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好“三字经”,锤炼“三种力量”

2021-02-02刘滨

团结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革三字经博爱

以品牌创建为工作抓手,以品牌影响力为工作驱动力。民革潍坊市委会坚持念好“严、新、动”工作三字經,以实打实的工作成效锤炼民革组织的活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各项履职工作实现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工作考核“严”起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2021年10月30日,民革潍坊市委会主委李向云在民革潍坊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五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支部工作“千分制”考核指标,丰富考核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组织自身的“任务达标”和横向的“比学赶超”。

潍坊民革实施的支部工作“千分制”考核开始于2009年,用量化考核的办法,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在当时一经推出就引起强烈反响,2010年《团结报》以《“千分制”激发无穷活力》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潍坊民革基层组织的主委们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在考核办法实施的12个年头里,对几任支部班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时我一看实施细则就急了,再随大流不行了,干得多不多、好不好都摆在明面上了,咱得赶紧行动起来,绝不能落在后面。”时任青州支部主委、现如今的市委委员袁文新回忆起12年前刚接触“千分制”的感受时说。

“千分制”,顾名思义,标准分为1000分,划分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自身建设”“宣传工作”及“祖统与对外联谊”7个板块,按比例赋予相应分值。考核内容既全面统筹,又重点突出,让支部工作方向明确,有的放矢。

“一开始参与‘千分制’的时候,感觉头绪多不知如何下手,好在市委会不仅下发了具体的实施办法,还经常组织经验分享、座谈交流和互学互评活动,让大家能够很快上手。”作为一名全程参与“千分制”考核工作的支部负责人,奎文区五支部主委杨辉泽在回忆起参与过的12年考核经历时感触颇多。

为强化竞争意识,在“千分制”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形势需要,在考核中加入了工作成果展评制度,前几年更是引入了年终述职评议制度,各支部主委在PPT投影的辅助下进行口头述职,市委会领导和其他支部主委都是“评委”,大家依据述职情况进行相互打分评议,干得好不好,大家说了算。

“千分制”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发挥了“任职培训”的功效。作为一位上任不到一年的新成立支部的新主委,崔衍亮对“千分制”的评价是:作为一名“新人”,当在制定支部工作计划时想不起“干什么、怎么干”时,就翻翻考核细则,一条条对应着来,这样就肯定落不下什么。

“千分制”考核也为参与民革示范支部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市委会根据《民革示范支部创建活动指南》,对“千分制”考核指标进行了补充完善,对指标的赋分比例进行了优化调整,使考核工作既跟上了上级的节奏步伐,又体现出了潍坊的地方特色。

有了严格的考核,也就有了满意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市所有支部都达到了达标支部标准,其中寒亭区支部被评为了第一批全国示范支部,另有1个支部正在申报第二批全国示范支部,市委会也被民革山东省委会评为示范支部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市委会主委李向云表示,“千分制”考核工作应该是一个促进基层组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千分制”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指标,也应随着形式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从而更好地调动起全市民革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激励大家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不断把潍坊民革的基层组织建设推上新台阶。

思想宣传“新”起来,提升民革影响力

新媒体对于做好民革思想宣传工作,优化多党合作舆论氛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信公众号作为当前极为普及的一种新媒体形式,具备传播速度快、空间范围广、传播观点多元交互的特点,在更好的服务于思想宣传工作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市委会机关运营的潍坊民革微信公众号开通于2014年12月,是在全国地市级民主党派组织中较早开通的一个。运营7年来,一直坚持民革特色定位,立足民革,宣传民革,社会关注度日益提升,先后推出“一起学民革章程”“主题教育”“民革前辈”“博爱现场”“同心学党史”等系列专栏,关注人数1800多人,年均推送文章300余篇,多次在团结网推出的“团结指数”排名中位列榜首,运营工作得到了多方肯定,在民革全国微信公众号工作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微信公众号推出初期,缺少推送内容是小编最为头疼的事。为解决这个难题,机关同志摆脱传统稿件“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出击约稿,挖掘资源组稿。为尽快丰富公众号内容,机关工作人员对潍坊民革的历史档案进行了全面深入查阅,并多次登门拜访老领导、老党员,挖掘整理了一批讲述潍坊民革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原创文章进行推送,达到了教育和宣传的目的。

万鄂湘主席曾指出:“统一战线的老朋友、新朋友组成了民革公众号的‘朋友圈’。”为让更多的人阅读民革公众号、关注民革公众号,进而融入到民革公众号的朋友圈之中,市委会机关进行了一些摸索尝试。比如组建“民革微信朋友圈”,引导发动广大党员多“动动手指宣传民革”,多推送来自基层的文章,把基层组织和党员们的出彩工作及时宣传报道出来,再通过他们各自的“朋友圈”将民革公众号扩散出去,并最终形成一个关心、关注民革组织的大“朋友圈”。再比如成立“读者俱乐部”,以“读者沙龙”“读者联谊会”等形式不定期聚会,既培养了一批“铁粉儿”,又从中获取了在内容采集、栏目编排、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思路和创意。在“千分制”考核指标修订时,将稿件的报送和采用情况纳入“宣传工作”考核范畴,赋予一定分值,从而为微信公众号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适应新媒体新业态的发展,近两年,市委会机关人员又加班加点,边学边干,陆续开通了抖音号和视频号,使得潍坊民革的新媒体宣传平台更为丰富,辐射群体更为多元,对于民革的思想宣传工作起到了更为直观有效的推动作用。

志愿服务“动”起来,彰显“博爱”号召力

时间回到2020年10月20日,地点定位于昌邑市龙池镇北白塔村,这一天,潍坊民革的博爱志愿者代表,与该村举行了一场“文明共建”结对仪式,根据改村实际制定结对帮扶方案,把义诊、法律维权、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直接送到群众身边。这次活动,就是潍坊民革转变工作思维,将志愿服务主动“送货上门”的一次积极探索。

博爱志愿者所属的博爱志愿服务中心,是市委会于2018年发起成立的公益服务机构,旨在弘扬中山先生“博爱”精神,以民革组织和广大党员为依托,集合热衷志愿服务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中心目前擁有“博爱法律讲堂”“博爱志愿者医疗服务队”和“博爱志愿者社区工作站”三大志愿服务平台,常年开展“牵手困难群众”“无偿献血”和“微公益行动”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并承办市委会交办的其他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在册志愿者百余人,其中核心专业志愿者30余人。

“博爱法律讲堂”是中心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专业志愿服务平台,主要依托民革组织人才优势,联合社会专业力量,在“博爱”精神指引下,为更多的社会群体和基层群众提供专业服务。成立三年来,发挥律师界民革党员的作用,与专业律师事务所合作,先后走进医院、学校、社区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需求定制开展法律知识讲座10多场,提供法律咨询100多人次,参与听众2000多人。

2019年12月,“博爱志愿服务中心鸢飞社区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设立社区工作站是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社区化和常态化的又一次积极尝试,目前已在潍坊城区以及昌邑市设立“工作站”3处,依托工作站开展“定制版”的医疗和法律咨询服务10多次,参与群众500多人次。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拓展工作站服务范畴,发挥民革医疗、法律及教育界专家党员众多的优势,在条件具备的基层社区继续成立工作站,为市民提供更为广泛和专业的志愿服务。

“无偿献血,以‘博爱’之名。”博爱志愿者自组建以来,每年都开展集体无偿献血活动,连续3年获得市献血办颁发的“无偿献血荣誉证书”。2020年受疫情影响临床用血紧张,“博爱志愿者”再次发出无偿献血“召集令”,组织10名志愿者到血站捐献热血2000多毫升,收到了潍坊市献血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感谢状》。

博爱志愿者还积极响应民革组织发起的各项公益活动。牵手基层困难群众,三年来先后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助力农产品销售等活动30多次,捐助款物20多万元。救灾抗灾,在寿光、昌乐等地水灾发生期间,积极筹集生活物资赴现场支援慰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博爱志愿者累计捐助款物12万多元,主动参与各级联防联控30多人次,文艺界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主题艺术创作之中,并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展播,用艺术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

下一步,潍坊民革的志愿服务工作将充分依托民革组织人才荟萃的优势,继续致力于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社区化,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专业性、技术性的公益志愿服务,让博爱志愿者的蓝马甲,成为“风筝都”社区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被越来越多的潍坊市民所熟知。

夯基固坝,才有源头活水;履职尽责,打铁须得自身硬。民革潍坊市委会坚持创建“工作品牌”,用履职尽责的丰硕成果,凝聚起了民革组织团结向上的凝聚力、干事创业的驱动力、践行职责的担当力,与社会各界同心同行,合力谱写时代新篇章。■

(刘滨,民革潍坊市委会办公室主任/责编 张 栋)

猜你喜欢

民革三字经博爱
美国曾对玻利维亚进行“和平演变”
民革涉农参政议政工作的研究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朗朗韵味话经典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
大宇宙中谈博爱(节选)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