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技术的探讨

2021-01-19王爱煜郑长春侯金升

生物化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辅料制剂胶囊

王爱煜,郑长春,侯金升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 272000)

固体制剂类型比较多样,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在药物制剂中占比较多。固体制剂相比于其他制剂的优势体现在3个方面:(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不会与空气以及药瓶中的成分产生反应;(2)生产成本不高,制作成型之后便于运输,降低药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成本;(3)在服用之后会被人体内溶解、吸收,并且参与血液循环过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固体制剂的生产相比于其他形态的药品制剂工艺具有复杂性,目前我国固体制剂工艺研究总体水平较低,制剂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1 固体制剂的优势

目前,常用的固体制剂主要有散剂、片剂以及胶囊制剂等多样化的类型,大多数患者比较愿意接受固体药剂治疗,具有极好的患者依从性。同时,固体药剂价格较低,携带方便,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患者在外出活动情况下也可以携带服用。

从医学角度上,固体制剂相比于大多数形态的药剂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在实际制作以及存放过程中,外界环境以及药品包装材料不易对制作质量产生影响。在运输过程中,使用工具要求并不高,出现颠簸现象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实际运输时不需要担心药剂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同时降低运输药品的成本。

在药品作用方面,固体药剂在被患者服用之后会被胃部溶解,并通过胃肠道吸收逐渐进入到人体血液中,经血液运输至作用部位发挥疗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其他类型的药物难以做到的。

2 固体制剂制备技术

2.1 胶囊制剂制备技术

胶囊制剂一般分为软胶囊剂、硬质胶囊制剂和肠溶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制备方式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活性成分及辅料包裹在特殊软质胶囊中,以此形成软质胶囊剂。硬质胶囊制剂的制备方式是将一定量的颗粒或者粉末状药物活性成分及辅料放入空心胶囊中,形成硬质胶囊剂。肠溶胶囊剂是软胶囊或者硬胶囊经过特殊材料制作,药剂外壳并不会溶解在胃液中,可以在肠液内溶解,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或将药物活性成分及辅料经特殊的工艺制成肠溶性药物形式装入普通空心胶囊中,普通空心胶囊溶解在胃液中,但内容物并不会溶解在胃液中,而是进入肠液内溶解,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胶囊型制剂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合理控制剂量,同时有效阻隔药物苦涩,患者使用药物具有安全性和便捷性。

2.2 片剂制备技术

片剂药物制剂制作过程主要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进行制粒、混合之后,使用成型设备将其压成片状。片剂通常是口服,主要有普通片、咀嚼片、舌下片、含片、肠溶片以及缓控释片等。制作方式主要有干法压片以及湿法压片:前者可以使用干法制粒压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以及结晶压片法,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在不接触液体的情况下经混合、制粒等工序,保证质量成分相同并具有适宜的流动性,并使用药物压片设备,将其制作成片剂;后者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经混合之后进行湿化处理,干燥后制作成片剂。从功能上看,肠溶片及缓控释片需要使用特殊的辅料,经上述制作方式或者采用更复杂的制剂技术,如功能性包衣、激光打孔、熔融制粒等,使药物进入体内后到达特定部位释放或者缓慢释放,从而达到缓释效果。

2.3 颗粒剂制备技术

颗粒剂需要先处理原料、辅料,而后经混合制成颗粒后,进行包装。颗粒制剂最终形成固体制剂的方式也具有多样性:首先是干法成型,使用这一技术的首要步骤是在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辅料混合均匀后,使用压力设备制作成颗粒形状,使用干式压制方法,制得的颗粒均一性、流动性较差,分装过程中会造成颗粒制剂质量及收率较低;其次是湿法成型,将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辅料混合之后,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制作成软材,使用药物成型设备挤压为颗粒形状,经干燥、整粒后包装,使用这种方式成型率较高;最后是直接成型,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是湿法成型的改进模式,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进行充分预热干燥之后,加入黏合剂或润湿剂直接制作成颗粒,使用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干燥、软材、制作颗粒3个步骤同时进行[1]。

3 固体制剂制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药品选材

药物活性成分及辅料的选择是药物生产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良好的药材和辅料质量可以保证固体制剂满足药物标准。固体制剂类型较多,需要根据制剂类型选择不同的原材料,如一些药物要求在服用后特定时间或特定器官崩解释放活性物质,此时就需要根据具体要求筛选满足要求的原辅料[2]。

3.2 药品包装

在重视环保、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固体药剂制备过程中存在包装材料浪费的情况。固体制剂的外包装主要是铝塑产品和纸制品,在固体药品使用之后,包装废弃且基本无回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3 药品报废

在固体药剂制作流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会出现较多的报废药品。报废的药品需要及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给周边居民以及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但现阶段我国针对报废药品的处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报废药品处理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未经过特殊处理的化学材料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损害[3]。

3.4 药品质量

在药品制作过程中,药品质量符合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保证药品质量符合标准,才能保障药品发挥正常的作用,从而实现消除患者病情的目的。影响药物质量的因素较多,如在药物配比过程中,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比例失调,或者辅料选择不合适,影响药品使用性能,降低药品质量;包装出现破损情况,细菌从破损位置进入到药物中,严重损害药物质量。药品质量如难以获得有效保障,即使制剂工艺再优越也难以解决临床治疗问题。

4 固体药剂制备优化措施

4.1 合理选择参比制剂

固体药剂提高制备工艺技术质量,重视评估产品执行质量标准,分析质量标准项目全面性、合理性以及完善性,在评估时囊括药物性质和质量标准,结合相关研究以及原有的质量标准有效评估,选择规格以及剂型相同的原研药品或对照药物作为参比制剂,实现质量对比。选择参比制剂过程中,在剂型不同情况下可以选择给药方式相同的原研制剂,并进行杂质谱对比。在不能确定原研制剂处方工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物等效性试验,分析产品体内吸收代谢效果是否相同[4]。

4.2 科学进行体外评价

体外评价可以有效模拟药品在体内的溶解释放过程,通过调节溶出转速模拟不同人群的胃肠蠕动以及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模拟不同的胃肠道环境。药品体外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药品药效,但需要建立合适的溶出度或释放度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确认方法的适用性。在体外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生物药剂学分类,严格按照变更指导的相关要求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合理选择样品数量、溶出方法、转速和溶出介质,保证统计数据具有可信性[5]。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在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药品制造工艺上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之后的发展中,应重视高素质以及高质量的药剂专业人员培养,以提高固体制剂制药工艺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辅料制剂胶囊
时光胶囊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时光胶囊
热销面料及辅料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流行辅料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