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2021-03-03刘雯

求知导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导学、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活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后复习等,从而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1-0014-03

作者简介:刘雯(1981.8—),女,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荣获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称号。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了便利,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探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信息技术的快速發展促进了教学手段的革新,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助力。高中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将高中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采取板书和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教授知识。这种模式对应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枯燥,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达不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无法进行主动的探究和思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严重限制,思维逐渐僵化,慢慢失去了创新能力,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缓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将几何画板、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引入课堂,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内容

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围绕教材和高考大纲进行教学,因此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和其使用方法,却不了解这些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原理,也不能很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多媒体等工具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2]。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展示,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对学习数学知识感到畏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的奥妙。

二、高中数学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课件准备不足

由于教师的经历不同,他们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尽相同,因此,工作能力也有所差异。对于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而言,教学课件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而一些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教学课件的制作,或者制作出的教学课件无法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课件准备工作,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让课件质量的提升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掌握不熟练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项新的科技,一些年轻教师可能应用起来较为顺手,但对于一些年纪较大或者接触信息技术不多的教师而言,在数学课堂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就导致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阻碍。此外,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或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学校还没有完全覆盖信息化教室,使教师无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影响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导学

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课前导学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前导学,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前导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口头讲述相关内容或者发放阅读材料,这种方式较为枯燥无趣,很难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也无法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课前导学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将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视频,用各种动态形象串联起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视频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准备,从而顺利进行新知识的讲解。一般情况下,课前导学的教学视频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明确重点知识,并掌握难点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二,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设计的练习题,以便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3]。

例如,在教学“集合”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将集合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实际应用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罗列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攻克重点和难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完成导学案的设计后,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将导学内容与学生分享,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利用导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之一是教师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突出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进的模拟功能和动画演示,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找准学习的目标[4]。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正弦曲线”的相关内容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能够掌握正弦曲线的绘制方法和基本原理;第二,学生能够利用“五点法”绘制函数简图;第三,学生能够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区间[0,2π]内函数y=sinx的简易图像,并根据正弦曲线的基本性质推理出y=sinx的完整图像。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来展示y=sinx的图像,通过不同x的取值计算y的值并在坐标轴上表现出来,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将不同的点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正弦曲线图像,标注出图像中特殊点的取值,由此使函数图像的绘制一目了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绘制方法,还加深了对函数图像的认识,领悟了三角函数的基本特征[5]。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大多较为抽象,不少学生认为其枯燥难懂,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很少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用具象化的动画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使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教师可通过视频、音乐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产生数学学习热情,主动探究知识[6]。

例如,在教学“集合”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水果图片,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变得富有生活气息。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水果有什么特点?”在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中,学生踴跃地讨论、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每种水果都不一样,有明显的互异性特征;第二,这些水果的排列没有先后之分,具有无序性的特点;第三,这些水果是确实存在的,具有确定性的特征。通过具体的事物,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由特殊总结出一般规律,将抽象的“集合”概念更好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集合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瓶颈,更熟练地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将重难点知识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将重难点知识具象化,由此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基本的图形认知。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实时讲解动画展示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重难点知识的内化,更好地完成重难点知识教学。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相关内容时,轴动区间定(或轴定区间动)求最值问题是“二次函数”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向学生展示二次函数的求最值过程。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观察到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从而更好地掌握求解方法,进一步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这样一来,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活力

受应试教育和高考压力的影响,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相对沉闷,学生埋头苦学,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对此,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工具,如多媒体设备、几何画板等,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让学生进行互评,通过思维碰撞找到最优的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绘制三角函数图像,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学生的绘制过程和最终作品,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作品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他人绘制的图像和自己绘制的图像进行对比,讨论三角函数的绘制方法,总结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这样一来,学习不再枯燥无趣,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人的作品,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不足,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质量。

(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后复习

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需要教师注重课后复习,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还能够帮助教师评估教学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后复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习题库,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由易到难分为不同的组别,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进行课后复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复习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基础性问题,让学生掌握基础概念和公式;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应用类问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应用方法,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综合型问题,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问题,在完成复习作业后可以直接在线提交,由系统自动进行批改并给出答案,帮助学生进行自查自纠。教师也可以在系统中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结 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亚玲.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0):18-19.

[2]黄水连.刍议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21(27):55-56.

[3]吴鹏.践行信息技术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求知导刊,2021(38):49-50.

[4]杨树林.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知识文库,2021(15):160-162.

[5]郭万生,孟金玲.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35):94-95.

[6]林荧荧.探析信息技术视角下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34):4-5.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