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教辅编辑工作应对策略

2020-11-29柳毅伟

科技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辅图书互联网+

柳毅伟

纸质化教材教辅出版发行一直是支撑地方教育出版产业利润的核心产品。“互联网+”时代网络在线课堂、远程视频指导教学、在线微课答疑、数字教材等新业态出现,对传统教辅编辑出版模式产生巨大冲击,“不要拿优势和趋势对着干”。文案编辑向数字编辑进而转型成为产品经理人,是“互联网+”时代必然要求。否则,将被时代淘汰。所以,编辑出版行业应努力学习互联网,了解在“互联网+”时代自身存在的缺点,努力寻找传统教辅图书使用者的通点,研究新媒体图书一般特点,创新营销模式,将读者升级为粉丝并最终转化为会员,从而实现教辅图书存量市场的价值增值。

1 “互联网+”时代,教育出版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互联网技术媒介作用导致传统教育出版社内容资源加工流程和生产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内容与技术的关系变得不可分割,无论在图书选题策划、内容脚本编辑方面,还是在图书后续的应用服务推广层面,内容都离不开技术,使得教育出版从传统的内容加工属性,转变为互联网时代内容+服务属性。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VR/AR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出版领域,出版“互联网+”从最初的内容网络化、以知识服务为主要载体的初级形态升级为用户网络化、以用户增值为主要盈利模式到产业网络化,进而聚合产业形态的高级阶段转变。

第二,教育出版面临政策管理方面的挑战。2019年9月,教育部联合十一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拓展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容,要求学校就在线学习加大推进内容建设和数字化共享,促进资源优化和覆盖面。2018年7月,教育版批准了一批“互联网+教育”的示范区,宁夏是其一。为了促进其建设,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推荐教育云、在线课堂等项目的建设,但是宁夏教育出版社作为该地区唯一的教育出版社,并没有参与到这个项目的核心业务中。这一系列措施对传统的教育内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打破了以教育类出版物提供教育内容为主的格局。虽然教育出版社在内容建设上比较有优势,但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当下,其在内容资源积累和建设能力上不足的缺陷却比较明显。另一方面,数字教辅出版管理中存在问题,比如内容复制、版权保护、市场监管等都存在漏洞,这些都不利于传统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

第三,教育出版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互联网思维本质就是共享与交互,与我国课堂教学的模式十分契合,再加之上述教育和出版政策,教育出版产业市场竞争主体由过去以同行或民营出版公司为主,转为以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为主要竞争对手。另一方面,用户需求由纸质形态的内容资源转向能适应数字化教与学的新形态资源,且用户获取内容资源和知识的途径也与过去不同,互联网让资源走向开放,使得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他们需要的学习或教学资源。

2 教辅编辑工作中应对策略

2.1 提升编辑理念

教辅编辑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理性看待在线教育、网络互动课堂、数字教材的特点和趋势,增强从业危机感和紧迫感;由传统编辑出版人向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人过渡。

在进行图书的策划选择之前,要通过多途径开展市场调研,或者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问卷,对读者的关注点和热点进行调查;教辅书籍也要结合热搜事件或者热门话题开展。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帮助传统教辅图书编辑获得更好的选题策划,提升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这样策划出的图书才更具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从各种教辅图书中脱颖而出。

在运营模式上,每个编辑室都建有一个微信公众号,适时推送本编辑室编辑责编图书的简介、书品、编辑手记等软文,让编辑普遍参与互动,感受互联网思维,尝试做产品维护人。对于一些具有图书新媒体特质的产品开发,成立项目组,优化组合编辑发行人员,通过项目实战以融合方式实现业务升级并获得附加值,构建“互联网+”时代产品运营新模式。

2.2 增强互联网思维能力

大多数教辅编辑除了常规性的案头编辑加工稿件外,更多关注新教学政策方针出台、研究课标和教材的变化趋势、研究不同地区的考试差异等,缺乏互联网思维,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师生对教辅资源需求动向,仍然以纸质图书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老师的主体地位。

鉴于此,教辅图书编辑要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平台,挖掘那些有价值的资源,在进行编辑时要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把关,将陈旧的信息和错误的内容过滤掉,做好图书的质量;在互联网时代,用职业的专业性打造图书质量,做特色图书。

在图书推广上,要利用好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媒介,实现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比如在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上设置图书导读专区,让新书及时和读者见面,还可以在合作媒体的客户端、网站上推动新图书的话题,让读者给与更多的关注,同时设置一定的话题来吸引读者的参与和互动,听取读者的意见,为日后的选题策划提供借鉴。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编辑要对固有消费群体痛点缺乏再研究;面对海量信息,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对已有的内容资源哪些适合在互联网条件下碎片化、精准化、个性化推送到客户要有明确的认识,加大研发图书产品的脚本容量、付费方式、盈利模式等进行系统分析。要注意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辅图书多形式内容的呈现,使图书成为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新型出版物。

2.3 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数字化编辑能力

绝大多数教辅编辑通常埋头加工稿件,缺乏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导致图书出版过程中根本没有相关技术,不能有效融合其他媒体去深层次发展。还有部分教辅编辑网络技术使用不熟练,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使图书有关信息不能与移动平台互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成为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教辅编辑要熟练掌握新媒体网络沟通技术,同时掌握VR、PS等新媒体技术,能够运用网络、QQ、微信、微博等工具与作者、同行、读者进行双向沟通。编辑能够了解并初步使用数字媒体编辑技术,实现传统纸质图书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仅以教辅图书的内容展现形式而言,新兴教辅材料除了传统的学习辅助功能和系统的知识内容构造,还配有多种多样的动态内容,比如微课直播、原生阅读、解题方法和模型结合,这些内容都要和二维码技术结合。这些都需要编辑对现在的数字技术比较熟悉。

3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冲击下,教辅编辑努力应对问题,迎难而上,主要表现在上文提到的通过网站建设、项目实战,切实转变编辑观念,增强互联网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数字化编辑能力。文中提及的立足教育,寻找固有读者群购买痛点,提升产品融合开发能力,可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辅编辑尝试的一个方向。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应努力顾及各个方面的有关策略,实现全面发展。互联网时代融合出版的动力在编辑。新技术、新媒体条件下的出版工作,编辑从创意到内容、从内容到产品、从产品到服务、从服务到传播、从传播到盈利,对其把握更应准确、清晰、立体。

猜你喜欢

教辅图书互联网+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