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统领,聚焦素养

2021-03-17白清湖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统编教材核心素养

白清湖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便成为当下教学研究的主题。本文以大单元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实现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统编教材

“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的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和主题学习、专题教学以及群文阅读有相似之处——都有核心的话题或议题,但前者更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通过引入真实的生活情境,大单元教学消除了语言作品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隔膜,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使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精神生长的过程。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倡导大主题单元、项目化学习,通过大任务统领单元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核心素养。

本文结合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来谈谈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一、创设情境,聚焦核心任务

大单元教学的起点是核心任务。核心任务的形成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找准切入点,使生成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现实的需求,凸显语文学习的价值。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人文主题是“关爱动物”,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表达情感的方式”。老舍和丰子恺都是语言大师,他们笔下的动物富有趣味,表达方式极具个性色彩。研读单元课文后,我们会发现,本单元教学的指向是“学习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学习课文,体会作家表达情感的方式,最终目的是学习作家的表达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我们用法国小作家蒂皮·德格雷的作品《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作为开启学习的引子。当学生看到蒂皮稳稳地坐在鸵鸟背上与风共舞,高大的野象小心翼翼地跟在蹣跚学步的小蒂皮身后,蒂皮与狮子、豹子等动物和谐共处的图片时,惊讶极了:“太不可思议了!蒂皮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源自孩子真实的认知困扰,是驱动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开始了阅读讨论和深入探究,发现不仅蒂皮可以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敬畏生灵的传统,一个个新问题也如约而至:

“为什么蒂皮能与野生动物和睦相处?”

“如何与动物沟通交流呢?”

“我也想介绍我的动物朋友,如何介绍呢?”

…………

学生的问题串勾画出一段开放性的探索路径。不需要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孩子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读书;也不需要布置“观察动物朋友”的作业,孩子们自己会完成,而且是持续不断地观察;更不需要告诉孩子们要爱护动物,他们在阅读交流的活动中早已形成共识。

前两个问题学生在阅读中会找到答案,第三个问题就是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之旅的原动力,他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三篇不同的文本,在阅读中发现作者表达的秘密,在模仿中学会表达,在交流中完善学习成果,在展示活动中提升自信。这也呼应了大单元教学的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体;教学的重心要从“教课文”向“教做人”转变,既要关照学生当下语文知识的获取,更要关照他们迎接未来挑战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设立目标,明晰学习方向

大单元教学不仅考虑知识的获得,更重视习惯、思维、能力、情感、文化认同等素养的形成。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要考虑什么是人最核心的素养,如何学习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从而让学习过程变成素养形成的过程,让学科知识成为形成素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阅读以下单元主题学习目标框架不难发现,我们在进行大单元主题学习时,一般从两个维度对单元目标进行架构(见表1)。

第一个维度,确定大单元学习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结合大单元主题学习内容逐项构建,类似以前的单元教学目标。

第二个维度,关注核心素养。如在读文识字中,学会倾听、有效批注、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养成积累的习惯等;在阅读活动中,学会思考、倾听、表达交流;在展示成果的活动中,学会合作,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作出中肯的评价,学会反思修订等。

三、分解任务,设计项目活动

从以上内容中不难发现,大任务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而要完成大任务还需要设计一系列的小任务或小型活动,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渐入佳境。在“作家笔下的动物”大单元教学中,笔者主要设计了“阅读发现”“观察表达”“展示评价”三个主题活动。这三个活动是一脉相承的,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学习的完整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见表2)。

活动一:阅读发现

这一学习活动旨在发现作者表达的奥秘,用4个课时来完成。先是精读《猫》。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他将笔触落于生活的细微之处,用口语化的表达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倾注了对猫的喜爱之情。通过阅读课文可发现老舍先生表达情感的方式:一是巧用事例,二是妙用矛盾,三是善用口语,四是正话反说……但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反复研读教材之后,可以发现“说它……吧,的确是啊,可是……”这一句式在文中反复出现,包含着老舍表达情感的奥秘,前后承接着两个方面的事例,既写出了猫矛盾的性格,又体现了口语化的特点。抓住这句话,就找准了语文要素的着力点。以这一特殊句式贯穿全课的教学,从教学带有这一句式的段落,到另外两个段落,再迁移到生活中的说和写,目标集中、内容聚焦,扎实有效地落实了“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一要素。

这是“篇”的教学。大单元教学并不否定单篇文本的教学价值,因为编者将语文要素分解成了若干个训练点,将其以不同的练习形式分布在课后习题之中。但统编教材还注意到了语文要素的前后关联性,将语文要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序地分布在多篇课文中。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该瞻前顾后,厘清前后联系,整体地、连续地设计教学活动。

如学习《母鸡》一文时,不仅要注意前后对比,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还要重视类文对比,与前一篇文章《猫》作比较,发现同一作家描写不同动物时表达方式的异同,将对比这一方式贯穿全课的学习。有了前两篇文章的学习经验,第三篇文章《白鹅》的教学,应聚焦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以读为主,通过品读、想象、比较等方式,读出画面,读出问题,读出见解,读出趣味,在阅读交流中探究不同作家表达情感的方式,为写作作好铺垫。

活动二:观察表达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构思过如何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他们自主寻找机会,多次细致地观察,为习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有了主动的观察,再运用阅读课上获得的不同作家表达情感的奥秘,学生写《我的动物朋友》时一定会得心应手。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结合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学生学习冒号的用法,体会语气词使用的妙处,并结合自己的习作自主修改。

活动三:展示评价

学生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不能束之高阁或置之不理,要努力为其创造展示的机会,或组织竞赛,或组织作品展示会,或结集出版……通过评价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价值,体验被认可的喜悦,并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结合本单元实际,笔者设计了如下交流展示活动。

1.谁最了解你的动物朋友?找机会把自己的作品读给他们听,听听他们的意见,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2.请在小组内展示作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认真修改。选出本组优秀的作品在班上展示。

3.为自己的作品配上照片或图画,编辑成册,供大家阅读学习。

4.你有哪些收获或心得?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你希望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些知识?

5.你想养小动物吗?为什么?它有什么习性?你打算如何说服父母?你打算如何照顾它?

管建刚老师认为,学生对习作没有兴趣,是因为没有体会到习作的价值,要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就应树立读者意识。没有读者,就构不成交流,就算不上一次完整的习作。活动1鼓励学生把作品读给熟悉自己动物朋友的人,感受分享的喜悦,并获得首位读者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贴近实际,最为真实。活动2引导学生逐级展示,在层层筛选中追求更高的目标,在交流互动中完善作品。活动3结集成册,形成最终的成果,供班内同学阅读,同时方便了班级之间的交流。活动4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并将视野由课内转向课外,掌握搜集资料的工具。活动5将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玩,在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和爱护小动物的欲望,在实际情境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交流展示的过程就是真实的评价过程。这样的评价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学生深度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能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修改学习成果;二是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以下是作品评价表:

“书写工整,文从字顺”是常规评价指标;“外形习性”是本次作品评价的重点,要求做到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分条介绍,翔实具体;“情感真实,感染读者”这一指标旨在凸显作品的价值导向,让孩子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做到心中有读者,树立交流意识。自评、小组评、亲友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总之,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立足人的全面发展,以大单元撬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学习生态,让学习过程成为思维、情感、能力等素养发展的过程,切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其全面发展。

3016500589277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统编教材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