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寒饮论治慢性咳嗽

2021-01-05杨凯史利卿季坤王梁敏马建岭王丽云李扭扭宋欢王颖王亚杰罗敬月

环球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风邪阳虚肺气

杨凯 史利卿 季坤 王梁敏 马建岭 王丽云 李扭扭 宋欢 王颖 王亚杰 罗敬月

慢性咳嗽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在中国呼吸专科门诊中约占1/3以上[1],因其病因复杂,误诊误治率高,成为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版)首次增加了中医药治疗咳嗽的内容,表明了中医药在治疗咳嗽方面的优势和地位。慢性咳嗽多具有内外合邪、脏腑相关的特点,其病因病机多为外邪所伤、脏腑虚损、失治误治等而致祛邪不尽,留伏于内,成为伏邪,复因外邪引动,内外合邪,肺气上逆,咳嗽反复,迁延不愈[2],其主要证候为风邪伏肺、湿热郁肺、寒饮伏肺、肺脾阳虚等[3]。慢性咳嗽寒饮伏肺证因其具有独立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因此可将此类证型的咳嗽命名为寒饮咳嗽。现代人惯用空调、恣食寒凉的生活方式及寒凉药物滥用等因素,导致寒饮咳嗽已呈上升趋势,约占慢性咳嗽10.76%[4]。目前,对寒饮咳嗽的认识尚显不足,缺乏系统性研究,常影响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将对寒饮咳嗽的命名、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及治法方药的认识总结如下,以期为慢性咳嗽的辨治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

1 寒饮咳嗽的文献溯源及其名称的规范

寒饮伏肺证是慢性咳嗽常见证候之一,病因病机为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脾阳虚,寒饮内伏,复因形寒饮冷,内外合邪,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嗽,以遇冷易咳、得温则缓为特点,兼见咯清稀泡沫痰,形寒背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滑等表现。寒饮伏肺证所致的咳嗽目前尚无统一名称,部分医家将其称为“寒饮蕴肺”“寒饮停肺”“寒饮射肺”“寒饮伏肺”“肺寒饮停”“水寒射肺”等。根据病因、病位命名的原则,结合寒饮伏肺证具有寒饮留伏,复感寒邪,内外合邪、感寒而发的发病特点,且临床治以宣肺散寒、温阳化饮可取得较好疗效,因此可将此类证型的咳嗽命名为“寒饮咳嗽”。有关“寒饮咳嗽”的认识早有记载。《素问·咳论篇》云:“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隋·巢元方于《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侯》[5]74-75中具体提出寒咳之名并详细阐述其病机,其言:“咳嗽者,肺感于寒,微者则成咳嗽也”,“又有十种咳,一曰风咳……二曰寒咳,饮冷食,寒入注胃,从肺脉上气,内外咳,因之而咳是也”。近年来有关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治疗寒饮咳嗽的相关验案亦屡有报道[6-7],但对其病名、病因病机等的系统论述尚不详尽,因此规范“寒饮咳嗽”病名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2 寒饮咳嗽的病因认识

寒邪是引起寒饮咳嗽的主要病因。寒冷气候、地理环境、冒雨涉水、汗出当风、惯用空调、恣食寒凉或服用寒凉药物等寒从外感;久病阳虚,或素体阳虚,或思虑过度等耗伤阳气,阳气受损,阳不制阴,则阴寒内盛。若寒邪失治误治,祛邪不尽,内伏于肺而为寒饮伏邪。寒邪致病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伤阳,主要表现为外寒侵袭肌表而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流清涕、恶风、汗出等肺卫表证;或寒邪直中脏腑,寒伤肺阳,肺气郁闭,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可见咳嗽咯痰、胸闷喘息等;寒伤中阳,中阳受损,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便溏等。其二,寒性凝滞。若寒邪伤人,肺脾肾阳虚,温煦推动功能减弱,气血津液运行不利,经脉闭阻不通,形成气滞、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其三,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常外束肌表,则皮肤、腠理收缩,使卫阳之气不得透达于外。如《素问·举痛论篇》云:“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难经·四十九难》云:“形寒饮冷则伤肺。”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风寒之邪,从口鼻而入,或侵袭肌表,皮毛受邪,内合于肺,影响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等功能,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可见咳嗽、喘息等。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四》[5]219言:“嗽者,由风寒伤于肺也。肺主气,候皮毛,而俞在于背。小儿解脱,风寒伤皮毛,故因从肺俞入伤肺,肺感微寒,即嗽也。”此外,肺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饮食不节,恣食寒凉,或服用寒凉药物,脾胃受寒,母病及子,寒饮循肺脉上干于肺。肺失宣发,由脾转输至肺的水液不得向上向外输布,聚而为水饮,水饮蕴积肺中,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有咳喘逆气。由此可见,寒邪是引起寒饮咳嗽的主要病因。

3 寒饮咳嗽的病机认识及特点分析

寒饮咳嗽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其病机的探讨却鲜有报道,且各有侧重。如周书兰等[8]总结了其导师宋启劳教授从寒饮论治小儿久咳的辨证思路,认为寒饮致咳的病机在于外邪侵入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或脏腑本身的功能失调而产生水饮、痰湿等病理产物,饮邪从阴化寒,寒饮上犯于肺,影响了肺气的宣降功能而产生,侧重于从肺脾肾入手。又如苗青教授认为微寒邪气在久咳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微寒微咳”“寒留三焦”致咳的病机认识,病位侧重于上中下三焦[9]。本团队基于“中医整体观”“伏邪理论”“形寒饮冷则伤肺”及“中医多层病机”等理论思想,结合15年来针对咳嗽系列研究成果与临证经验,提出寒饮咳嗽的病机在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脾阳虚,寒饮内伏,复因形寒饮冷,内外合邪,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该病机具有内外合邪、兼夹风邪、肺脾相关、虚实夹杂的特点,病位更侧重于肺与脾胃。

3.1 外寒内饮,内外合邪

寒饮咳嗽的病机关键在于外寒内饮,内外合邪。《灵枢·百病始生》云:“重寒伤肺。”清代尤怡《金匮翼·咳嗽统论》[10]亦云:“风寒诸气,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皮毛受邪,内从其所合则咳者,自外而入者也。”说明了寒饮咳嗽的病机在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肺脾阳虚,寒饮内伏,而为伏邪,复因形寒饮冷,外寒与内饮,同气相求,内外合邪,合而为病,肺阳更伤,阴寒重生,阻滞气机,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寒饮内伏是寒饮咳嗽发病的宿根,复感寒邪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寒邪伤阳,阳虚则卫外不固,反易感寒邪;阳虚日久,水饮内停,加重寒饮内伏。两寒相合,同气相求,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寒饮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3.2 兼夹风邪,共同致咳

慢性咳嗽的病机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多种病因常相兼致病。本团队研究显示寒饮咳嗽常见兼夹证,其中风邪最为常见(占52.1%),其次可兼见湿热(占43.6%)、痰湿(占14.1%)[4]。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肺为华盖,位居上焦,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风邪常先犯肺,肺失宣降而咳。正如清·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11]307中载有:“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若因其体质、基础疾病所致肺气虚损,祛邪不尽,而致风邪内伏于肺成为“内风”[12]。本团队对618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证素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风”为主要病性证素,占61.81%[13],认为风邪伏肺是慢性咳嗽的基本病机。寒饮咳嗽患者临床常见咳嗽多伴有咽痒,体现了风邪“无风不作痒”的特点。因此临证中治疗需兼顾风邪之兼夹证,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3.3 病位在肺,与脾胃密切相关

《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久咳不已……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基于此,可认为肺与脾胃的相关性在辨治寒饮咳嗽时尤为重要,寒饮咳嗽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密切相关。首先,寒饮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素问·宣明五气篇》载:“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且不耐寒热,肺为娇脏,易受邪侵。外邪以风为先导,常夹寒邪,风寒外束,肺失宣降,若祛邪不尽,留伏于内,外内相引,肺气上逆,而发咳嗽。其次,寒饮咳嗽与脾胃密切相关。《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指出肺胃通过经脉相连。若寒饮入胃,不仅损伤脾胃阳气,还可循经上干于肺,伤及肺阳, 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嗽频作,正如《素问·咳论篇》云:“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另外,肺属金为土之子,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脾属土为金之母,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为用,共同参与津液代谢。如经云“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肺脾亏虚,气不化津,水湿停聚,易为寒饮,寒饮内伏,肺失宣降,上逆作咳;而寒饮之邪日久又可耗伤阳气,加重肺脾损伤,最终导致咳嗽缠绵难愈,正如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11]34所云:“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

3.4 病性虚实夹杂,病程迁延难愈

寒饮咳嗽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肺脾阳虚为本,寒饮留伏为标。肺脾阳虚,不能化水谷精微,津液代谢失常,积生寒饮;寒邪伤阳,肺脾阳虚必加重寒饮内伏。寒饮与阳虚二者互为影响,虚实夹杂、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转化,故寒饮咳嗽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寒饮咳嗽与肺阳虚咳嗽均有阳虚之本,临床需加以鉴别。肺阳亏虚多为虚证,多因久病、年老体弱、禀赋不足等,阳气亏虚所致;寒饮咳嗽则虚实夹杂,多因外感风寒,过食寒凉,起居失节,寒凉药物等伤及肺脾之阳,肺脾阳虚为本,进而引起水液代谢失常,停而为饮,寒饮干肺,肺失宣降,则发为咳嗽,寒饮又可复伤肺脾阳气,寒饮与肺脾阳虚相互影响,邪不易去,正不得复,成为咳嗽迁延不愈的重要病机。

4 寒饮咳嗽中医证候学特点总结

寒饮咳嗽临床常见,但对其中医证候特点的总结目前尚显不足。临床观察发现,寒饮咳嗽发病特点为四季皆可发生,冬、春两季较为常见(49.3%),中老年人常因久病或年老阳虚更易罹患(77.5%),可由受凉感冒、冷风异味、饮冷等诱发,且多为久病,病程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痒,遇冷易咳,痰涎清稀色白或呈泡沫、形寒背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滑,常可兼见胸闷、反酸烧心、胃寒、呕吐或干呕、口淡不渴、便溏等脾胃阳虚之表现[4]。寒饮咳嗽发作时以咳嗽、形寒背冷、咽痒及遇冷易咳为特点;平素不咳之时,以肺脾阳虚为主,表现为背冷、胃怕凉、畏寒、反复外感、大便稀溏等[14]。其中背冷症尤为突出,约占寒饮咳嗽的88.7%[4],表现为两肩胛骨之间有寒凉感,怕风怕冷,需添加衣物保暖。肺俞居于两肩胛骨之间,阳脉之海督脉位于背部。若寒饮内伏于肺,阳气郁遏,则阳气不达,肺俞失于温煦;且寒饮之邪阻遏督脉,督脉不通,阳气被困,故见背冷。正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所记载:“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临证时寒饮所致背冷需与阳虚背冷鉴别。寒饮所致背冷程度重,时时觉后背怕冷,或自觉后背冒凉气,甚如覆冰,得温不易缓解,持续时间较长,服药时间较长方能缓解,且易反复;而肺阳虚所致背冷多呈轻中度,仅于遇风或遇寒时感觉,得温可缓,时间较短,且经治疗易缓解,不易复发。

5 疏风宣肺、温阳化饮是治疗寒饮咳嗽的主要治法

现代诸多医家认为温阳散寒止咳是治疗寒饮咳嗽的主要治法,但选用方药各异。文献报道显示,以小青龙汤[15]、苓甘五味姜辛汤[16]、射干麻黄汤[17]、苓桂术甘汤[18]等经典方剂最为常见,临床取得一定疗效。亦有部分医家选用不同思路加以辨治,如苗青教授从寒留三焦致咳理论出发,治寒留上焦者,总以金沸草散、三拗汤加味为主方;寒留中焦者,以理中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主方;寒留下焦者,以二仙汤加味治疗,临床疗效亦颇佳[9]。

寒饮咳嗽以肺脾阳虚为本,寒饮内伏为标,同时结合其多兼夹风邪为患的病机特点,提出了疏风宣肺,温阳化饮之大法,注重肺脾同治,并创制疏风温肺止咳方,临床亦取得较好疗效。方中以炙麻黄、青风藤、茯苓、白术、桂枝为君药,宣肺疏风,渗湿健脾,温阳化饮,其中炙麻黄味苦、辛、气温,归肺经,宣肺平喘;青风藤辛行走散,可引药达络以辛散风邪,为经验用药,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青风藤具有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19];茯苓健脾渗湿,淡渗利水,与桂枝相配,一利一温,对寒饮有温化渗利之妙;饮源于脾,脾虚则易生寒饮,故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前胡、厚朴降气化痰,炙紫苑、炙款冬花开痰下气润肺止咳,共为臣药,佐以清半夏、黄连辛开苦降,调畅中焦气机,炙甘草补脾胃之气,为使药。诸药相合,温散并行、肺脾同治、标本兼顾,共奏疏风温肺止咳之功效。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寒者热之”“治寒以热”,《金匮要略》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肺为骄脏,不耐寒热,用药且不可过于温补,以防助湿生热,湿热郁肺,而演变为湿热咳嗽,反复难愈。

此外,课题组发现脾胃虚寒者更易外感寒邪而至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且极易夹湿邪为患,故提出平素可予温阳健脾化湿之品,选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四君子汤、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随症加减,以固脾胃之本,脾胃健运,寒饮水湿无所生,则咳嗽自止,此乃培土生金之义。若湿郁化热,兼湿热者,酌加生薏苡仁、白豆蔻、滑石、通草等;兼脾阳虚者,酌加党参、干姜、炒白术等;兼肾阳虚者,酌加附子、淫羊藿等。

6 验案举隅

患者,女,49岁,2018年3月7日初诊。患者慢性咳嗽3年,加重4个月。症见咳嗽,咽痒则咳,冷风、异味及说话诱咳,咳痰量少,色白清稀,易咯出,平素胃脘、后背怕凉,纳食不香,眠可,小便可,大便溏,日2~3次。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慢性咳嗽;中医诊断:寒饮咳嗽;处方:炙麻黄6 g、青风藤15 g、荆芥10 g、厚朴6 g、前胡10 g、茯苓15 g、干姜3 g、桂枝5 g、炒白术15 g、炙紫苑15 g、炙款冬花15 g、清半夏9 g、黄连3 g、炙甘草9 g,配方颗粒共7剂,日1剂,分两次水冲服。

二诊:患者药后咳嗽减半,咽痒缓解,口干、咽痛,舌淡胖,齿痕较前减轻,苔薄黄,脉沉细。处方予上方去干姜,配方颗粒共7剂,日1剂,分两次水冲服。

三诊:患者药后诸症均减,基本不咳。

按 患者为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咽痒则咳,冷风诱咳,属于中医“咳嗽”范畴,辨为寒饮咳嗽。该患者反复外感,阳气受损,津液代谢失常,内生寒饮,寒饮留伏于肺,成为伏邪,复因感寒而发,两寒相合,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寒饮伏肺,肺失宣降,肺气郁闭,痰浊内生,故见咳嗽、冷风、异味及说话诱咳,咳痰量少,色白清稀,易咯出。寒咳多兼夹风邪为患,咽痒则咳,体现了“无风不作痒” “风胜则挛急”的风邪致病特点。寒饮内伏于肺,阳气郁遏,则阳气不达,肺俞失于温煦;寒饮之邪阻遏督脉,督脉不通,阳气被困,故见背冷、不敢吹空调、喜温覆。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脾胃阳虚,脾失健运,胃失和纳,则便溏、纳食不香。寒邪阻滞气机,津不上承,故口干不欲饮。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为寒饮伏肺之证。治疗当以宣肺疏风,温阳化饮,方证相应,故服药后咳嗽减半。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患者体虚,虚不受补,而该方整体偏温,易助湿化热,因此,二诊时出现咽痛,故去干姜。14剂药后寒饮伏邪已祛,咳嗽自止,余诸症大减。

7 结语

寒饮咳嗽临床常见,形寒饮冷是寒饮咳嗽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复杂,肺脾阳虚、寒饮兼风邪内伏是病机关键,也是其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临证中把握核心病机,遵循肺脾同治,以疏风宣肺、温阳化饮为大法,可取较好疗效。本文结合古今认识及团队既往研究成果,总结了寒饮咳嗽的命名、病因病机、中医证候特点及治法方药的认识,具有一定理论创新性和临床实用性,以期能对提高慢性咳嗽的临床辨治水平有所裨益,也与同道探讨。

猜你喜欢

风邪阳虚肺气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