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听说读写综合教学

2021-03-03高翔

求知导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

摘 要: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听说读写综合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文章从初中英语听说读写教学的实际出发,基于牛津译林版教材的教学实例,在确定单元主题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设计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去深化其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英语;单元主题意义;听说读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1-0040-03

作者简介:高翔(1989.7—),女,玄武外国语学校,硕士研究生,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英语备课组长,曾获“一师一优课”南京市一等奖、南京市玄武区优质课一等奖、2019年江苏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2021年南京中考阅卷一等奖。

引 言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听说读写的整合教学至关重要,它们相辅相成且密不可分。当前,初中英语综合技能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将听说读写的活动独立开来,片面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而忽视了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挖掘和探究,从而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同时难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基于单元主题意义,上好初中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课,成了教师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对听说读写综合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的每单元中都设置了Integrated skills教学,旨在以单元主题的语言学习为基础,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以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6 Birdwatching中Integrated skills的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在单元主题意义探究基础上开展初中英语听说读写教学。

一、把握好單元主题主线,设计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容易只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忽略单元语篇的主题意义,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对单元语篇的学习出现碎片化和片面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重点理解并且透彻理解教材每单元的设计中所包含的主题主线。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按照不同的单元主题分别设计了不同板块,教师要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活动,使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围绕主题,并且做到层层递进和相互关联。教师只有设计出有条理、有逻辑的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同时,课堂设计的实践活动需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片段1】笔者先组织学生复习之前课堂上所学的鸟类词汇:What kind of bird have we learnt in this unit?从展示丹顶鹤的图片入手,让学生描述该动物的外貌,并提出问题:“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red-crowned crane?”学生根据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流利回答出丹顶鹤的外貌:“It is tall. And it has long legs and long thin neck.”为后面引出本文丹顶鹤每年飞到盐城过冬的话题做好了铺垫。接下来,笔者向学生展示英文纪录片——丹顶鹤每年要飞到南方过冬。在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文本内容进行教学前,笔者利用地图动态地展示出丹顶鹤从扎龙飞往盐城过冬的路线,引出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文本内容Facts about Yancheng Nature Reserve,继而顺利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本节课如果只是机械地把盐城自然保护区作为听力文本去处理,必定会让教学内容显得突兀,更重要的是缺乏了相关的主题意义,不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笔者紧扣单元主线,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的鸟类词汇,之后从丹顶鹤入手展开教学。由于本单元的阅读课上,学生已经了解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文本内容,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通过丹顶鹤会从扎龙自然保护区飞到盐城自然保护区过冬这一线索引出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文本内容,为后面学生重点学习盐城自然保护区做好铺垫。同时,笔者利用动态的路线图展示丹顶鹤从扎龙飞往盐城过冬的路线,将学生在本单元前几课所学习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与盐城自然保护区相联系,由此及彼,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也加深了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体会和理解。

二、创设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

学习者如果对有关话题或题目表现出深厚的兴趣,就更容易产生使用新语言的欲望。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些教学情境需要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3]。

【教学片段2】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听的方式获取盐城自然保护区的基本信息,并且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并回顾、复习文本信息和内容,并为学生设计一个英文采访的课堂活动,要求学生扮演盐城自然保护区发言人这一角色,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如“Where is Yancheng Nature Reserve? How large is it? How many Red-crowned cranes fly to this Reserve? When do people celebrate World Wetlands Day?”。学生在课堂上就以上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

设计意图:在获取了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信息后,笔者旨在帮助学生开展内化与运用英语知识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贴近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進行课堂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笔者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且富有趣味性的采访活动:盐城自然保护区聘请大家成为它的发言人,发言人需要回答教师作为“记者”的相关提问。教师的问题都是基于学生前面所学的内容。学生在接受了“发言人”的任务后,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他们由之前的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输出信息。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计让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更积极地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有效的内化和迁移,并进一步增强参与课堂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片段3】笔者让学生通过听Daniel和Sandy的对话的方式去获取他们去观鸟所带的物品,并且让学生通过问答的形式说出二人所带的物品,完成从听到说的信息转换。接下来,笔者为学生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去盐城自然保护区观鸟,并组织学生对去盐城自然保护区观鸟需要携带的其他物品展开对话:“Is there anything else we should take when we go birdwatching in Yancheng Nature Reserve? And why?”

A: Hi,...What should we take when we...?

B: You'd better take... They/ It will...

A: OK. What else should we take?

B: You should take...when we...

A: Anything else?

B: ...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总结所听对话中Daniel和Sandy所带物品,学生就缺失了在实际生活中主动思考的机会,课堂教学活动也显得僵化和呆板。所以,笔者将单元主题与学生去盐城自然保护区观鸟的情境联系起来,使观鸟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进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与单元主题意义相联系。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在观鸟的情境中需要准备和携带的物品,并说出原因,这也是他们对所学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本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

三、激发学生思维,探究主题意义

思维是探究主题意义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主题意义探究教学理念的重要特征。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就单元话题表达观点和展开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想象和感悟等方式来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4]。同时,教师在单元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对相关情境进行深度思考,这样也能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片段4】在讨论完观鸟所需携带的物品后,笔者抛出实际问题:“Have you watched cranes before? Do you know how to do birdwatching?” 然后通过英文视频展示和介绍观鸟的基本流程与步骤。之后,笔者向学生提问:“If we do birdwatching, what should we do in birdwatching? And what we should not do in birdwatching?”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和相应的原因,如“We should keep quiet, or we will scare them and they will fly away./We should not throw rubbish away because we need to protect the wetland.”。然后,笔者针对观鸟活动的实际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给出了相应的观鸟建议和指导:“If you have no idea about birdwatching, you can find a bird watching group because professional people will help you./We should dress appropriately because it is helpful when we are in the wild.”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既然是观鸟,学生在了解了鸟类和保护区的相关知识后,笔者并没有就此结束课堂教学,而是为学生设计了更加有深度的问题:“你之前观过鸟吗?你知道如何观鸟吗?”并播放了观鸟的相关英文视频,向学生介绍观鸟的基本流程和步骤,使学生将观鸟活动具体化。同时,笔者又设计了问题:“在观鸟的活动中大家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对观鸟的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想象和思考,得出观鸟的过程中需要以保护鸟类为基础。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学生在了解了观鸟过程的具体步骤后,对观鸟的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可以更进一步思考观鸟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这样的思考过程是积极且灵动的。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假设的思考到对解决可能发生问题的思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学生在“正确观鸟”这一话题的讨论中,能够积极思考和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也就达成了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5】在本节课的最后,笔者设计了宣传盐城自然保护区和观鸟的小组活动。学生在本节课进行听说读的基础上,完成介绍盐城自然保护区和观鸟活动这一写作任务。笔者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小组写作的成果,并且在获得了小组活动的反馈后,结合一张女孩怀抱丹顶鹤的图片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picture? Can you share your feelings with us?”

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图片的内容,在思考讨论之后给出一致的意见:人类需要保护鸟类和爱护动物。比如,他们给出以下回答:“I think the girl is kind because she holds a red-crowned crane in her arms./Everyone should protect birds and other animals./Birds are our friends.”最后,笔者就图片和学生的发言进行了本节课的总结:“Love birds.Love wild animals. Love our common world.”由此引发学生保护鸟类、爱护动物的共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在宣传盐城自然保护区的小组写作活动后,笔者展示的女孩怀抱丹顶鹤的照片,引发了学生对保护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思考,使他们能主动说出人类需要保护鸟类和善待动物的主题意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笔者在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时以单元主题为基础,挖掘语篇的人文价值和教育意义,旨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形成正确的认知。

结 语

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听说读写教学,是要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努力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英语教师要积极开展与单元主题主线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进而深化他们对单元主题意义的体会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2]施嘉平.“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任务型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02):30-35.

[3]张中新.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开展主题意义探究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09):45-49.

[4]祖瑞.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导读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01):43-48.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基于学习记录袋创新评价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M10U1Whatdidyoudo?教学设计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