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21-04-02巩昌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冠肺炎疫情高校

巩昌盛

[摘 要]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其理想信念如何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继续扎实开展。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把握的关键点和如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考,以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助力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1008-2549(2021) 03-0037-03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教育教学秩序,也对人们的心灵世界产生了强烈冲击。学生的教育一时间也成了全社会、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疫情发展态势,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各地适当推迟春季学期的开学时间,也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服务,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迅速响应,陆续制定相应教学方案和应急措施。在未正式开学期间,高校普遍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线教学保证了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得以顺利开展,但也使得教师与学生时空相隔,这对教师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效率等带来了些许困难。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力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必须在此期间自觉加强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不下滑,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其落实成效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关乎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情况,将其摆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受疫情影响,学生暂时未能正常返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线下搬到了线上,开展的难度有所增加,也对高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在此期间,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个核心目标,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多方协调、积极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扎实开好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价值观是引导个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在标准,是衡量个体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标尺,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认知和价值行为易受外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途径,高校能否教育引导学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至关重要。在这个特殊时期,高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信念,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勤奋学习,勇挑重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花朵,在奉献国家和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抗疫斗争的需要

在党中央的坚强带领下,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团结一致,迅速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共克时艰。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令人振奋。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战略,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领导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但国外一些政客和媒体不顾事实,肆意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诋毁,对党和国家的防控措施进行污蔑。网络日益发达,大学生接触网络各种声音的途径更加通畅,这些错误的声音极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甚至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需高度警惕。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高校需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刻也不松懈,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疫情防控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引导学生领悟和认识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最终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靠”的是什么?

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把握的关键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

自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群众,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战略,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决心。各级党组织、政府、广大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紧抓不懈。广大党员同志坚守岗位、挺身而出,坚决守好一段渠。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星夜驰援武汉,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感人至深。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发出请战书,按下红手印,舍“小家”顾“大家”,誓死与病毒做斗争,守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催人泪下;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迅速组建医疗队对口支援湖北,鼓舞人心。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团结一致,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构筑起抵抗病毒的钢铁长城。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究其原因,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冲出迷雾,稳扎稳打,不断取得新胜利,一步步走向光明。网络思政课教师必须将我们能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讲深讲透,让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心。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法宝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它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前进的根本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是新时代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场严峻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疫情发生后,2020年1月23日武汉正式封城,一小部分人对此深表担忧,但党和政府的迅速行动,彻底打消了他们心中的疑问。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有序、按时驰援湖北;全国的医用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紧急调拨武汉和其他地区,全力保障当地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让疫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物资有了充足保障,解决了疫区人民的后顾之忧,给了疫区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决心,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广大志愿者自愿走进病房,走上街头,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火神山”“雷神山”两大医院迅速拔地而起,创造了中国速度,彰显了中国力量,让全世界为之惊讶。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这些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素材,讲好网络思政课,让学生学深学透,自觉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爱国主义是凝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强大精神动力的纽带

国之脊梁、医学泰斗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震撼人心,激励着全国人民与病毒做斗争的顽强意志。海外华侨听闻武汉出现疫情后,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当时国内对口罩等防护物资极度缺乏,他们在海外自发购买防护物资送抵疫情防控一线。许多“逆行者”逆行而上,不顾自身安危,积极抢救病人。全国人民自行居家隔离,阻断了病毒传播的渠道。给予他们强大精神动力的,是来自心底强烈的爱国之情,爱国主义精神将大家的力量高度凝聚在一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大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坚守主阵地,讲好疫情防控中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狠下功夫,让学生深化对爱国主义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认同,在心底埋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活力。让爱国主义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经久不息。

(四)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有一个为疫情防控默默付出的特殊群体备受关注,他们让人们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就是“90后”和“00后”大学生,“非典”期间,别人在守护他们健康成长,如今他们已经长大,也担起了捍卫他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担,他们已成为我国战胜疫情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加强网络思想理论课,教师要用好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奋勇战“疫”的感人事迹、生动实践,讲好当代青年的战“疫”篇章,着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自觉投身到疫情防控斗争中,在战“疫”中书写青春篇章,勇担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打造优秀、卓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的主体,高校培养和打造一批思想品德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师资队伍,对于开好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至关重要。特殊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能否站稳阵地,适应新要求,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的关键。这里的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重要使命,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能力基础上,还要能深挖我国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丰富教学内容,用好信息化平台,创新教学设计,讲好抗疫故事,直面疫情防控过程中的错误言论和行为,传递正能量;分层次、分阶段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让学生悟透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勝利的关键是什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成为坚定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斗争,扎实学好本领,将所学知识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在奉献祖国和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持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效能是指人们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效率和效果,反映了活动、目标的实现程度。效能是用来判断该活动的开展是否具有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该活动在方向、方法上是否正确的关键要素。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成效,必须着力提升其效能。

第一,高校要在宏观上把控,强化服务支撑保障。研究表明:在此次疫情期间,学校的在线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校的信息化规划与组织能力不强和教师在线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校要针对本次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效果的监管,以此保证效能实现最大化。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其本身的信息化能力水平决定着授课的效果,高校要结合教师的特点、实际,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教育内容培训,助推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帮助教师应对疫情防控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交流空间与育人重点发生变化带来的挑战,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第二,教师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讲好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如果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必须先是这样的人。要想让学生拥护党的领导,教师必须先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服从党的领导,将党的政策(防疫部署和要求)落实落细;要让学生爱国,必须要让学生能在教师身上看到爱国的身影,教师必须从小事做起,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为讲好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教师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习党和国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部署和要求,掌握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效,及时传递给学生;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也要善于打破常规,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方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内容,注重引导与启发,选择使用的教学方法要侧重于能使目标实现最大化,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提高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同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握好前面提到的关键点,利用好抗疫素材,以情共情,讲好战疫故事,扎实办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三)净化网络空间生态,加强正向舆论引导

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网络中一直充斥着各种语言和声音,从未休止,这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会产生重要影响,正向积极地舆论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错误反面的舆论则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不容忽视的阻碍作用,更有甚者,会影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效,会威胁国家安全,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西方某些国家一直对我国持敌对态度,对我国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肆意造谣、污化,想借助网络的力量,和我国争夺青年一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要对此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主力军的重要性,加强沟通与交流,着力净化网络空间生态,加强正向舆论引导,助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对我国是一次“大考”,也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高校要善于化“危”为“机”、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深入挖掘战疫中的育人元素,凝聚多方力量,扎实开好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确保“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答好立德树人问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OL].

[2]李祖超,杨柳青.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与特征透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

[3]習近平.携手抗疫共克时艰[N].人民日报,2020-03-27(002).

[4]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在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和青年学子中引发强烈反响[N].光明日报,2020-03-18.

[5]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6]潘春玲.新时代必须建设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J].思想教育研究,2019(12).

[7]王冬冬,王怀波,张伟,王海荣,沈晓萍.“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在线教学研究——基于全国范围内的33240份网络问卷调研[J].现代教育技术,2020(3).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冠肺炎疫情高校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