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 辐射生活

2021-03-03汪毅

求知导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摘 要:在“课程思政”的宏观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也要紧跟新时代教育发展潮流,突出及强化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时政资源本身同社会大众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紧扣社会热点与时代潮流,可以很好地满足高中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思政知识。文章立足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对时政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以助力高中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1-0076-03

作者简介:汪毅(1979.11—),男,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高级教师,硕士,曾获扬州市优质课一等奖。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成为当下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就是结合课程教学的需求,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深入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开发更适合本校课程教学的专门课程资源。其中,时政资源本身兼具趣味性、时效性与知识性等基本特征,与高中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风尚,如果运用得当,则可以成为政治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助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基于生本课堂积极挖掘并利用贴近高中生现实生活的时政资源,以此助力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时政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一)时政资源的概念

“时政资源”是一类关于“时事政治”的资源。从课程教学视角来讲,时政资源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课程资源范畴,同新闻资源之间有非常强的相似性,即主要是指最近社会上发生的各种新事情。本文中所涉及的时政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具备层次性和教育性特征的新闻素材资源。该类时政资源本质上需要任课教师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然后将其运用到课堂讲授环节。经过政治教师整理的新闻素材资源更贴近教材当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科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从范围视角来讲,时政资源涵盖了国内外在法治、文化、经济、政治及社会等众多方面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热点事件。

(二)时政资源的特征

对时政资源而言,其本身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发展性与时效性几大基本特征。知识性主要体现在时政资源涉及众多领域及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路线之间联系比较紧密[1]。近年来,高考政治的考试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也比较紧密,所以教师基于时政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加丰富的社会知识。趣味性主要是因为时政资源具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数据统计,经典会议和典型人、事、物等,同时,相应的内容呈现具有形象、丰富、生动、高效等特征,所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效性则是指这些资源本身都是近期国内外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时政资源的普遍特征是围绕着社会关注的热点或焦点问题,因此,教师在政治课堂上引入时政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关注社会、融合社会、思考社会问题。发展性主要体现在时政资源本身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及自然界发展而持续变化的。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使得新闻信息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相应地,时政资源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使得政治课堂中时政资源的发展性特征格外突出。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资源的运用目标

(一)实现政治课堂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是指导政治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依据,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教学反思环节,教师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对相应的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力求更好地实现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政治课本身强调“理论+实践”,所以教师要将知识和现实生活当中的热点有效结合,指导高中生密切关注热点新闻事件,将生活化的社会热点作为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将时政新闻热点内容融入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来助力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首先,基于时政资源可以更好地完成知识目标。将时政案例融入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高中生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情形,加强其生活体验同课程学习的紧密联系。其次,基于时政资源可以更好地完成能力目标。时政资源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知识,高中生在思考时政内容时,可以将政治课中各种已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联系与应用,培养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锻炼理解、归纳、总结等核心能力。最后,基于时政资源可以更好地完成情感态度目标。情感态度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资源可以丰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避免教學内容过于枯燥,能使学生在情感、心理与意识层面更加积极地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丰富政治教学内容

时政资源相较于现阶段的政治教材,时效性更强,所以有利于丰富当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有效地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时政资源,可使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新科技、新社会实践、新文化艺术等众多领域的知识,确保整体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全面性。教师必须借助时政资源的引入来帮助学生了解全新的时政知识,从而完善现有的政治教材理论内容,有效解决现有政治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

(三)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融入时政资源,可以增强政治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知识的核心之一,也是学生主动获取政治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时政资源本身具有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所以与以往固有教材的内容相比,有诸多优势。时政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容易拉近学生与政治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如果直接以政治理论的形式呈现知识点,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政治教师有效利用时政资源,可以丰富政治课堂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环节以小组讨论的模式学习知识,这样课堂教学氛围比较轻松,也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及必然要求。因此,在政治课堂上,教师也要立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丰富,涵盖了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有计划地挖掘现有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创新拓展相关的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时政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助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学生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信息的冲击。高中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如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融合一些时政资源并配以恰当的引导手段,那么就可以在锻炼学生信息收集及辨识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时事新闻或社会热点事件来指导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积极思考和点评,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意识,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对外开放”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时事新闻,如“欧洲议会坚决反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等,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摩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内在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意识。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巧用时政资源,高效导入新知

课前导入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部分政治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环节,直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教学内容,浪费了一个宝贵的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奠定良好课堂教学基调的机会[2]。实际上,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课前导入方案,力求使学生在上课时尽快进入听课状态,避免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听课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如果可以更加高效地导入新知,那么就能在对整个课题的知识背景进行讲述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课题内容形成深刻认知,为新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有效联系生动性、趣味性、时效性等特征比较突出的时政资源,借助这些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新鲜内容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调。

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新时政资源的使用方式。教师可以巧妙选择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进行仔细的思考,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为了使学生了解“建设与经济发展二者的水平要相适应”这一观点,可以在导入相关时政资源的过程中选择“两会关注热点”这一与学生联系紧密的话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及交流來为学生介绍相关的课程知识,助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时政新闻的视频资料。影像资源的真实性和直观性更强,所以对学生的视觉能产生更强的冲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部分政治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财政与财政作用”的政治知识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底特律政府破产”这一视频资料,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及感受底特律本身从“汽车之都”沦落成“悲惨之城”的变化过程,然后提出“底特律最终走向破产的原因是什么?”“财政问题给当地民众带来了何种影响?”“通过案例你有哪些启示?”等思考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巧用时政资源,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政治课会涉及一些抽象、繁杂的知识点或问题。一般来说,这些知识点或问题高中生通过自主思考往往无法理解或解决。针对这部分政治教学难点,教师如果采取单纯的讲授式方法,则不利于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如果可以在讲授这些教学难点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入一些贴近高中生日常生活实际的时政资源,则可以增强这些知识的趣味性,并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知识。

例如,在教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政治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青岛天价虾”这一社会热点事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这些难点知识。教师在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具体的“天价虾”事件后,可以组织全体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如果你碰到这种事件,你会选择怎么做?请你们设计一个自己的维权方案”。本堂课教学的难点是“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本身就同高中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有紧密的联系。如果生活中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需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师指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制作维权方案,引导他们对相应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巧用时政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合理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等一些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方法等,将政治课程知识融入现实生活,围绕社会生活问题来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组织,确保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贯彻落实。而教师通过有效运用时政资源,可以给课程的讲授提供一个良好载体,这对学生政治综合素养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例如,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时政资源时,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一例到底式”、情境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强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例如,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合理选择和融入一些时政资源,保证情境教学法的顺利推进。如针对“国际关系中合与争”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联系当下“中美贸易对抗”这一热点事件,以此为课堂教学切入点来指导学生对中美关系进行深入剖析,配合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中既有合作又有对抗这一关系的实质,提高他们学习的实效性。

结 语

总之,时政资源是助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实现政治教学目标,丰富政治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任课教师在融入时政资源时,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目标来高效导入新知,突破课堂教学难点,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正坤.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时政资源的运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1):195-196.

[2]刘晓迪.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