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

2021-03-03黄惠君

求知导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听说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摘 要:初中英语教师在听说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基于英语听说课程教材、课堂活动及考试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缺失现状,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为例,提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听说教学策略,以坚定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同时营造良好的弘扬中华文化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1-0026-03

作者简介:黄惠君(1994.9—),女,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

引 言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实现“3+2+N”全科覆盖[1]。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期,也是学生树立正确文化观的重要阶段。基于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既要引导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也要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坚定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网络时代,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认识和吸收外国文化,部分自媒体或商家也会选择在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做活动网络宣传,使得部分青少年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关注度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适宜的方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和熟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从而坚定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避免他们盲目崇拜和追求外来文化。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要想成为适应国际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家国情怀的专业人才,不了解本国文化,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是不行的[2]。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使学生掌握并拓展中国传统节日、美食、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英语表达,并能使学生锻炼和提高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接受知识,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在英语听说教学活动中,教师科学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拓展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进而营造良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

二、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英语听说课程教材中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

筆者分析了外研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听说单元(见表1),发现初一到初三共六册教科书中都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听说内容,包括中国文化遗产、艺术与特色技能、传统节日、礼仪与风俗习俗、美食、文学等多个主题。六册教科书中听力部分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分别是10%、8%、16.7%、10%、25%、12.5%,由此可以看出,内容比例随着年级增高而增大;对比同年级段上下册,下册的比例都比上册少,尤其是九年级下册比例突然下降,凸显出内容分布不均的问题。再者,除了八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上册的比例在15%以上,其余的都在15%以下,这说明初中英语听说课程教材大多引用西方文化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则较少涉及。

(二)英语听说课堂活动中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倾向于把重点放在“应试”的语言知识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很多学生虽然牢固掌握了语法知识,但无法用英语进行顺畅的交流,也难以用英语介绍中国丰富的文化。而且,部分英语教师可能受限于所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难以深挖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甚至,很多英语教师认为英语学科不是语文学科,没有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

(三)英语听说考试中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

笔者通过分析2012—2021年广东省英语中考听力试题,统计各年份试题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听说内容(见表2),发现近十年中有六年安排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听力试题,而2015、2016、2017、2019年则没有,体现出历年试题分布不均的问题。从听力试题内容上看,试题并不是直接考查中国传统文化,而是把中国文化渗透于试题中,主题主要是中国美食、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医,凸显出主题狭窄的问题。从所占分值比重上看,除了2018年和2012年的分值比重超过15%,其余年份的分值比重都不超过4%,这反映出历年分值比重差距较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这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听说课中渐渐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Spring Festival Unit 1 Are you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为例,分析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在英语听说课程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针对英语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分布不均和比重较低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英语听说课的主题调整或丰富英语听说教材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听说课为例,这一课讲述的是中国的重大节日—春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及教学需求,参考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你好中国》100集中国传统文化短片,将其改编成适合学生的听说材料,让学生了解春节以外的其他中国传统节日,拓展相关的英语表达。

教师可以根据节日介绍类语篇的篇章脉络和说明文的要素来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节日介绍类语篇主要包含什么要素,引导学生围绕节日的起源、时间、意义、习俗等方面进行讨论,掌握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节日介绍类文本的结构,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介绍另一个传统节日,完成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

(二)在英语听说课堂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听说课堂活动可以分为课前活动、课中活动和课后活动。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课堂活動阶段的特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听说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主题进行两分钟的课前演讲,演讲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围绕话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甚至拓展更多有关中国春节的英语表达,如Spring Festival Gala(春晚)、Spring Festival couplets(春联)、lucky money(压岁钱)等。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英语,因此在英语听说课中设置口语实践环节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锻炼英语表达能力的机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两两组合进行英语对话演练,相互询问传统节日的时间、饮食及活动等;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邀请其扮演英语电台主持人和嘉宾进行访谈,介绍并推广中国传统节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开展辩论活动,如“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哪一个更重要?”,让学生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而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英语戏剧和演讲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设计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活动,如围绕中国春节进行英语演讲比赛,演讲选题可以是最喜爱的春节传统美食、倒“福”的由来和意义、正确使用红包的方法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演出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英语戏剧,如怪兽“年”的故事、端午节的由来、七夕节的由来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课后活动,会有意识地在这些口语交际实践中尝试、体验、纠正、总结,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进而逐步提高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三)在英语听说考试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英语听说考试中适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能使他们在听说训练中逐渐提高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听说课为例,教师可以模仿广东省中考英语听力的四类题型,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编写听力试题。针对中考听力题型“听句子”,教师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所听到的句子选择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图画;针对中考听力题型“听对话”,教师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提取对话内容中的直接细节信息,如节日庆祝的时间、地点等,也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通过对话者的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表达意图和态度;针对中考听力题型“听短文”,教师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根据短文内容推断出所谈论的节日主题,也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提取短文内容中的间接细节信息,如所提及的节日活动数量;针对中考听力题型“听填信息”,教师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听力内容记录简单信息,如传统节日名称、庆祝目的、节日饮食和活动内容等。

这种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听力试题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做题兴趣;另一方面能在学生脑海中撒播中国文化的种子,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感知和了解。在讲评“听句子”的听力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涉及中国元素的图画,如窗花、春联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剪纸和书法之美。教师在评讲听力试题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听力技巧,更要深入挖掘试题隐含的中华优秀文化。

结 语

英语教学不能成为机械应试的语言知识教学,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意识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文化自信中培养家国情怀,主动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参考文献]

[1]刘文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03):51-54.

[2]陶芳铭.初中英语教科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03):47-52.

猜你喜欢

听说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浅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输出驱动假设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