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粉葛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2-23何绍浪张昆成艳红朱卫丰黄尚书葛菲王馨悦王斌强钟义军黄欠如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南昌330046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粉葛葛根江西

★ 何绍浪 张昆 成艳红 朱卫丰 黄尚书 葛菲 王馨悦 王斌强 钟义军 黄欠如*(.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南昌 330046;.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粉葛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之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酒毒伤中。我国对葛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懂得用葛藤纤维纺线织布,用葛根充饥[1-2]。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关葛文化的记载至少有二千五百年。《诗经·周南·葛覃》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3]《全金元词》亦有:“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免葛藤丛里,婆娑游子,梦魂颠倒。”[4]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有食用和多肉少筋的粉葛特征的描述:“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者,破而日干之,南康,庐陵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5]隋唐以后,葛类产品作为朝廷贡品。到了明清两代,种植葛在各类地方史志中收载较多[1]。清朝首次出现将葛根煨熟用的炮制品,主要是减轻其发散作用,增强其止泻功能[6]。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地或为控制水土流失、或为改良土壤、或为度饥解荒,葛的人工种植规模逐渐变大。1948 年叶培忠教授将天水葛藤引种到美国,主要用于控制水土流失和改良土壤[7]。20 世纪90 年代末,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葛的营养价值不断得到挖掘,而野生葛资源有限,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江西部分地区开始了野生葛的人工培育及品种改良,成功培育了优质丰产的新型粉葛品种“赣葛1 号”[8]“赣葛2 号”[9]“赣葛6 号”[10-11],从而开启了江西粉葛的规模化人工种植,种植的粉葛大多用于食品加工。2019年,粉葛已被江西省列入“赣食十味”之一。因此,弄清江西人工粉葛种植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我省植葛产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等有重要意义。

1 江西省植葛产业发展现状

1.1 江西是粉葛种植主产区之一据“中药材天地网”报道(见表1),我国粉葛以广西梧州藤县为最大产区,每年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而整个广西粉葛年总产量约为4 万吨鲜货,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其次,广东省为第二大粉葛产区,其中佛山市高要区合水镇种植面积较大,相对集中,其他区域都相对分散。江西省为第三大粉葛产区,主要分布在上饶市、赣州市、抚州市。除此以外,湖南、湖北、云南、四川、重庆都有种植,但面积均不大。

根据实地调查,初步统计2019 年江西葛人工种植面积大约3 万亩(见表2),主要分布在上饶市、赣州市、抚州市、宜春市等地区。横峰县位于上饶市西部,素有“中国葛之乡”称号,种葛历史悠久,种植、加工技术成熟,葛源葛粉因风味独特曾被作为贡品,2019 年粉葛种植面积6 000 亩以上。鄱阳县狮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9 年葛种植面积高达2 000 亩,是目前江西葛种植面积最大的企业。

表1 2016―2017年中国粉葛主产地分布

表2 2019年江西粉葛种植区域分布及规模

1.2 江西是粉葛种植技术来源地之一优良品种的数量及其普及利用率是衡量农业科技的重要指标之一。据初步调查(表3),目前我国地方葛品种约有14 种,而江西有6 种,约占全国葛地方品种的43 %。其中由德兴市宋氏葛业有限公司、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观山月葛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培育的“赣葛1 号”、“赣葛2 号”、“赣葛6 号”等优良品种在全国葛苗市场比重较大。德兴市宋氏葛业有限公司的“赣葛1 号”因其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强、出粉率高、耐寒耐涝等特性,葛苗销售遍布12 个省份,近三年葛苗销量在700 万株以上(图1),占全国70 %以上的葛苗市场。

图1 德兴市宋氏葛业有限公司近三年葛苗销售情况

根据“中国地理标志网”显示,我国葛地理标志产品有9 个(表4),而江西有“横峰葛”、“东乡葛”和“德兴葛”3 个地理标志产品,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横峰葛”于2007 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东乡葛”于2018 年10 月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通过江西省现场检查及专家团品质评鉴,同年12 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审核;“德兴葛”于2019 年12 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保护条件,农业农村部拟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

表4 我国葛地理标志产品

此外,目前全国葛种植技术标准主要有国家林业行业标准《葛根栽培技术规程》[18]、江苏省地方标准《葛根有机栽培技术规程》[19]和《有机葛根栽培技术规程》[20]、河南省地方标准《有机产品葛根种植技术规程》[21]、湖南省地方标准《葛种苗扦插繁殖技术规程》[22]、江西省《绿色食品 葛生产技术规程》[23]。《绿色食品葛生产技术规程》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粉葛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有力支撑。

由此可见,江西在葛地方品种、葛地理标志产品、葛种植技术标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是我国植葛技术源之一。

1.3 江西是葛产品主要加工地之一目前,市面上的葛产品有葛粉、葛三宝、葛丁、葛丁茶、葛片、葛饮料、葛面包、葛面条、葛粉丝、葛花、葛花滴丸、葛酒、葛根胶囊、葛根药剂等。江西是我国葛产品主要加工地之一,葛类产品种类丰富。初步统计江西18 家葛产品加工企业(表5),这些企业集中在江西上饶、抚州等葛产地周围,主要加工时间为12月至翌年3 月葛的大批量收获期,加工产品主要为葛粉、葛饮料、葛粉丝、葛面条、葛丁茶、葛花、葛根酒等,且大多数企业拥有自主品牌。

表5 2019年江西主要葛加工企业、产品、品牌

葛粉是当前江西最常见的葛产品之一,销售渠道主要有网络电商、实体店等方式,其中江西的华润万家、天虹等大型销售商场主要销售井冈山市井竹青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开川实业有限公司、江西万载千年食品有限公司等制造的葛粉。葛粉的价格因色泽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野生葛根全粉的价格会比粉葛全粉价格略高。根据市场调查发现,目前葛粉价格在62~158 元/kg 之间(表6),规格一般是360~880 g/袋。葛粉成本在30 元/kg左右,利润在30~120 元/kg 之间。

表6 2019年江西葛粉部分销售企业及销售价格

2 江西省植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品种混乱虽然我省拥有“赣葛1 号”“赣葛2 号”等优良品种,但这些品种是近10 年选育的,通过多年的自繁式使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品种混杂,甚至退化现象。此外,由于缺乏葛的种苗标准,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甚至把葛的种茎当作种苗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种葛的积极性。

2.2 专用种采收机械缺乏高垄栽培是我省一年生粉葛主要高产栽培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垄高40~50 cm,垄宽80~100 cm。目前,我省大部分种植户均采用小型挖机或小型旋耕机起垄,与人工相比,虽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挖机起垄易导致土壤成块和垄中空心,进而影响粉葛苗移栽后的成活率以及粉葛的块根形状,而旋耕机起垄的垄高达不到要求,易导致粉葛块根出现叉根,降低粉葛的产量和品质。在采收上,大多采用小型挖机采挖,采挖成本高,而且造成块根的损伤。因此,缺乏专用种采收机械是制约葛种植业大面积发展的重要“瓶颈”。

2.3 葛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粉葛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包括葛产品加工设施标准、产品检测标准等;二是葛产品质量标准缺乏,表现在葛产品的化学计量特征、计量指标、计量数量等不明确。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葛产品没有计量标准,导致葛产品的质量层次不齐,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2.4 生产与技术融合度低一方面粉葛是“小作物”,目前省内有关葛的研究很少,传统的爬地式栽培技术大多是葛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为我省葛产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提高,这种爬地式栽培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搭架式栽培已成为葛的主流栽培模式。而搭架式栽培对种植时间、养分管理、理藤修剪、露头剪根等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葛农对这些技术需求大,但葛农“要技无门”。如近几年高安市、崇仁县、会昌县、寻乌县等地区部分农户,由于缺乏技术指导,造成的损失较大,甚至产生了“谈葛色变”。另一方面粉葛又属订单农业,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商业机密,由于担心失密,部分葛农防范心理重,不愿接受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单位也有“技落无地”之感。

3 江西省植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夯实基础,促进葛产业发展稳中求进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葛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尤其是异黄酮等功效成分,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据《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 亿人,高血脂的有1 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 240 万人。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葛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我省葛产业研发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尚不规范,安全问题仍是一个重要隐患。因此,首先要将葛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纳入政府统计中,建立葛产业大数据库;其次,加强葛产品加工企业追溯体系建设,推动追溯链条向种植环节延伸,实现全产业可追溯管理。同时,做好经营环节电子监管全覆盖工作,形成全过程完整追溯与监管链条。

3.2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葛产业技术水平在品种及种苗方面,收集全国范围内的葛种植资源,建立国家级“葛属植物资源圃”,加大药用、食用、菜用葛优良新品种选育、及其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研发力度,突破葛产业发展种质“瓶颈”的约束;在种植技术方面,大力开展药用葛“野生转家种”品种环境评价、养分诊断、拟境种植、逆境栽培等技术的研究。加大食用葛种采收专用机械的研发,以及种植过程中精准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其设备等的研究力度,为葛种植走向“智慧农业”打下基础。聚焦菜用葛的高产质量栽培技术研究,构建菜用葛高产高效耕作技术体系。同时,基于葛又是豆科作物,可作为绿肥,开展葛的药食肥同研,构建葛“改土、提质、增效”新模式。在产品加工方面,分层次开展葛不同品种产品的深度开发,深化葛产品分类分级管理,做大做全做强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形成葛种茎种苗质量标准、葛轻简化栽培技术标准、葛产品加工设施质量标准、葛产品质量标准等技术标准,促进江西葛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3.3 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市场的容量利用电台、电视、报纸等主流传媒,通过制作专题、设置专栏等形式,在重要时段和主要版面,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葛文化及葛产品保健养生的基本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全民对葛文化和葛产品的认知。积极构建集种植户、企业、科研单位、政府部门为一体的“科学创新、技术落地”的交流平台,实现技术链、产业链、市场链的对接。同时,各级政府应扮演好市场信息咨询、金融支持、贸易促进等角色,鼓励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拓展活动,尤其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互融共通的优势,进行销售渠道的扩张或者渠道的补强,促进产销对接。

3.4 加大扶持力度,增强葛产业发展保障能力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把葛的种植纳入农业结构调优政策体系,给予适当的政府补贴,同时,对葛的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加以推动,促进产业发展;二是要扶优、扶大、扶强。对“企业+基地+农户”联合经营体,适度加大扶持力度,资金实行融合捆绑,着力培养龙头企业;三是完善信贷政策。对从事葛种植、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鼓励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粉葛葛根江西
江西银行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马塘村建成千亩粉葛种植基地
象州:小粉葛成就大产业
我爱江西奶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粉葛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竹山粉葛”市场遇冷
运用葛根汤治疗痤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