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运用策略分析

2021-01-28郗子萱钱钊

考试周刊 2021年102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运用策略

郗子萱 钱钊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对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期望,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教学体制也无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高效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及时改革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文章通过对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利用游戏化方法来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运用策略

一、 引言

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已经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以兴趣为导向,逐步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了达成这个教育目标,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游戏化教学策略为指导,将游戏教学视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从而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与热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让学生以游戏化信息技术学习为基础,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 游戏化教学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游戏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课程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课程游戏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以游戏为基础,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来。这种方式充分地体现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模式,能够极大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隔阂,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友好,进而能够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被充分调动。教师亲切的教学行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教师教学的内容,从而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

相比于其他科目,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很难有实践信息技术的机会,这就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加上部分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教师的教学过程难以达到预期,无法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将游戏模式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能够通过对学生好奇心的利用,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科目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点较为复杂和琐碎,这就给学生的知识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前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科目是一门辅助性课程,课时较少、课程的间隔时间也较长,学生很难有充足的信息技术练习机会。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使得学生的实践过程受挫。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回忆教师讲授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且对该知识进行实践和运用,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课程学习质量。

(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已经步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问题找度娘”也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人们想要寻找某些资源时,就可以通过百度来进行查询。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为此,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结合游戏内容和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word软件的知识时,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word软件的具体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独立自主学习。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来呈现其自主学习的成果。比如说,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掌握Word中“查找并替换”这一功能,教师就可以在互联网上首先下载一篇文章,然后让学生查找并替换文章中的部分内容,并且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替换。通过这种课堂游戏,教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学校学习只是其终身学习的一部分,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 游戏化教学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策略

(一)课堂导入游戏化,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其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教师课堂氛围的创建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主要是由教师讲授课堂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堂游戏的导入,能够在课程开始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学习。为了达到课堂游戏教学的最佳效果,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将这些重点与难点巧妙地以游戏教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进行课堂游戏设计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契合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其感兴趣的网络游戏、影视明星以及热门的电影和电视剧的话题,最大程度上点燃学生的游戏兴趣和游戏热情。其次,教师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将课堂游戏环节进行简化,缩短游戏时间,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这是由于游戏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长时间的游戏内容会减少教师理论教学的时间,进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此外,如果课程游戏环节过于复杂,学生就很难有兴趣对游戏规则进行理解,游戏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后,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严格控制好课堂秩序。这是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思维和性格较为活泼,教师如果不能把控好课堂氛围,就会使得课堂出现秩序混乱的状况。为此,教师必须及时掌控好课堂教学的方向,做好课堂监督工作,保证信息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课堂练习游戏化,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相比于其他科目的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更加复杂、更加难以理解。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知识涉及许多专业软件的应用。这些软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学生对这些知识较为陌生。除此之外,这些软件的特性是具有连续性,如果操作过程中某一步骤出现错误,那么后续的全部操作过程可能都会出现错误。为此,学生需要利用好计算机设备对这些软件进行反复操作,以此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许多学生对这些软件并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无法高效地掌握这些软件的操作过程。为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通过课堂练习游戏化的方式来带领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实践,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课堂练习中使用的游戲可能比课堂上介绍的游戏更长,游戏链接可能更复杂。在学生玩游戏之前,教师应先向学生详细讲解游戏的环节和规则,然后在正式开始前进行练习,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对游戏的规则有所了解,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取游戏模式。教师如果想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游戏教学,就需要在游戏前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成员之间的默契。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跟随教师的讲课进度,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游戏与竞赛相结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初中生正处在思维和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在是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游戏的设计时,如果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兴趣,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游戏不感兴趣,出现课堂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低的情况。因此,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将课程游戏与课程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强烈的竞争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游戏环节过程中。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会意识到参与课程游戏不仅仅是为了“玩”,更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学习价值。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在游戏当中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课程游戏和课程竞争相结合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点燃学生的胜负欲,有助于不同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紧张感和竞争氛围。这种紧张感和竞争氛围会影响到小组当中的其他同学,让其在潜移默化当中认真听取教师的授课思路和讲课内容,提高学生自身灵活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发挥游戏与竞赛相结合的作用。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分组必须合理。因为有竞争,教师设置的游戏活动不能过于简单。此外,教师应确保每个小组包括学习优异、中等的学生和学困生,并努力使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相等,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平,又能使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其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学过程必须公平、公正。教学公平性是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措施。课程公平性的丧失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降低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效果。最后,教师在开始课堂游戏之前需要带领学生复习比赛所学习的内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计算机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科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游戏化,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素质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是一门辅助性的学科,授课时间较短、课程间隔较长。教师在课程教学时,往往也不会为学生布置有关的课后作业,无法使学生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一些游戏化的课后作业,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游戏化的课后作业需要兼具理论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家庭当中进行主动操作,进而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思维,提高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方法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通过游戏化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此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强化教学措施,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杜迎花.试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5):145-146.

[2]陈良友.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8):72.

[3]童双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19(2):133.

作者简介:郗子萱,钱钊,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