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不破文 言意方得兼

2021-03-03秦蕊

求知导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随文识字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随文识字是当下流行且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法。它主张把生字的学习贯穿到课文的学习中,在课文的语境中理解、记忆和运用生字,识字课堂基本形成“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框架模式。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时常陷入重识字、轻阅读的境地,困扰也随之而来:随文识字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学生文本意识被削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所要识的字,为随文构筑基础;关注情境创设,连动随文之境;同时还需加入整体感知环节,随文脉络才会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随文不破文,言意方得兼。

关键词:随文识字;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1-0061-03

作者简介:秦蕊(1987.1—),女,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一级教师,研究生,2019年获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一等奖。

引 言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学段教学的重点,随文识字则是其中重要的方法。随文识字,顾名思义,它主张把生字的学习贯穿到课文的学习中。但是,随文识字,兼具“读文”与“识字”的双重任务,即文题所说的言、意之功能。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片面追求识字方法的创新,则会破坏课文的整体感,最终导致“二者不可得兼”的尴尬之境。那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实现识字教学又不破坏阅读的整体感,实现二者的完美共生呢?

一、有的放矢,构筑随文之基

随文识字虽是随文,但是它并非要求课后所有的生字都要随文出示[1]。现今,部编版教材识字量大,以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来说,平均每课有10个左右的生字需要识记,一年级(下册)每课有13个左右生字需要识记。试想如果每个生字都随文识,着力一样,很显然会打乱阅读的线索,造成课文的串讲。这并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那随文识字需要识哪些字呢?

(一)关照学生,以生为本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作为识字教学的首要目标,也在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特别是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以学生为根本”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应有的理念。因此,随文识字应首先从学生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建构基于学生的识字教学立场[2]。因此,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识字量,在学生识字难点上下功夫。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口耳目》时,书中有一幅插图,图上有“口、耳、目、手、足”五个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平均用力,让学生对每个字都通过字形、联系动作来识记,导致教学进度十分拖沓。其实,这五个字中“口、手、目”字的字形、发音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很容易识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纠缠。反观“足”这个字,虽与“脚”的意思相同,但是读音截然不同,字形方面也相对烦琐,教师却没有多花一些时间教学。因此,在最后的学习反馈中,学生并没有准确地识记“足”。

当然这是识字课,与阅读课的要求大不相同,但是也给了笔者一个启示:当下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识字量,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识字积累,随文识字要在学生的识字难点上下功夫。这样的识字才不会冗长、繁杂,也能为阅读赢得更多时间。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时,笔者就做了一些取舍,选择了部分生字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在随文识字中,当笔者带领学生读到“细长的葫芦藤时”重点学习了“藤”,因为它的笔画较复杂,笔者在教学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识记,能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使其进一步了解葫芦藤的特点;还重点学习了“谢”字,因为它在生活中大多表示“谢谢”的意思,学生一般使用较多,而在课文中它表示“凋谢”,是学生学习的盲点。

(二)尊重汉字,以字育人

汉字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承载着中国伦理道德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3]。在随文识字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极具代表性的生字,借由这些汉字的学习,让儿童走进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世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实现以字育人。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中,“德”是本课要识记的字之一,“德”字比较复杂,同时内含中国传统道德情感,教师自然要将其作为识字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德”字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自行观察,对“德”有一个初步印象。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字形,“德”字本义:左边表明道路,右边表示用眼睛直视前方(如图1),字义引申为人按照正直道德标准去想、去做,这就是“德”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有效结合朱德同志做的事情,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德”的内涵。

在教学《画杨桃》这篇课文时,笔者把“诲”作为识字的重点。笔者先带领学生根据字理识字,出示字形(如图2),引导学生观察“诲”这个字,表示人在旁边耐心倾听他人说话,使其明白事理。笔者从字形生发出“诲人不倦”的释义,向学生描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美好形象。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师要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让学生熟知这些道理。

但是在低学段的识字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教学,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授“碧”字时就是简单地让学生识记:“王姑娘,穿白衣,坐著大石头。”这样的识记方法无疑是简单粗暴、毫无美感、毫无文化意蕴的。学生记“形”而不明“义”。这位教师用儿歌帮助学生识记,但是这与“碧”的意思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学生记住了口诀也不会想到“碧”中的“王姑娘”其实是一块美玉,体会不到中国文字的美。

因此,对于重点字词,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将其作为识字重点。

二、情境创设,连动随文之境

“随文识字”奉行“语境是水,字词是鱼”的理念,将字词融进适宜的情境中,不但可以让汉字显现出活力和美感,而且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如果教师情境创设得当,便能够削弱随文识字的零碎感,凸显随文识字的整体感[4]。

(一)大情境,字在文中游

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会创设邮递员送信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贴一贴的游戏方式来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5]。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享受学习的快乐,能在无形中提高学习效率,也给随文识字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

一位新教师在教学《比尾巴》时,就是把整节课创设成一个大情境—森林王国动物们的比尾巴大赛,里面又分成几个情境。如在第一个情境:宣读参赛动物名牌,教师用游戏“猜尾巴”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识记“尾巴”这两个生字。接着,借助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森林王国的动物们在进行比尾巴大赛。“这次比赛,有哪些动物参加呢?”学生可以找出文本中的参赛动物,教师用板贴贴出相应的动物头像。这是一篇韵文,虽然随文识字量很大,但是这样大情境的创设确保了识字的整体感。

(二)微情境,字在句中游

微情境,与大情境相对,是在相对聚合的情境里,相对集中地随文识字。《雪孩子》这篇课文较长,有15个生字需要识记。同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默读,还要学习默读的方法。为了不破坏课文的整体感,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处理。

指读第四小节时,笔者询问:什么是柴呢?你们瞧,老师也带来了一根(展示实物“柴”)。你摸摸。柴就是烧火用的草木,所以柴字的下方是个“木”(识记柴字)。许多柴堆在一起就是(引读)“柴堆”。

笔者继续引导:柴点上火就烧起来了。所以“烧”是火字旁(识记“烧”字)。火是点起来了,就是太小了,怎么办?需要加柴,加点柴,就是“添”(识记“添”字),指名读“添把柴”。添了柴,把火烧旺(出示短语:烧得旺旺的,指导学习“旺”)。

笔者询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旺”这个字呀?(相机出示:旺仔牛奶、旺旺大礼包)“旺”在文中指的是火烧得大。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再往火堆里添把柴,火就越烧越旺。(最后出示两句)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这样的处理将一系列词语融进一个微情境中,完成了识字教学,通过识字又将几个段落连接了起来。

随文识字不是随文教字,教师要认识到,识字的根本目的是阅读。在识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只有大小情境创设得当,环环相扣,才能实现字在书中、在段落中、在句中,在学生的心中畅游。

三、整体感知,凸显随文之脉

随文识字是现阶段受到大家推崇的一种方法,但部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果稍微处理不当,就会破坏课堂的整体性,影响学生对情感的体会。

一位新教师在教学《葡萄沟》时,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葡萄沟》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要认识的字也非常多,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在上这节课时,教师遇到了很多问题:一是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二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字源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识字的方式,的确认识了很多汉字,上课也很活跃,参与度很高,但教师讲完整篇课文后询问学生课文说了什么,很少有学生可以答出来。当然不仅仅是《葡萄沟》这篇课文。只要遇到较长、较难的课文,为了朗读一句话,教师就把里面的生字抽出来教,常常出现课上完了,学生学了很多字,但对课文内容缺乏整体的感知和理解。

在笔者看来,教师必须明确,随文识字,即阅读课上的识字也是为读懂这篇课文服务的。

(一)全文閱读,形成整体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量少,认知能力有限,这制约了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即使现在被编排入册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颇具童趣,但学生还不能将抽象概念直接转换为直观形象。因此,在低学段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适当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教师范读的质量。全文的学习朗读,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提供了很大帮助。

教师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时,可以提炼关键字词,在提炼的同时将其与生字学习有效结合。笔者曾观察过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都喜欢问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低年级学生或是结结巴巴答不出来,或是照本宣科盲目读课文,抑或是东拼西凑地说出一些内容。其实,这是刻意拔高了对他们的阅读要求,不是随文识字需要的整体感。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文时,在学生朗读完课文后,笔者借助课文中生动的插图或绘本图片,和学生一起找到文章的线索:口渴—找水—喝水,接着带领学生顺藤摸瓜,理清文章顺序,感知课文内容,这样整体感就出来了。这样的方法还适用于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曹冲称象》和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等文章的教学。

(二)总结回顾,提升整体感

除去开头时的整体感知,教师在随文识字结束后,要结合本课生字教学再次带领学生进行整体感知。

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所写的树木名称及其特点,用词语式板书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识记。最后总结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板书说一说,或是尝试独立说一说大致内容。在教学《妈妈睡了》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课文后,让学生回顾课文,看着板书说一说。这样的环节能让学生对中心句有朦胧的意识,同时加深学生对文章脉络的把握。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课文的最后,将随文的生字置于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再读一读、说一说。

结 语

识字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言”,更要关注“意”,科学合理地选择需要识的字,为随文构筑基础;关注情境创设,连动随文之境,同时还需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这样,随文脉络才会清晰,言意兼得,迈入语文教学的理想之境。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贵元.汉字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建龙.语文教学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翟莉,陈树民.统编教材随文识字教学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8(34):91.

[5]史春妍.在汉字思维观照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7(27):4-7.

猜你喜欢

随文识字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三部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