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平遥做法和启示

2021-02-02胡宝芳

团结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古城文化遗产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因相对封闭的特殊地形,山西遗存的古代文物,无论是地下还是地面、质量还是数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素有“地上文物看山西”之称。而这其中,又不得不提到平遥。

平遥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一个小县城,距离省会太原市100公里,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辖5镇8乡3个街道211个行政村、16个社区,总人口54万。虽然平遥只是一个县级城市,但该县为中国文物大县。1986年,平遥古城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家文物局网站上平遥古城被称为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县不仅有古城,还有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平遥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075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内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可移动文物共计1041套计2169件。平遥古城文韵沉厚、历史悠久,积淀着璀璨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除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平遥还有国家级非遗4个,省市级非遗50个。“平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法

1.古城保护,法律、法规先行

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一年,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从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出发,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山西省实际制定,自1999年4月1日起施行。2018年9月30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根据该条例颁发20年来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条例》修订版。修订后的条例从古城的规划与保护的预算经费,组织保障,业务发展,传承与利用,监督与管理机制、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出清晰的界定,为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活化利用,提供法律保障。

古城保护条例颁布后,宣传非常及时、到位,在古城内居住、营业的居民商户及相关部门,很快知晓古城保护条例。《条例》还传播到周围村落。《条例》的及时颁布,规范和引导了20多年来平遥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2.小县城,大格局

平遥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在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20多年来,平遥在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常有惊人之举。2001年,平遥古城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利用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创办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古城国际摄影节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摄影界的风向标,成为中国内陆城市挖掘文化资源、实施文化创意、打造文化品牌、繁荣文化发展的成功范例。“十二五”规划期间,平遥提出全面建设晋商文化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制定《建设文化大平遥的行动方案》,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品牌优势,将文化建设渗透到方方面面。“平遥中国年”活动从2006年开始举办,以其浑厚多元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和再现了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山西以节庆活动促进文化繁荣、产业发展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全国春节主题游中的强势品牌。2009年中央文明办将“平遥中国年”纳入“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2015年平遥被选为全球中华春节文化符号推广基地。2018平遥中国年的主题是“世界的平遥·我的家”,小县城的世界眼光由此可见。2019年春节假期7天,平遥古城共接待游客45.39万人次,平遥古城年俗活动多次登上央视新闻频道。连续十多年的平遥中国年为中华文明传承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

浏览历年来平遙国际摄影节及中国年节庆活动,可以发现,“平遥摄影节”“平遥中国年”吸纳、传承着平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展示了独特的平遥特色、晋商韵味和中国北方汉民族传统的文化。繁华热闹的平遥摄影节及中国年活动背后,是厚重的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基因与晋商基因。在中华传统文化与晋商历史文化长期浸润滋养下,一代又一代平遥人,在各方支持下,传承并活化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主动将传统文化遗产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山西平遥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传统,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度、胸襟。2007年12月7日为了纪念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十周年,山西省政府发出通报,授予郑孝燮、罗哲文、阮仪三、郭旃、王景慧、曹昌智、高可等7人“平遥古城申遗功臣”荣誉称号。2017年,平遥县委政府决定将环古城的四条路分别命名为阮仪三街、郑孝燮路、王景慧街和罗哲文路,以铭记在平遥古城申遗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四位功臣。

为了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珍贵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各界一直以开放的姿态,谦卑的态度,积极与外界沟通、交流、学习、合作。2014年由平遥县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和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资助,同济大学编制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原则》并向社会发布,以此指导、规范古城内居民保护、修缮行为,确保平遥古城民居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2013年2月18日,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在山西平遥正式公演,该情境体验剧将平遥古城特有的票号文化、汉民族建筑文化、镖局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符号淋漓尽致地融入剧情。8年来,从单纯的情景体验剧场,已经发展为《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2021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中,《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赫然在列。

2014年《洋眼看中国之平遥古城》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2015年,《洋眼看中国之平遥古城》的姊妹篇——《中国华尔街》再次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该节目以欧美人的视角全程记录平遥票号、镖局、钱庄从创立到鼎盛到衰败的全过程。这一项目,是平遥古城管委会主动与美国ICN国际卫视摄制组合作的成果。

3.非遗保护的活态传承

平遥现有国家级非遗4个,省市级非遗50个。平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科学保护思想指导下,全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有序推进。截止2021年6月,平遥县建设并开放了7个非遗专题展览馆,出版多册非遗专著。非遗传习所不断提档升级,创意理念不断超越提升,使非遗更好的融入时代、融入生活。

平遥推光漆器为我国著名的漆艺品种之一,唐代开元年间已闻名遐迩。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

为传承发展平遥漆器技艺,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山西省、晋中市大力支持下,平遥煤化集团实施平遥推光漆艺文化创意园区文化产业项目,园区内设立漆器文化博物馆,建立推光漆示范基地,形成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研发培训、旅游观光、文化传播、创业孵化、漆树种植、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平遥县近年来还与北京中外珐琅美术馆、北京工美珠宝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分别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以故宫文创研发交流中心为纽带,在非遗创新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及产品走出平遥,走向世界。2021年,太原市话剧团和山西省艺术研究院共同推出话剧《漆艺人生》,将推光漆艺人故事搬上舞台,探讨传统文化守护问题,得到了平遥政府的大力支持。

平遥牛肉是山西省平遥县独具地方风味的肉食产品。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即有平遥牛肉加工技师随行。明清两代,晋商崛起,平遥牛肉随之传遍大江南北。2008年,牛羊肉烹制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平遥牛肉集团建造的“平遥牛肉博物馆”,在平遥北大街正式开馆。该馆重点展示、传播平遥牛肉历史文化、技艺传承等。

推光漆器、平遥牛肉,一直是平遥最著名的两大旅游产品。这两大旅游产品的市场收益,反过来为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形成非遗保护传承良性循环模式。

几点启示

20多年来,平遥在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的做法和成绩都是可喜的,许多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但是,这并不是说它已经尽善尽美。从长远来看,有些问题还需要思考。

1.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需要保持平衡

基于多种原因,平遥并不是每一处文化遗产都得到了同样的关注。有的地方多些,有的地方少些;县城多些,乡村少些;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多些,可移动文物少些;等等。对于这些遗产的关注不同,保护的力度和保护的结果自然不同。如中都乡西胡村柏仙观,该观清代曾为《平遥县志》载著名景观。1965年古柏被烧毁后,寺观香火中断,如今门前冷落鞍马稀,除了县政府树立的一块文物保护石碑外,平日此地基本无人问津。

2.财政实力、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队伍和专业力量要不断加强

文物保护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文保任务重,需要的财政支持也必然重,这对于经济相对富裕的地方来讲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对于一些文保任务重、但財政实力吃紧的地方来讲,文物保护力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如果文物保护人员不足,也将严重影响文物的保护和活化利用、科学发展。

3.科技创新要不断提高

2021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43号),提出要“树牢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理念,改善文物科技创新生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急需技术攻关和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和跨学科合作,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提质增效”。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已启动大数据建设,但是数据库的建设,除了旅游人数等重要数据之外,还需要将文化遗产的细节等重要数据纳入其中,如此,才能实现文物保护的科技保护和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胡宝芳,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教部副主任/责编 刘玉霞)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古城文化遗产
古城西南两座桥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Tough Nut to Crack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