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睾硬化性纤维瘤1例报告

2021-04-08梁壮赵新鸿邱建宏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附睾硬化性胶原

梁壮 赵新鸿 邱建宏

患者,男,37岁,主因“发现右侧阴囊肿物3月余”入院。患者于3月余前洗澡时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约花生豆大小,无疼痛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查体:肿物位于右侧附睾头部,球形,径长约2 cm,质地硬,稍压痛,与睾丸界限清楚,睾丸触诊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超声提示右侧睾丸外上方低回声结节位于精索静脉深面,大小约1.8 cm×1.6 cm。盆腔CT(图1):右侧睾丸后方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为2.3 cm×1.7 cm,边缘光滑。初步诊断:右侧附睾肿物。

图1 箭头指处为右侧附睾肿物,CT值为48 HU

于全麻下行右侧附睾肿物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物位于附睾头部,呈球形,径长约2 cm,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稍粘连,表面光滑,完整切除。

病理结果:结节状肿物,大小约2.5 cm×2.0 cm×2.0 cm,间叶源性肿瘤,符合硬化性纤维瘤特征。免疫组化:CK(-),Vim(+),CD34(+,血管),CD68(+),Ki-67(+,<2%),S-100(-),SMA(-),Des(-)。术后目前随访5月余,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表现。

讨论硬化性纤维瘤又称席纹状胶原瘤,是一种良性纤维性肿瘤,起源于成纤维细胞,表现为Ⅰ型胶原纤维增加,属于间叶源性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其好发于头面部、四肢及躯干,罕见于口腔黏膜及指甲[1]。本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分为多发性和单发性。1972年,Weary等[2]首次在Cowden综合征患者的口腔黏膜中发现了多发性硬化性纤维瘤。1989年,Rapini等[3]则首次报道了11例单发于皮肤表面的硬化性纤维瘤,其分散在头面部、四肢及躯干,无位置特异性,但所有患者均无Cowden综合征。后有学者研究认为多发性硬化性纤维瘤常提示患者合并Cowden综合征的可能[4]。临床上,单发性硬化性纤维瘤常表现为缓慢无痛性生长的结节性病变,呈半透明、肤色或粉红色[5]。本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在镜下为一边界清楚的真皮结节,由细胞较少的透明样变的胶原束形成,胶原束间有间隙分隔,并排列成席纹状,偶见极少量的梭形细胞。少数肿瘤有较多的细胞成分[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D34及Vim阳性,而神经及上皮相关抗原如角蛋白、S-100蛋白等均为阴性[7]。

本例患者结合病理学免疫组化表现符合硬化性纤维瘤特征,国内外文献尚无发生于附睾的硬化性纤维瘤相关报道。附睾肿物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以良性病变多见,其中以非特异性附睾炎、附睾囊肿、附睾精子肉芽肿、附睾结核最为常见。附睾恶性肿瘤则较为罕见,以腺癌和平滑肌肉瘤为主,偶有报道[8]。由于附睾肿物类型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不易鉴别,超声检查亦仅对附睾炎性及囊性病变的诊断鉴别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对于附睾实性肿物,需尽早手术明确病理。

猜你喜欢

附睾硬化性胶原
鱼皮胶原肽的制备及其品质分析
GPx5在牦牛隐睾附睾组织的分布特征及定位分析*
免疫细胞在牦牛附睾和输精管的分布规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绵羊附睾液和附睾精子中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黑鱼胶原溶液的流变、热稳定性及化学交联改性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1例
单纯附睾扭转1例报告
卡姿兰金致胶原美芯唇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