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窠囊内结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心得

2021-01-05任存霞

环球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枢机胞宫瘀血

任存霞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eystie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以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复杂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疑难病变,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较为难治。中医典籍中对PCOS并没有专门的病名记载,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月经后期”“崩漏”“闭经”“癥瘕”“不孕”等疾病范畴;根据其高雄激素体征,也可按“痤疮” “肥满”进行治疗。“窠囊”是中医学的独特理论,本文基于窠囊理论,从中医学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PCOS。

1 基于“窠囊理论”探讨PCOS的病因病机

1.1 窠囊之理论基础——痰瘀互结

窠囊之说, 最早由宋代许叔微提出:“湿痰、痰饮成癖囊。”《丹溪心法·痰饮》中把许叔微的痰成窠囊之说与瘀血联系,首次明确提出了“痰夹瘀血”的观点:“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 “痰夹血遂成窠囊。痰病久得涩脉,卒难得开,必费调理”。成为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成熟的标志。现代研究者认为,广义窠囊内涵丰富,狭义窠囊以痰瘀为主[1]。痰和瘀,其本质上是津与血的关系,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病理上相互影响,均为阴邪,易同气相求,而痰阻则血瘀,血瘀亦可加重痰阻,“血瘀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常常痰瘀同病。窠囊作为痰瘀盘踞窝藏之地,痰瘀胶结,气血凝滞,脉络受损,病情恶化,形成痼疾。“窠囊”遂成痰瘀互结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现代中医学家普遍把PCOS的病因病机归纳为“痰瘀阻滞胞宫冲任”,认为痰瘀互结为窠囊排卵障碍的重要病机。痰瘀壅滞于胞宫冲任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卵巢呈多囊性改变、久则不孕等症状,而痰瘀阻滞肌肤可表现为多毛、肥胖。而PCOS临床四联症(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的证候表现符合中医“痰”和“瘀”的证候诊断。因此,笔者认为“窠囊阻滞冲任胞宫”是PCOS的中医学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1.2 窠囊之病机关键

产生窠囊的关键环节是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外感、内伤、饮食不节或是失治误治,均可致气之为病,进一步使津液、血液代谢异常形成痰饮、瘀血和痰瘀,痰瘀同病,窠囊既成。《证治汇补》云:“痰挟瘀血,结成窠囊者,宜逐瘀行气。”[2]逐瘀行气是窠囊的基本治法。提示治疗窠囊需调畅气机,行气逐瘀,活血化痰,痰瘀并治。

1.3 窠囊之致病特点

根据朱丹溪的论述,窠囊的产生由轻到重,是一个缓慢、渐进的病理过程。同样,医家在论述窠囊时,往往强调窠囊之病症多样性、顽固性,病程之迁延性、缠绵难愈,疾病之难治性、顽固性。窠囊属于中医学的阴邪、伏邪,可伏于人体内数载,其致病具有多样性、渐进性、难治性,窠囊的这一致病特点与PCOS的临床多样、潜伏期长、病程长、难以治愈相吻合。

2 基于窠囊理论辨证论治PCOS

喻嘉言在《详胡太封翁疝证治法并及运会之理剿寇之事》[3]中写道,窠囊“生长则易,剥落则难,由其外窄中宽,任行驱导涤涌之药,徒伤他脏,此实闭拒而不纳耳”,故治疗时视病情从多方面下手,辨证论治。化痰、祛瘀、理气三法如何合理使用,成为治疗PCOS的关键所在。

2.1 疏肝泻火调枢机以达涤痰畅气之效

肝与妇科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若长期情志不遂易抑郁,而成肝郁病证。若肝郁不除,最易导致妇科病,其经、带、胎、产之病,无不与肝郁有关。如陈修园《妇科要旨·种子》指出不孕、月经不调与情志因素相关:“妇人无子,皆因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郭银华等[4]研究显示,188例PCOS患者的证型分布发现肝郁证频次最高,有60例,占31.91%。肝气易郁,致疏泄藏血功能失常,必影响气血、影响冲任;肝胆内寄相火,气郁易化火,相火妄动而致肝郁化火。“木郁达之”,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唯有肝气畅达,血脉得畅,阴阳气血和调,月经方可按时来潮。因此治疗当以疏肝泻火为原则。

《伤寒论》中提出少阳主枢,疏利气机,通调水道,胆腑疏泄正常,全身阴阳消长平衡,则枢机运转使生物体的气机出入正常,升降自如开阖有度。PCOS的异常病位在于卵巢。卵巢孕育卵子成熟犹如藏,卵子成熟而后排卵犹如泻。如此一藏一泻全赖少阳枢机的调畅。PCOS患者,临床症状常以经行不畅、月经稀发或月经过少、闭经、胸胀、乳胀、腹胀为多见,可见气机不调,少阳失枢,存在于多囊卵巢患者中。痰与瘀正是气机不调的病理产物。大柴胡汤证的病机关键是枢机不运、里热炽盛,方中柴胡、黄芩疏清并行,条畅枢机、清泄郁火;芍药滋阴泄热、缓急止痛;生姜、半夏降逆止呕;积实、大黄利气消痞,通下热结;大枣和中。诸药配合,共奏和解少阳、通下里实之功[5]。有研究认为 PCOS“卵巢募集亢进”当是一种“热”,“不排卵”是一种“滞”,其现象正是机体热滞的表现,大柴胡汤治疗PCOS重在调其枢机,通过大柴胡汤的疏、清、通、利,使机体热滞宣通,推理是通过调其枢机,达到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促其排卵,达到调经种子的目的;调节脏腑、气血、经络功能,从而调节了脂质代谢,改善了血液流变性,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2.2 活血化瘀调气血以奏癥消瘕散之功

PCOS常于青春期发病,表现为月经失调,进入育龄期后以长期无排卵为主要特征,多表现为闭经,甚至不孕症或孕后流产,俱是窠囊阻滞冲任胞宫,瘀血特征明显。血瘀证的诊断依据:临证可见月经衍期、量少,经色黯有血块,小腹胀痛,舌暗有瘀斑、点,脉涩,癥瘕(增大的卵巢)等征象。增厚而坚韧的卵巢包膜成为机械性因素导致排卵障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能较好的扩张血管并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血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病灶周围血氧供应而诱发排卵;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效应[6]等作用。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芍药组成,古籍中治疗窠囊之为病的代表方剂就有桂枝茯苓丸。《成方切用》[7]中说:“桂枝芍药,一阳一阴,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症癖。而不嫌于伤胎血者,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且症之初,必因寒,桂能化气而消本寒。症之成,必挟湿热为窠囊,苓渗湿气。丹清血热。芍药敛肝血而扶脾,使能统血,则养正即所以去邪耳。”本方具有活血通络、缓消瘕块之功[8]。桂枝、茯苓为温化寒湿以竭痰源,配赤芍、丹皮、桃仁等调理阴阳又活血通络消癥。

2.3 重视痰瘀同治,从“实”论治PCOS

叶天士将痰瘀同治法广泛地用于痛证、痹证、郁证、噎膈、积聚、癥瘕以及妇科病证的治疗中。中医学对PCOS病证论述为实证的颇多,认为本病由于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 日久化痰化瘀,痰湿瘀互结,壅塞胞宫、冲任,遂成窠囊。现代中医学者对PCOS的实证论述也颇多,认为肝经郁火、痰湿阻滞、瘀血内停为其主要病机;“痰瘀胞宫”与“卵巢胰岛素抵抗”病理机制一致。笔者结合临床该类患者常见的月经不调、闭经或不孕常伴见形体肥胖、多毛、痤疮,卵巢包膜增厚或卵巢增大,卵巢多个卵泡发育而无主导卵泡形成等病变特征,认为该病属于枢机不利、痰瘀互结、阻滞冲任的实证,故而从实论治。

仲景之方,用药配伍严谨,制方药少而精,主治明确,临床广泛应用、疗效卓著。然而临床上病症、病机纷繁,要使用经方合方,使方证相符、集中优势、兼顾彼此而获佳效。经方合方可以增加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不良反应。临证时,笔者应用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减治疗PCOS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

3 病案举隅

患者,女,21岁,未婚,2018年1月18日初诊。主诉:闭经半年余。月经史:14岁月经初潮,行经周期40~50天,末次月经2017年7月6日,量少,色暗,少量血块,痛经(-),行经6天,否认性生活史。2017年10月9日,于外院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达英-35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故来诊。现症:闭经后体重增加10 kg,面部起痤疮,毛发偏多,心烦易怒,腹胀,大便偏干,手足发凉,查体:舌质暗,体偏胖,苔白腻,脉弦滑。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6 mm,双卵巢多囊样改变。西医:闭经(PCOS);中医诊断:闭经,枢机不利、痰瘀互结;治法:和解枢机,活血化痰,清热调冲;处方:柴胡12 g、黄芩9 g、清半夏12 g、制大黄9 g、白芍18 g、枳实12 g、桂枝12 g、茯苓12 g、桃仁12 g、丹皮12 g、紫草18 g、菟丝子30 g、怀牛膝30 g、葛根30 g、莪术6 g、生姜6 g、大枣5枚,7剂,水煎服,日1剂。

2018年1月26日二诊:月经仍未潮,白带增多,近2日偶有血丝,上方加青皮9 g、韭子9 g,继服10剂。患者服9剂后于2月6日月经来潮三诊,量偏少,行经4天。经期亦温通活血,处方:当归12 g、川芎9 g、赤芍12 g、生蒲黄包煎6 g、炒灵脂9 g、炒干姜6 g、官桂4 g、炒小茴香1 g、益母草15 g、白茯苓10 g,4剂,水煎服,日1剂。四诊、五诊、六诊:中药守首诊方,经期服三诊方,月经分别于3月16日、4月21日、5月29日、7月1日来潮。

按 患者素多落落寡欢,心烦抑郁而易怒,属于枢机不利、痰瘀互结、阻滞冲任的实证,故而从实论治,应用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减治疗,疗效较满意。

猜你喜欢

枢机胞宫瘀血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五谈肝与咳、喘、哮
——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清代医家傅青主治不孕十法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暖宫才是最好的美容方
拍打臀部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