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现状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调查分析

2020-12-19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马锦然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工科学习者量表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马锦然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是我国英语学习者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它对英语教学者同样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量表》的构建参考中国英语学习环境,同时结合欧洲等国家语言量表的特点,可以判断学生语用能力水平,辅助教师拟定教学策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缩短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之间的距离。本研究旨在结合《量表》探讨普通工科院校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并以学生学习角度为切入点,分析学生英语需求状况,以期寻找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授的语言技能与学生需求的语言技能间的逆差,启示工科院校英语教师参照《量表》描述的等级标准,开展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最终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量表》与大学英语语用教学

韩宝成把语用能力分为语用理解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语用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说话人意图和理解作者意图,语用表达能力包括表达说话意图和表达写作意图。

《量表》以描述语言运用为核心,贯穿我国英语各个教学阶段,把英语能力分为“听”“说”“读”“写”“译”,每个能力又划分为9 个等级,对英语学习者的语用理解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界定和说明,任何英语学习者都可以通过《量表》对自己英语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量表》对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清楚的了解,从而启发设计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学阶段英语学习者的能力水平与《量表》的五、六级相对应,每个等级对英语学习者的能力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听、说、读、写、译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做出了细致描述和详细要求,统一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许多高校已经根据自身学校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结合不同分项能力《量表》对五、六级学习者能力的描述,提出适合本校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目标,制定了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二、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现状调研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电子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问卷的设计依据是《量表》对五、六级学习者能力的具体描述,问卷共包含50个题目,问卷涉及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满意度、学生对英语教学的需求状况,共三方面的内容。本次研究对象为辽宁省五所普通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共发出电子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电子问卷185 份。

(二)调查结果及讨论

1.工科院校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语用表达能力普遍较低,60%的学生缺乏英语语言交流能力,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写作尤其是应用文写作能力偏低,53%的学生翻译能力尤其是汉译英能力较低。相比之下,学生的语用理解能力稍显乐观,多数同学对个人阅读理解能力感到满意,但也有35%的学生认为阅读技能有待提高,45%的学生英语听力技能较差。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在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语用能力,特别是语用表达能力方面需要做出更大地努力。

2.工科院校学生英语语用能力需求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依然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教学过程缺乏语言知识的应用与实践。55%的学生对自己目前英语语用能力不满意,其中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用表达能力亟待提高,尤其体现在口语和写作方面,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给予听、说、读、写、译同等的重视。并且希望自己通过两年到三年的大学英语学习至少达到《量表》中描述的五级水平,即能在较为熟悉的场合就学习、工作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协商,表明观点和态度,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较有效的描述、说明或阐述,表达准确、连贯、得体。另有30%的学生开始关注自身的学术英语语用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意识到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3.工科院校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学生语用能力低下,除语用迁移和文化差异等客观原因外,主要原因是学生受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太大,以及语言教授者和语言学习者的语用意识匮乏。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表现可从准确性(accuracy)和得体性(appropriateness)进行考量,前者关乎语法能力,后者更多涉及语用能力。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以词汇、语法知识讲解为主,虽然语言的准确性可以基本得到保证,但是得体性却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学虽对听力、写作和翻译知识的讲授有所增加,但距离《量表》要求的目标仍相差甚远,而口语能力的培养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语言,为国与国之间搭建了一条沟通的桥梁,语言最终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很多大学生语用意识薄弱,英语学习目的只是通过四六级考试或考研。在这种学习环境下,英语学习过程会变得比较功利,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单词、作文模板,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语法规则甚至阅读技巧,但说、写、译等实际应用能力依然薄弱,缺乏必要的语用意识,导致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不断,经常出现语塞、措辞不当的情况,不能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难以将自身思维转换为合适的英语语言。

此外,一些工科院校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建立了诸如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实践场所,但这些活动多是流于表面,在整体语言环境构建上还是有所欠缺,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依旧匮乏。因此,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环境也是造成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无法得到持续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工科院校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语法能力培养和语用能力培养并重

语法是抽象的形式语言系统,语用是语言运用的原则。大学英语教学应把语用能力的提高和语法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某种意义上,对于马上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语用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通过语法教学保证学生语言准确性的同时,也要通过语用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语言的得体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用知识渗透语言知识的输入,增强学生对语用失误的敏感性,让学生逐步了解相应的语用原则。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导入环节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交际对象文化方面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要求学生搜集整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通过对交际对象文化的了解,更加关注语言的得体性,掌握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从而有效地进行交际。

(二)语用理解能力培养和语用表达能力培养并重

《量表》从语用理解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两个维度描述语用能力。语用理解能力主要对应英语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语用表达能力主要对应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写作及翻译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同时也应把写译能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借助微课、幕课等网络手段,建立可以提供优秀学习资源的网络信息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教师还应利用大学英语教学的有利资源,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表达能力,最终可以让学生有能力运用相应的知识与策略,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向倾听者或读者准确传达特定意图。

(三)科学设定测评方法

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评不仅要考查学生英语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包括语用理解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学校可以参照《量表》中不同等级英语能力描述,同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自身的语言能力标准,进行试题任务的选取、难度的校准和题型的设计,让考试内容更全面、标准更统一。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根据《量表》自行设定一个固定且科学的测评标准,将测评与反馈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形成性评价落实到每节课或每个单元,通过形成性评价切实监测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情况,以此建立一个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长久以来,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尝试。《量表》作为我国描述英语能力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必将对大学英语语用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它对工科院校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也让大学英语教师面临全新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学应紧密结合工科院校学术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一套满足学生需求、以提高学生语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与测评手段,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工科学习者量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