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C辅治肝细胞肝癌化疗及对外周血肿瘤相关因子、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2021-03-19何丽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阿帕外周血病灶

彭 磊,梅 琳,刘 婷,冯 锐,何丽莎

(1.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内科二病区,四川 彭州 611930;2.重庆海吉亚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重庆 401331)

多数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确诊时已属HCC晚期,临床表现为恶病质及肝腹水,已有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无法行手术治疗[1]。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化疗是目前对于无法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尽管TACE、化疗可促进HCC细胞凋亡,但仍难以彻底抑制HCC进展[2]。研究显示,维生素C(VC)辅治HCC化疗可获得较单纯化疗更好的疗效[3]。肿瘤相关因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与HCC发生、进展及转移关系密切,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价HCC患者预后[4]。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将VC应用于HCC化疗患者,以评价其疗效并研究其对外周血肿瘤相关因子、CTCs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HCC患者150例,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5];KPS评分>60分;单发病灶;预期生存>3个月。排除标准:转移性肝癌;化疗禁忌证;放化疗史;已转移;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心、肾功能异常,依从性差,其他恶性肿瘤,其他肝脏疾病。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47~76岁[(58.44±6.18)岁];病灶直径5~15 cm[(8.74±0.91)cm];CNLC分期:IIb期53例,IIIa期97例;Child分级:A级55例,B级95例。将150例HC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阿帕替尼治疗。TACE:经股动脉穿刺造影,了解肿瘤所在部位、大小、血供及充盈等情况,经导管将盐酸表柔比星30 mg、洛铂50 mg及适量碘化油混合剂注入病灶供养动脉,并以Embosphere微球栓塞病灶供养动脉。阿帕替尼:TACE后3~5 d给予阿帕替尼500 mg/次,饭后30 min后口服,1次/天。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减少阿帕替尼至250 mg/次,1次/天。若患者需再次行TACE,则于TACE前4 d停止使用阿帕替尼,待TACE后3~5 d按上述方式再次给予阿帕替尼。连续30 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VC治疗。VC 1.0/次,口服,2次/天,连续30 d。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肝功能指标;②肝功能指标及肿瘤相关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分别以亲和吸附离心柱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再计算AFP中AFP-L3比例;以ELISA法检测α-enolase、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上述检测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③以免疫磁珠分离法检测CTCs:采集患者5 ml肘正中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去上清,免疫磁珠微粒PBS洗涤,加入鼠抗人EPCAM抗体,孵化后再次冲洗,离心,去上清,以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对富集后细胞进行分析,CD45抗体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后于荧光显微镜下经双免疫标记分析富集细胞,CD45阴性细胞即为CTCs。④疗效评价标准:本疗效标准按照RECIST[6]制定。两组患者均行腹部增强CT检查,完全缓解(CR):靶病灶动脉期无增强表现;部分缓解(PR):靶病灶动脉期病灶直径总和减小≥30%;进展(PD):与初始水平相比较靶病灶动脉期直径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稳定(SD):介于PR、PD间。客观缓解(ORR)=CR+PR;控制(DCR)=CR+PR+SD。⑤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BIL、ALT及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外周血TBIL、ALT及γ-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外周血肿瘤相关因子及CTCs比较治疗后,两组外周血AFP-L3、α-enolase、GP73、PIVKA-II水平及CTCs数均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外周血AFP-L3、α-enolase、GP73、PIVKA-II水平及CTCs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外周血肿瘤相关因子及CTCs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ORR率、DCR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论

TACE可阻断病灶血供,致使病灶缺血坏死,杀死肿瘤细胞,是难行手术切除HCC患者的首选疗法,其疗效肯定[7]。阿帕替尼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经与VEGFR-2高度选择性结合,竞争性干预VEGFR-2和VEGF相结合,影响VEGF结合其受体进程中的信号传导,干预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8]。曾广源等[9]将阿帕替尼联合TACE应用于中晚期HCC,1个周期(28 d)后,患者细胞免疫、总有效率及1年、2年生存率显著优于仅行TACE的对照组。尽管TACE、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可使多数患者获益,但仍存在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外周血内存在CTCs及肿瘤相关因子[10]。CTCs为肿瘤脱落后形成的进入外周血的肿瘤细胞,常单个或成簇游离于外周血中。CTCs具有肿瘤细胞的代谢、蛋白质组学及基因突变等全部生物信息,常易导致肿瘤复发及转移[11]。研究发现,VC对HCC具有较高的辅助治疗作用,将其应用于HCC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12]。VC可诱导生成活性氧及H2O2,产生促氧化效应,促进肿瘤细胞ATP耗竭及DNA损伤,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活性氧及H2O2可干预铁代谢,提高肿瘤细胞内不稳定性铁水平,增强Fenton效应,诱导生成大量羟自由基。H2O2还可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导致肿瘤细胞死亡[13]。VC不仅可提高凋亡诱导因子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VC对化疗具有增敏性,可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14];还抑制HCC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使其停滞于G0/G1期而难以进入D期,抑制HCC细胞增殖[15]。同时,VC可促进免疫细胞转化及生成干扰素,激活T细胞,介导生成多种免疫因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16];降低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产生的基因毒性,缓解化疗毒副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无影响[17]。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外周血TBIL、ALT、γ-GT水平及CTCs数目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及ORR率、DCR率高于对照组,说明VC辅治HCC化疗患者可有效清除外周血CTCs,可改善患者肝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肿瘤相关因子为肿瘤产生或其刺激机体产生的生物因子,检测其水平可准确掌握肿瘤生存状况,有助于评价临床疗效[18]。AFP-L3为糖蛋白分子,是AFP的亚型,可在细胞内发生糖链合成及降解,生成铁蛋白。HCC可导致AFP-L3糖链结构变异,促进生成铁蛋白,高水平铁蛋白可导致肝脏损伤,激活HCC基因,促进HCC细胞增殖,导致恶性循环[19]。GP73为细胞急性炎性坏死时产生的一种跨膜蛋白。HCC患者肝细胞内存在着强烈的炎性反应,可导致肝细胞急性炎性坏死,致使GP73大量生成并进入外周血,导致外周血GP73水平升高[20]。α-enolase为糖酵解关键酶,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参与肿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细胞新陈代谢。α-enolase可经影响Notch信号通道诱导HCC发生[21]。PIVKA-II为肿瘤细胞合成凝血酶原前体异常,致使凝血酶原前体水平偏低产生的蛋白质。PIVKA-II诊断HC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22]。本研究治疗后,试验组外周血AFP-L3、α-enolase、GP73、PIVKA-I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VC辅治HCC化疗患者可清除HCC细胞及外周血CTCs,降低肿瘤相关因子水平。此外,本研究中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总之,VC辅治HCC化疗患者可提高疗效,清除外周血CTCs,降低外周血肿瘤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患者肝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阿帕外周血病灶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