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导向研究

2021-04-02张晶田东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思政教育网络

张晶 田东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互联网已成为当下研究生学习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高校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良性的影响。面对教育目标和教学环境的双重变化,应理性反思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经验教训。通过分析研究生意见的线上媒体诉求方式、新媒体技术下线上学习平台的特点、当下研究生网络课程的优点、线上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路径,等等,提高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人文素质和我国建设新媒体线上高校研究生网络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网络;研究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3-0016-03

当代高校研究生绝对可以称之为是信息数字生活的高活跃者,相对于普通网民,更加关注国家政治、社会关系、网络交流和学习生活。比如,通过知乎、QQ、微博、微信、SNS,甚至是国际交流平台的Facebook、Twitter、Line、Skype等网络媒体进行注册使用。网络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时代思想主导、敏感度、个性研究和传播主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且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给当下高校师生提供了多种教学优势和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僵硬局面。新媒体时代是一种中心思想、一种对现状的思考、一种态度的转变,固应以一种克服困难的态度来应对。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对学习和思考的投入要符合我国主流的思想,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心任务。

一、新媒体技术的网络表达挑战着研究生教育的话语权

新媒体技术对研究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生的相关学习意愿和行为目标也在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产生的多元化倾向,与传统教育主体的中心化倾向和语言权利均存有矛盾。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并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复杂性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促使研究生媒体传播多种意识形态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因此,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垄断,以更公平、公开的方式传播信息,改变了传统的严格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类似知乎、QQ、贴吧等媒体平台提供的开放表达空间和共通的语言平台,均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间信息表达的门槛。与此同时,线上的课程讲座方式也从“信息共享”渐渐转换为“思想共享”。新媒体时代下,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信息的来源,这对高校管理者拥有的信息导向权而言,无疑会产生严重的影想。也有些研究者认为,“新媒体下多元文化冲击着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话语的‘一元重心主义”[1]。

在这种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研究生逐渐打破了中心话语的垄断,开始挑战以传统教育为主体的这种主导观念。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每个人都能成为发源信息的人,对高校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也不例外。一方面,在使用网络信息传播时,研究生自身这种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会使得其话语主导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再考略其他任何方面,变为能通过多种途径削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使得群体集中和匿名舆论交流这种自下而上的沟通方式普遍发生,这就是在一定层面上弱化了教育工作者们对信息资源的把控权;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世界观均比较深入,人生观和价值观较普通人更加深刻,批评与思考的独立性更为常人明显。且在走出校园后,各种网络活动都逐渐使其成为最积极活跃的状态,他们对社会热点非常感兴趣,同样也敢于表现主观想法,对相关专业和一些社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

新媒体技术所传播的信息,是研究生在网络传播中价值观和情感观的虚拟体现。随着近些年媒体来看,网络上负面影响的表达逐渐增多,輿论的表达也瞬间以指数增长的爆炸方式来传播,其中一些由学生造成的舆论已在当下引发出不少社会性问题。这些传播造成的效果使得研究者在舆情分析过程中无形增压,在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中的多层次共存,也极易呈现出意见分歧的两极分化。新媒体技术正在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中心话语权的瓦解。[2]

当线上信息逐渐传播呈现出群体分化、两极分化的特点时,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总是难以把握和有效管理的。长期如此,会导致从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工作者很难成为网络空间上研究生心目中的“话语领袖”,导致高校教育领导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二、新媒体技术的网络空间规范着研究生教育的学术道德

最早在2017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是改革任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体现在高校研究生群体而言,建立学术网络空间,不仅有助于加快融入学术和社会的需要,也有助于为我国未来的发展积攒实力。同时,高等教育机构网是通过国际流动和在国家或地方一级之间建立国际教育机构网络的,对于我国高校研究生来说,网络间的交流是在学术生活中日渐频繁。

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在构建完整网络学术的同时,规范网络学术交流。学术网络是将学术、学者和研究范围与学生教育的成长和学术发展相联系起来的组织,学术网络可以作为学术合作的研究基础和服务框架。[3]学术网络有助于在研究生在学术生涯的开始,就更好地了解和规划人生道路、职业方向,加强个人专业发展,适应新型研究文化。[4]然而,研究生的网络学术规范意识仍然有所欠缺,论述抄袭、引文不规范、实验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虽然影响范围和程度均不相同,但却值得教育工作者对此现象进行反思。

新媒体技术的网络空间规范了研究生教育的学术道德。当前,绝大多数的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培养环节仍然需要得到重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5]。学术失范是指作者在发表学术成果时故意违反学术创作规定,文章内容多是伪学术,并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学术失范涉及严肃的学术道德问题。在网络学术平台的建设逐渐成熟的今天,高校研究生应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通过实验和调查来得出明确的数据或者资料来验证假设、结论、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等。

所以,研究生的网络学术监管仍是重中之重。高校应在研究生教育工作展开环节中,着重强调研究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非一味灌输如何发论文、以论文作为第一标准的错误观念,应先教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和价值观,才能根本解决学术失范现象。通过组织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学术展览、学术报告、学术论坛、学术刊物、科技节、科技竞赛等类似活动。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素质、有真才实干的新一代研究生。

三、新媒体技术的网络平台转变着研究生教育的传统授课模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研究生的传统授课模式受到了改变,线上网络教学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新兴教学手段。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地高校纷纷发展、优化线上网络课程,开发出了许多线上优秀研究生课程。目前高校发布的线上学习方案还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师生群体普遍反映教学效果不错,教学成本降低的同时还方便快捷,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没结束的时候还解决了教学空间地域局限性的问题。

目前,高校所发布的线上学习课程能使得师生之间有更多的学术交流的机会,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的课题学习效率。线上课程的开发建设环节中,许多网站在为师生提供的互动交流平台效果都很不错。在这种良性情况下,网络学习已经使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学生能轻易地在线上课堂中与导师实时互动。同时,线上学生人数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受制,不会发生由于课堂人数过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学术交流,所以传统教育模式的学习效率下降也是在所难免。长期努力下去在网络教育领域,师生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多,还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辛苦搭建的线上交流平台也会得到一个实际的价值回报,最终将会有效提升高校师生群体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双重上升。

新媒体技术下,在高校研究生网络学习平台搭建的过程中均有效提高了网络课程对师生群体的时间和空间上灵活性。一方面,在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的群体创造了一些可讨论的网络空间,还建立了一个有针对性的线上学习平台,也提高相关人员的凝聚力、沟通效率、网站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师生群体的教学与学习所需的时间和地点都不会像传统教学过程中那样刻板固定,尤其是在当下新冠病毒疫情仍没结束的今天发挥了奇效,不必冒着近距离接触的风险,高校师生可以灵活地随时地进行线上网络教学或学术交流。

新媒体技术在当下研究生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正确的适应潮流、与时俱进的、合乎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育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通过网络空间的线上教学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地位,因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生都关注的是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高效的师生学术交流。通过对目前新媒体技术下的网络课程美好前景分析,提出其特有的优势,期望能在我国高校在加快未来的网络课程和线上平台的推广以及建设环节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新媒体技术的网络信息提高着研究生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研究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条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效果都有了极大地提高。新媒体技术的网络信息抛弃了传统思政课堂的“填鸭式”的教学观理念,研究生更容易接受由网络信息带来的思政课相关知识,尤其是现在流行的“大思政”“课程思政”等等,而相应减少了因枯燥乏味产生的抵触心理。

新媒体技术逐渐普及到高校教学环节之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面临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一是研究生对客体的认知,因网络信息的繁杂而发生偏差;二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因网络空间传播而降低;三是由于线上各类平台所宣扬的多样性价值观,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大大降低,且课程设计、教学难度却大大增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融进了大量新媒体技术,研究生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思想政治课的信息和知识。

新媒体技术普及下,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关系到研究生思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可以反过来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毕竟研究生更容易接受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过程。通过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媒体平台,重新打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纳入新媒体运用的各种载体中去。利用研究生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视、杂志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知识资源整合到研究生电子设备中去,长期学习之后,效果会更佳,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研究生完成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更有助于让研究生在不知不觉中取得良好人文素质和国家情怀。[6]

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学校文化的建设,对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促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中,研究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体悟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新媒体技术搭建网络平台,组织一些当下热点话题的辩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线上与研究生开展会议,这两种线上活动都能有效促进研究者在高校中学习思政知识并正确成长,也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普及和有效传播做出贡献。

全国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地方,研究生毕业后会投身社会,并能够支持国家未来的建设发展,这对高校和研究生而言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研究生正确实现人生未来。凭借新媒体技术,这些将逐渐实现。

五、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技术在研究生线上学习平台逐渐普及和成熟的今天,确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应该大力推广普及研究生线上教育。可见在传统教育模式仍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却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打开了突破口和新的发展道路。通过对当下研究生网络语言表达、网络学术规范、网络课程优势以及思政教育发展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当下研究生教育在网络空间发展四个导向:一是网络语言表达上的自我观念过强;二是线上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仍有学术失范等学术不道德行为;三是研究生在线上平台设立的课程学习中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均有显著提升;四是在当下研究生对新媒体的思政课堂教学模式表现为易接受,且具有意义和趣味。针对以上现象的研究,发现通过以研究生群体为中心去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网络平台上师生互动、增加线上专家学术会谈、讲座提高研究生学术意识、利用时下流行的软件类似于QQ、微信、微博这类应用作为辅助推广思政知识到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寇晓燕.新媒体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话语重塑[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3): 49.

[2]胡飒.微时代视阈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48.

[3]周谷平;杨凯良.学术谱系解读:基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的访谈分析[J].教育学报,2017(2): 100-113.

[4]PRICE E, COFFEY B, NETHERY A. An early career academic network: what worked and what didnt [J].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5(5): 680-698.

[5]王正杰.论新时期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4):137.

[6]杜林冬.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与创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思政教育网络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