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抚奶嘴研究进展及合理使用

2021-03-19帕吾孜亚阿布力孜王梦娇祁荷栩李一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奶嘴安抚月龄

帕吾孜亚·阿布力孜,王梦娇,祁荷栩,李一飞,方 婕△

(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吮吸行为是婴儿最早建立的反射之一,可分为吮奶行为等营养性吮吸(nutritive sucking,NS)和吮指吮物等非营养性吮吸(non-nutritive Sucking,NNS)。NNS有助于提高婴幼儿口腔满足感、安抚婴幼儿情绪、促进婴幼儿睡眠和减缓婴幼儿萌牙时的不适感等。相关研究指出[1],NNS的发生率随婴幼儿年龄的增大逐渐降低,在婴儿出生后5个月内的发生率约为82%;在2~5岁幼儿中的发生率约为73%;在7岁以上儿童中的发生率约为12.1%;在12岁儿童中的发生率降低至1.9%。目前,社会认可度较高的NNS行为是使用安抚奶嘴。

研究发现[2],在3、9、24和48月龄的人群中,安抚奶嘴的使用率分别为71%、42%、25%和5%。安抚奶嘴常被用于安抚哭闹的婴幼儿、帮助婴幼儿入睡、满足婴幼儿的吮吸需要、防止婴幼儿吮吸手指或异物等。适度使用安抚奶嘴有助于安抚婴幼儿情绪、预防婴儿猝死综合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减轻婴幼儿疼痛等;不当或过度使用安抚奶嘴可能引起婴幼儿“乳头混淆”造成母乳喂养困难、影响幼儿牙齿排列、增加婴幼儿罹患急性中耳炎的风险、影响幼儿语言功能发育等。目前,国内就使用安抚奶嘴的利弊、安抚奶嘴的挑选原则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相关报道较少,故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婴幼儿家长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1 合理使用安抚奶嘴的益处

安抚奶嘴在日常生活与医疗活动中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可帮助其快速入睡以促进生长发育;在婴幼儿接受医疗操作时可缓解其焦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婴儿猝死综合症。

1.1 安抚婴幼儿情绪Machado等[1]指出:疲劳、兴奋、饥饿、恐惧、情绪压力等情况均可刺激婴幼儿形成NNS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在幼儿3岁时因其注意力的转移而自行消失。目前普遍认为NS及NNS均为婴幼儿的一种健康、有益的行为。婴幼儿在感到不安、烦躁、焦虑及情绪不稳定时,可通过吮吸行为进行自我安慰、缓解焦虑、平复情绪。故推荐1~6月龄的婴儿在入睡时使用安抚奶嘴,以此减少婴儿哭闹,利于婴儿快速入睡。

此外,蔗糖和NNS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婴幼儿镇痛非药物干预措施,且多项研究[3]指出安抚奶嘴具有较强的镇定、镇痛作用,可用于减轻婴幼儿疼痛及焦虑情绪,增强其接受医疗操作的合作度。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4]中,研究者将86名早产儿(孕周小于37周)随机分为四组:常规护理组(n=21)、NNS组(n=22)、蔗糖组(n=21)和蔗糖联合NNS组(n=22),并对每组常规足跟采血三个阶段(基线、采血期、恢复期)的疼痛评分(PIPP)、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哭闹时间百分比进行评估。得出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和蔗糖可有效缓解早产儿反复操作性疼痛,联合二者效果更佳,而单独使用NNS或蔗糖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另有一项纳入了74项研究的Cochrane研究[5]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推荐婴幼儿在进行疫苗接种、静脉穿刺、静脉注射、腰椎穿刺等医疗操作时使用安抚奶嘴。

1.2 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一项有关使用安抚奶嘴的临床指南[6]指出,早产儿(孕周小于37周)、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和有低血糖风险的婴儿使用安抚奶嘴是有益且必要的。使用安抚奶嘴能够保持婴儿生理稳定性,促进其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

经口喂养是早产儿获取营养的最佳途径,而安全有效的经口喂养依赖于良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早产儿的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开始于34~36周,至37周时逐渐成熟,使用安抚奶嘴可刺激口腔感觉神经纤维,有助于早产儿尽早建立成熟的吸吮反射,帮助其更早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奶瓶喂养,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使用奶嘴可刺激迷走神经,减少生长抑素分泌、增加胃泌素分泌,提高葡萄糖利用率,促进早产儿的消化吸收。此外,在母乳喂养前5分钟使用安抚奶嘴,可增加其吮吸次数和母乳摄入量[6,7]。故推荐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有低血糖风险的婴儿在鼻饲前或鼻饲中使用安抚奶嘴;对于吸吮力度小或无吸吮动作的患儿,护理人员可用中指上抬其下颚,拇指和示指置于颊部两侧轻向内压,协助患儿吸吮。

1.3 有效预防SIDSSIDS是指2周至1岁婴儿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且几乎都发生在婴儿睡眠时,死亡后才能明确诊断是其主要特点。SIDS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发达国家,SIDS约占婴儿总死亡率的33%。在我国,SIDS约占婴儿总死亡率的11.9%,仅次于先天性畸形和肺炎[8]。SIDS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母亲在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婴儿的俯卧位睡眠、婴儿头面部被遮盖导致窒息、高温环境和遗传易感性等[9,10]。其中,婴儿的俯卧位睡眠姿势是已明确的重要危险因素,俯卧时,婴儿的食道位于上呼吸道上方,返流物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导致误吸或窒息。由于早产儿在病房时通常采用俯卧位睡眠以改善呼吸功能,导致早产儿SIDS的风险大大增加,故早产儿在达到临床稳定后应立即调整睡眠姿势为仰卧位。AAP建议,32周龄的早产儿应开始习惯仰卧位的睡眠姿势。

一项Cochrane研究[10]显示,在婴儿入睡时使用安抚奶嘴可较大程度降低SIDS的风险,尤其是在最后一个睡眠期(即快速眼动期)时,发生SIDS的风险可降低50%~90%,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使用安抚奶嘴可减少婴儿俯卧位的睡眠、增强婴儿的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及睡眠唤醒反应[11];使婴儿舌体位于前伸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胃食管反流及由此产生的睡眠呼吸暂停[12,13]。Horne[14]等对35名早产儿进行纵向研究,分别在早产儿校正胎龄2~4周、2~3月龄和5~6月龄时对其睡眠期间心率、血压和心率变异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早产儿在睡眠期间经常使用安抚奶嘴能够增加其睡眠期间血压,并改善对心脏的自主控制。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吮吸行为使交感神经张力和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增加,从而升高血压。睡眠期间血压升高和心率控制的改善能够有效降低睡眠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故夜间使用安抚奶嘴可有效预防婴儿心源性猝死。因此,建议1~6月龄婴儿在入睡时使用安抚奶嘴,以降低SIDS风险。

2 过度使用安抚奶嘴的弊端

婴儿在建立良好的哺乳习惯之前过早使用安抚奶嘴将导致母乳喂养困难、幼儿乳牙建合后仍长时间使用安抚奶嘴将影响牙齿咬合关系和口腔功能发育、具有急性中耳炎病史的婴幼儿使用安抚奶嘴将增大其急性中耳炎的复发风险。

2.2 影响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增强婴幼儿免疫力、减少儿童期肥胖、降低婴幼儿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20,21];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母乳喂养以保证其获得最佳的生长发育,但长期母乳喂养(超过12个月)及夜间喂养存在致龋风险[22],故建议婴儿在入睡前使用安抚奶嘴以安抚婴儿情绪并降低致龋风险。在母乳喂养时,婴儿嘴唇靠近母亲乳头,婴儿张嘴将舌头向前推并置于乳晕之下,通过缓慢的深吸从乳房中摄取乳汁,此即吸吮反射[23]。吸吮反射有助于婴儿形成正确的乳头吮吸习惯,而长期或过早地使用安抚奶嘴,缺乏适当刺激,易使婴儿形成浅表乳头吮吸的不良习惯,造成母乳喂养困难。此外,婴儿习惯于吮吸安抚奶嘴等弹性材料后,可能会排斥乳房软组织而不愿意吮吸母乳,从而影响母乳喂养,此现象也称为“乳头混淆”[24]。故AAP建议在婴儿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约1月龄)后再开始使用安抚奶嘴。

2.3 增高罹患急性中耳炎(AOM)的风险AOM是婴幼儿和儿童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约三分之一的幼儿在3岁前发作过两次以上[25]。AOM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乳突炎、脑膜炎和脑脓肿,慢性或复发性中耳炎可能导致听力丧失等长期后遗症,影响患儿的语言发育和社会认知行为。AOM的危险因素包括母乳供应不足、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返流、尼古丁暴露等,研究显示使用奶嘴是复发性AOM的诱因之一[26]。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Hardani等[27]对625名6月龄至7岁的儿童进行随访观察,发现使用安抚奶嘴、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等因素与儿童罹患中耳炎有显著的相关性。Marchisio等[25]指出,使用安抚奶嘴时中耳鼓室内会产生负压,易使鼻咽分泌物回流至咽鼓管,从而引发感染。故婴幼儿不宜长时间使用安抚奶嘴,具有急性中耳炎病史的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安抚奶嘴。

3 安抚奶嘴使用方法的研究进展

3.1 安抚奶嘴的选择Lima、Caruso等[28,29]研究发现,与乳胶材质的安抚奶嘴相比,硅胶材质的安抚奶嘴无毒无异味、耐高温、不易老化、更易清洁,且不易引起婴幼儿的过敏反应;生理型安抚奶嘴(类似乳头形状)与传统型安抚奶嘴(球形)相比减少了开牙合的发生率,更有益于婴幼儿的咬合健康。Lubbe等[6]指出为避免安抚奶嘴在婴幼儿口腔内滞留并被误吞,其外侧挡板的水平和垂直尺寸须大于婴幼儿口唇尺寸(即应至少为43 mm),且外侧挡板后方应有一环以便在使用后取下,防止误吸。同时,安抚奶嘴上应有一直径大于3 cm的防护罩,防护罩须有通风孔,以保证空气流通;故建议婴幼儿家长及护理人员选择硅胶材质、尺寸适宜、有防护罩及通风孔的生理型安抚奶嘴。

3.2 安抚奶嘴的消毒Nelson等[30]指出,安抚奶嘴直接与唾液和口腔微生物接触,若奶嘴清洁不当,易导致中耳炎、念珠菌病、肠道寄生虫感染和龋病。故在使用安抚奶嘴时,其表面不应涂抹甜味剂,并须定期清洗、检查及更换。变形链球菌(mutans streptococci,MS)是主要致龋微生物,研究者通过评估MS对安抚奶嘴的污染及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发现,0.12%氯已定喷雾剂和沸水均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建议取出婴幼儿安抚奶嘴后采用0.12%氯已定喷洒于安抚奶嘴表面并沸水浸泡15分钟的方法对其进行日常清洁消毒[30]。

3.3 安抚奶嘴的合理使用结合前文所述合理使用安抚奶嘴的益处及过度使用安抚奶嘴的弊端,笔者建议:①1~6月龄婴儿在入睡时使用安抚奶嘴;②1~6月龄婴儿在进行疫苗接种、静脉穿刺、静脉注射、腰椎穿刺等医疗操作时使用安抚奶嘴;③6月龄~2岁婴幼儿逐渐减少使用安抚奶嘴;④4岁以上幼儿停止使用安抚奶嘴;⑤具有AOM病史、语言障碍的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安抚奶嘴;6)早产儿在鼻饲前和鼻饲中使用安抚奶嘴,每次5~8分钟,每天4~6次。

在使用安抚奶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对乳胶或硅胶奶嘴有过敏史的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安抚奶嘴;②不能将安抚奶嘴系挂于婴幼儿颈部以免引起窒息;③不应强行将安抚奶嘴放入婴幼儿口中;④若安抚奶嘴在婴幼儿熟睡时脱出,不应再将其放回口中。

3.4 安抚奶嘴的戒除通常情况下,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帮助其戒除安抚奶嘴,例如:正面鼓励幼儿,利用书籍、玩具等物品转移幼儿注意力,对幼儿过度使用安抚奶嘴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等。当心理干预无效时,也可通过使用一些正畸矫治器(如腭刺、腭弓等)进行干预[12]。

综上所述,正确、合理地使用安抚奶嘴对婴幼儿存在有益影响,可安抚婴幼儿情绪、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预防SIDS等;过早或长时间使用安抚奶嘴将影响婴幼儿口腔健康、造成婴幼儿母乳喂养困难、诱发婴幼儿AOM等。建议1~6月龄婴儿在入睡时使用安抚奶嘴,在6月至2岁时逐渐减少使用,在4岁以后停止使用安抚奶嘴。对婴幼儿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帮助其戒除安抚奶嘴,当心理干预无效时可采用正畸矫治器进行干预。

猜你喜欢

奶嘴安抚月龄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我和“奶嘴”的断舍离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奶嘴如何清洁消毒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小赛和奶嘴
请不要不理我,好不好
安抚奶嘴到底该不该用?今天就告诉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