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治疗心悸验案1 则

2020-12-27陈冠男赵茹赵英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2期
关键词:口苦小柴胡豆蔻

陈冠男,赵茹,赵英强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0 引言

心悸是以患者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心悸一词首见于伤寒论,有心悸、心动悸、心下悸之分,现代医学中“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属中医学“心悸”范畴,而心率失常的发生与发展常与情绪有着密切或直接的联系,在中医认识中,情志的变化与心肝两脏有关,《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1],心主血脉,为十二官之主,神明出焉,心所藏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故平日中精神情感的波动,极易影响心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条畅气机,《灵枢·本神》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1],肝脏的疏泄作用对情志活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脏象上肝与心互为母子,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母病及子,肝病亦可累及心,因此心悸虽然病位在心,但与肝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小柴胡汤源自《伤寒论》第96 条[2]:“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证为邪犯少阳之证,少阳者,一阳也,《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不得相失”[3]。少阳外连太阳,内接阳明,居于半表半里,为一身阴阳气机升降之枢纽,主胆及三焦,十二经之流行,均取道于少阳。《素问·灵兰秘典论》又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3];可见三焦具有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若邪犯少阳,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水道不通,气液宣通不利,致使上焦水气不能宣发,聚而成饮,水饮逆于心下而见心悸。故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三焦说》中谓:“三焦者,上、中、下三焦之气也……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4];小柴胡汤证虽病在少阳,但却非胆火扰心,观后方“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亦可知也。

1 病例

陈某,男,25 岁,2017 年8 月2 日就诊,3 月前因工作压力较大,情志不遂而发病,自觉心中跳动不安,以午饭后为剧,周身乏力,情志抑郁,纳差,失眠,左胁胀痛,晨起口苦,口干,善太息,小便可,大便粘腻,舌红,苔黄腻,边有齿痕,脉弦滑,心脏听诊:律齐,心音可。治法:疏肝解郁,祛湿化痰,予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药用:柴胡10g、黄芩6g、半夏8g、茯苓10g、苍术8g、陈皮8g、党参10g、甘草5g、香附10g、栀子6g、生姜6g、大枣4 枚、厚朴8g、砂仁8g、豆蔻8g、合欢皮10g,共5 剂,水煎服,早晚各1 剂。2017 年8 月8日二诊:心悸偶有发作,其他症状好转,去苍术、豆蔻、栀子,加炒白术10g,共7 剂,服法同前,随访未在复发。

按:《伤寒论》[2]263 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故病在少阳,足少阳之经,起于目锐眦,目咽口皆为少阳经所循行,少阳郁热,发为咽干口苦,热扰神明故而失眠,《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从毛之际……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1];肝主疏泄,肝郁气滞故左协胀痛,情志抑郁,善太息,时值夏月,暑湿困脾,脾不运化,故而纳差乏力。

药用小柴胡汤调节枢机,散发少阳郁热,栀子清三焦之火,时值夏月暑湿困脾,用砂仁豆蔻以燥湿醒脾,苍术厚朴陈皮健脾燥湿,以助运化,合欢皮宁心安神,诸药合用,肝郁之气可疏,少阳郁热得解,心神得养。二诊因症状好转,恐辛燥太过以伤阴,故去辛燥之品,因患者舌有齿痕,推测病人素体脾虚,按仲景“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法,加白术以健脾益气,扶土抑木。

2 结语

《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5]言:“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刘渡舟[6]又言:“人身之气机喜通达而忌抑郁不伸。所以肝胆之气疏泄调畅,则六腑之气通达无阻”,每见口干口苦等肝郁气滞、少阳郁热之证,当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条畅气机,为治疗肝郁气滞之良法。

猜你喜欢

口苦小柴胡豆蔻
基于CiteSpace的小柴胡汤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我珍藏你豆蔻的情衷
广州车站与同窗偶聚
口苦是怎么回事?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小柴胡加味汤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中的效果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口苦是怎么回事
年华在豆蔻梢头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