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肺达肝法治疗气虚血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2020-12-23彭瑶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肺气气机原发性

★ 彭瑶(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南昌 330006)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指女性盆腔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典型临床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腰酸、脸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昏厥和虚脱[1]。近期有研究显示[2],我国女性原发性痛经,育龄期患者高达77.6 %。

舒肺达肝法,不在常规中医治法之列,历代医家典籍中也少有论及。江西已故名老中医姚奇蔚老先生首倡此法,在临床治疗中注重肝肺气机的宣降条达,对于妇科疾病,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均取得良效。笔者在临床中对于原发性痛经辨证为气虚血滞型,运用舒肺达肝法治疗疗效可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取我院中医科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气虚血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90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年龄16~37 岁,平均年龄(31.3±2.1)岁,病程平均(3.5±2.2)年。对照组年龄17~36 岁,平均年龄(30.1±3.2)岁,病程平均(3.6±1.9)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妇产科学》[1]:①盆腔器官未见器质性病变,患者经前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伴腰痠或恶心呕吐等不适。(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有关标准拟定: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部坠痛或刺痛。次症:①面白或晦暗;②自汗;③少气懒言或气短或喘促;④经量少或瘀块;⑤血色黯或淡红。舌脉:舌质黯或可见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或细或涩或弦或弱。中医辨证要求:主症符合,次症中符合任意2 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自愿接受本研究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3)以往有痛经,近半年未发作者;(4)有精神等疾病无法接受治疗者。

1.5 剔除标准(1)依从性不强,未按要求用药者;(2)有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退出者;(3)联系方式变更,无法追踪者;(4)自动退出临床观察者。

1.6 治疗方法(1)观察组:使用舒肺达肝法治疗,基本药物组成:黄芪30 g、北沙参15 g、川楝子12 g、香附12 g、桔梗10 g、炙甘草6 g。两胁胀满甚者,加枳壳;食欲欠佳者,加焦三仙;疼痛明显者,加五灵脂、蒲黄;经血瘀块明显者,加桃仁;经量少者,加白芍。每日1 剂,水煎服,早晚温服。经前7 d 服药,经来则停药。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电话随访,根据病情变化加减中药处方。(2)对照组:在痛经发作期间,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91,规格:0.3 g×11 粒×2 板),痛经期间早晚各服用1 粒,痛止停药,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

1.7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1)观察指标:①患者痛经缓解情况;②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③停药3 月内复发率。(2)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①痊愈:疼痛消失,无其他伴随症状,随访3 个月经周期未再复发。②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③有效:疼痛和其他症状有一定减轻;④无效:疼痛及其他症状减轻不明显甚至加重。(2)疼痛评分标准: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法)[5]进行评分,按疼痛程度分为4 级,无疼痛:0 分;轻度疼痛:1~3 分,无其他影响;中度疼痛:4~6 分,痛尚能忍受;重度疼痛:7~10 分。

1.8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中药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治疗。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观察组 9(20.0) 26(57.8) 6(13.3) 4(8.9) 41(91.1)*对照组 5(11.1) 28(62.2) 2(4.4) 10(22.2) 35(77.8)

2.2 两组VAS 疼痛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252±1.261 2.226±2.183*对照组 6.346±1.224 2.178±2.262

2.3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 例出现轻微恶心反应,1 例出现轻微腹痛反应。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随访3 个月,观察组有1人停药后第二个月出现经行轻微腹痛现象,复发率2.2 %(1/45);对照组有4 人停药后第一个月出现经行腹痛现象,症状同前,另有2 人分别于停药后第二、三月出现经行腹痛,症状较前减,复发率为13.3 %(6/4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原发性痛经是现代医学概念,又称功能性痛经,指妇女无器质性盆腔器官病变,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痉挛性疼痛,甚则痛引腰骶。其确切病因,现代医学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其产生机制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和血流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6]。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缓解疼痛为主。但长久用药不仅会产生依赖性,可能还会并发消化道溃疡、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

中医无原发性痛经病名,应归于“经行腹痛”范畴。本病最早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的“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后世医家对本病也有诸多论述,有研究表明[7],原发性痛经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而笔者在临床所见原发性痛经,还另有一种虚实夹杂的气虚血滞型,症见经来腹部坠痛或刺痛,伴头晕乏力、经量少。按常规运用补气活血法,多有不效;试探运用舒肺达肝法治疗,效果可嘉。

气机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升降出入是其基本运动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曾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生命活动的过程,也正是气机运动的过程。从脏腑而论,肝主升发,从左而升;肺主肃降,从右而降。肝左肺右,一升一降,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气机交换的循环。清代中医大家黄元御所倡“大气周流、土枢四象”之说,也正是这一理论的发挥。姚老之舒肺达肝法,正是从《内经》之“百病生于气”立论,从肺、肝着手调理气机,用以治疗多种疾病。姚老对此曾有专论曰:“百病生于气……肺气不畅,与肺虚无力有关;肺郁不达,与肺虚不宣有关。欲开肺气,必须补肺;欲达肝气,必先舒肺。”[8]所以纵观姚老在舒展肝肺气机的处方中,几乎每方都是芪参桔草并用,舒张肺气。方中的黄芪和北沙参,味薄气清,补肺益气;桔梗、甘草,开提肺气;四药组合,一开一合,如肺之开合,合为主药。同时,更选用香附、川楝子二药为辅,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功能疏肝解郁而不温燥。诸药寒温适宜、宣补得当、滋养和调、疏利有度,既助肺宣降之性,又助肝条达之力,补肺以制肝、舒肺而达肝。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痊愈率和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有效说明了舒肺达肝法从发病起因论治,抓住肺气不足、肝血郁滞的病机特点,标本并治,所以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均有显著优势,笔者希望借此文,开拓医家治疗思路,提高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肺气气机原发性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性格情绪对于气机的影响——C、D型性格
便携电子打气机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