-12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乘务教材内容学习者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逐步落实,“三教”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质的主要抓手,而教师培养和教法创新往往借力于教材开发。在“互联网+职业教育”大背景下的新教材已呈现和传统教材不一样的开发趋势,以空中乘务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群为例,探索新形势下空中乘务专业群乃至服务类专业群的教材开发新趋势和建设要点。

1 空中乘务专业群教材建设现状

我国民航产业发展迅速,航空服务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受开办了服务类专业的职业院校的追捧,空中乘务、机场运行、民航运输等专业得到蓬勃发展。就目前建材建设现状来说,空中乘务专业群教材建设起步较晚,各民航院校立足于专业群的核心岗位,建设了一批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学习者使用的教材,基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但是,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化工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等较早开发空中乘务专业群教材的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系列教材,基本都能联系岗位和各民航企业的工作任务进行编写,做到专兼职教师共同打造,实现了基本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目前,空中乘务专业群的教材基本都是传统的纸质教材,体例方面与本科的教材并无太大区别,不外乎是将本科教材的“章”改为了“单元”,“节”改为了“任务”。内容也是按照概念、性质、原理、原则、标准、案例等构成,也注重给学习者设立学习情境,帮助学习者明确教材内容和实际岗位工作的关系,并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岗位工作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附上二维码的教材也逐渐走进了学习者的视线。通过扫二维码,学习者可以获取教材配套的课件、案例等文本资料,不仅能帮助学习者学习,也便于教师教学使用。

2 空中乘务专业群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各出版社教材的仔细比对,民航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服务细则存在个性化和差异化过强的问题,导致教材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标准很难达到统一。总的来说,现在的空中乘务专业群的教材虽然数量不少,但是整体建设质量仍不尽如人意,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2.1 教材缺乏行业公信度,与企业现状脱轨

空中乘务专业群依托的是民航产业的发展,而民航产业有其独有的特点,以空中乘务人员培养为例,该专业的职业面向是以三大航为代表的各大民航运营企业空乘人员和对口机场的地勤人员为主,而实际上由于现今普遍存在的行业强度大,员工职业稳定性相对较低,在新进员工的职业教育培养层面行业间有着约定俗成的惯例,但在行业规范层面缺乏统一标准,各大航和分支子航也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培训单元和培训惯例,职业院校作为民航产业需求人才的前置培养单元,往往会感觉难以确定标准,也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以空中乘务专业为例,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航空公司招收的空中乘务员只有近三成是由该专业对口专业毕业,公司在引入人才后仍然支付培训成本,该专业培养模式缺乏普适的适用性,同时对应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规范性和适用性难以兼顾,也就更谈不上面对未来产业环境变化的前置性了。

2.2 教材内容难以跟进技术革新脚步,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空中乘务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中往往作为服务行业的标杆,具有窗口效应。但中国是人力资源输出大国,也是技术革新最有活力的国家,新技术应用创造了许多新就业机会,也湮灭了许多传统岗位。一方面,航空服务领域受到技术革新浪潮的冲击,大量无纸化技术的推动,大量互联网信息的交互和应用减少了相当一部分传统的民航服务类岗位,也改变了传统航空服务模式。而空中乘务专业群的现有教材是基于传统纸质教材的编写模式,其出版、再版、修订周期较长,对于新的技术应用和工作模式变化不敏感,服务理念和服务流程相对固化,必然难以适应行业企业新的趋势变化。

另一方面,航空产业往往意味着专业化的设施设备,高标准、高投入对应着职教领域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再加上根据以往惯例,院校传授的技能和公司标准往往是“两张皮”,航空企业对新进员工有着系统和独立的培训,导致很多学校的硬件设备千差万别,不少院校的实训条件也不尽如人意。因此,现有的实训教材体系各不相同,必然导致教材体系和企业的真实情境存在差异,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境。

2.3 教材体系不完备,大多缺乏职业养成设计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习者实践动手能力的形成,但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是由知识、技能、素养等多维交互影响的复合体,在职业院校培养阶段,如何把学习者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教材中,也是当今普遍的教材软肋所在。从形式上说,现有的教材普遍能做到内容的项目化或设计单元任务化,但只有很少的教材能将岗位工作的任务化内容始终贯穿于教材编写,让学习者能够跟随教材学习形成一个清晰的岗位工作任务思维导图,进而当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很快上手实际工作问题。这都是由于传统教材缺乏对岗位情景的整体理解和设计造成的,也就难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本质上说,国家提倡“工匠精神”,倡导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培养,其核心都是对各个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炼,因此教材建设也应该将职业养成设计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考量。

2.4 教材适用性单一,不能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需要

现今传统教材的教材内容设计主要是以对理论知识点为纲,教材形式比较单一,目前来说我国空中乘务专业群的教材形式仍以纸质教材为主,纸质教材有着固有的局限性,这无形中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难度,同样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学习者只能通过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才能透过文字与图片充分领会教材的内在含义。即便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环节的再设计,通过“教学做”流程的再造,也只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整合设计,对学习者来说,还是有着固有的理解局限。学习的革新首先是学习方式的革新,强调学习者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终生学习”等多种形式结合,学习模式应该响应技术变革,让知识变得易于理解,这样的学习行为才会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可持续。而传统纸质教材的呈现形式还是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习者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学习需要。

3 空中乘务专业群教材建设新趋势分析

3.1 以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建设为抓手,重构教材公信度

教材缺乏行业公信度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行业企业是以三大航、地方机场等大型央企、省属企业为代表,自身体量规模巨大,自然也会存在较明显的壁垒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行业规范层面缺乏统一标准,职教领域难以形成公信度较高教材体系。与此对应着的教材开发也是需要在两个层面做出突破:

一是在职业教育层面打破公司间壁垒,以政府职教领域主管部门牵头,协同行业协会,代表性的航空公司及相关行业企业参照欧盟等行业协会标准共建的经验,开发出一套公认的职业员工从业资质和职业等级互认标准,使职业教育端开展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有的放矢[1]。

二是以职教领域的国家规划教材、省级优秀建设为抓手,推动一套跨行业、跨区域、多指向的教材体系建设。跨行业是指充分发挥校企协同,加大企业参与教材建设的力度和信度;跨区域是指多个区域间的职教联合,提高教材的通用性和影响面;多指向是指教材的服务面向,国家规划、省级优秀教材可以作为校内学习者的规范教材,也可以成为社会学习者的指导用书,同时对从业者职场充电提供指导。

3.2 加大新形态教材建设力度,适应产业技术革新

教材内容难以跟进技术革新脚步,满足企业需求、技术推动进步,从表面看仿佛我们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其实不然。技术革新和知识驱动推动产业变革,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就像部分传统的票务、值机岗位必然会由于各类电子票务、值机信息终端的兴起而被部分替代,旅客乘机流程也会越来越便捷,但同时对服务的安全性和多样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2]。

教材内容难以跟进技术革新脚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编写周期和技术更新周期的不一致,传统纸质教材知识更新的固有滞后特征必然导致教材知识体系的保守;另一方面是由于教材对应的专业化的实训条件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必然滞后于产业的技术革新速度。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和AR/VR等信息技术开发的数字化教材开始不断涌现,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已日渐显著。特别在当前“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背景下,对于新时期高校教材建设来说,更应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开发形式多样化、内容数字化、运行网络化的新型数字化教材,形成线上线下教与学的实时互动的智能教育新形态,以满足全媒体时代高等教育教学需求的新发展,这也是数字出版时代和教学方式革新对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新要求。

建设新形态教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转变原有的纸质教材为各类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新形态教材,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双向交互,特别是推动“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力度,在教材编写中就预留企业动态和技术革新接口,教材内容体系可以参照企业培训手册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任务化的体例设计,将企业员工培训内容与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既要体现工作工程或工作程序,也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细分细化企业工作任务,将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商议重构教材内容体系,确保教材的适用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现教材知识和产业进步的动态同步[3]。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虚拟仿真技术教材的研发,虚拟仿真技术中的VR、AR技术和二维码技术能突破传统实训场地的时空间局限,极大降低学校的实训场地投入,也能显著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效果,这必将成为空中乘务专业群教材建设的另一个趋势。

3.3 规范日常素养养成,聚焦职业能力形成

规范日常素养养成,现今该专业群涉及的专业核心课程多已经采用“专业知识+项目化训练”的组合形式,但在解构岗位工作任务层面仍然存在一些界定不够清晰的地方,学习者难以界定其职业能力提升的着力点[4]。这些现有的认知局限导致已出版的教材设计多难以对应其岗位能力痛点,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实,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教材的作用不应该是局限于告诉学习者怎么操作,而是应该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向学习者传导一种理念,或是养成一种品质。未来教材的趋势应该加大对学习者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将德育、美育、劳育等因素融入其中,让在校学习者通过教材的学习,认同其职业理念,领悟到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从入校到离校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形成其关键的职业岗位能力。加大职业素养养成的比重,包括不局限于德育、美育、劳育等内容,还可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等多方面,这必然是新时期教材建设的另一个趋势。

3.4 以学习者为中心,服务于其终生学习需要

教材作为高职课程教学重要的载体之一,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直接体现现代技术的先进性,影响着学习者学习兴趣,其配套的课程资源建设也将促进和协助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重视“三教”改革。而作为“三教”中重要一环的教材,其改革迫在眉睫。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先进技术,将润物无声融入立德树人中,都对高职教材开发者提出了新要求。从教育宏观层面强调降低知识的获取门槛,面向不断扩招的高考形势和技术革新加速也强调学习者的“终生学习”,新教材开发必须加以考量。学习者“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强调教材应该摆脱纸质教材的束缚,嵌入大量的信息化资源,借助各类线上学习平台传导知识。而学习者“终生学习”一方面强调教材内容设计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养成,可以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元素;另一方面强调对学习者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也就是教材知识点剪裁要考虑其合理性,以便和微课等授课形式有效结合。

4 小结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支撑和依据,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职教材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应进一步规范教材建设。随着信息化教材开发工作的推动,学习者学习效果应是体现一种水到渠成。信息化教材开发不管采取哪种形态,必然会推动教材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也随之愈加顺畅,进而延长学习区间,寓教于学、寓学于乐,从真正意义上不断推动“三教”改革。

猜你喜欢

乘务教材内容学习者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优化编制方法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带立即折返的高速动车组乘务交路回路优化编制方法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制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