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活动作文的研究

2020-11-25姚春华

小学生 2020年2期
关键词:作文活动生活

⦿姚春华

学生作文学习收获成功的关键在于写作兴趣、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就是说要调动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和灵活运用写作技巧进行表达。活动作文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学习特征,活动既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更为关键的是可以让学生把参与活动的体验融入到写作当中,从而表达真情实感。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活动作文教学的有利契机,从根本上优化作文教学指导。

一、调动学生活动作文兴趣,降低活动写作难度

回顾过去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绝大多数学生在语文写作时都有机械重复、注重模仿、表达作连贯等问题存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写作质量,无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也自然不能够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活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特点,设计内容多样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要贴近写作主题,同时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例如,在小学高年级《放风筝》的看图作文训练中,为了让学生对放风筝这样的实践活动加深认识,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进行生动的表达,教师可在学校活动课带领学生集体去放风筝,给予学生真实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领略放风筝的乐趣和魅力,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尝试当中总结归纳个人感受,并在活动之后把活动感受以及活动当中观察获取到的内容变成写作素材,融入到作文当中,让作文写得更加生动感人,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激情。

二、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丰富活动写作积累

观察能力是学生写好活动作文必不可少的能力,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又有计划的认知实践活动,是调动身体各个感官全面感知事物的一个过程。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无意感知力有所上升,此时学生往往以感官体验为主,不具备较强的持久性。假如学生不能够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技巧深化对活动的感知与体验,是无法保证活动作文创作质量的。为了保证作文教学指导,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态度,同时告知学生观察的方法与技巧,将认真观察这样的学习活动变成一种习惯,进而提升认知自然与世界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在观察实践活动时不管是空间上的上下、远近、里外、前后,还是时间上的先后,亦或者是性质上的轻重大小等都要把握一定的观察顺序,结合活动作文的创作要求,选择有序观察的方法。其次,教师要考虑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除了让学生用视觉观察外,还要指导他们用皮肤、鼻子、耳朵等其他感官深入全面的观察,并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留心周围事物,增强写作技能。例如,在引导学生描写运动会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运动会的视频短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观察的顺序和方法,同时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发挥,创作出高质量的活动作文。

三、主动积累生活作文素材,提高活动作文质量

生活是写作源泉,也是学生获得写作能力和积累写作技巧的一个广阔平台。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活动作文写作来说,不仅仅要注意积累间接经验,还需要融入多彩的社会生活与自然,让语文创作拥有源头活水。学生在写活动作文时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写作素材不足,而这一情况导致学生在创作时无话可说,影响到学生活动作文的写作效果。事实上,生活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库,于是教师要引领学生留心关注自己的生活,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知,鼓励学生把自己从生活当中获得的收获融入到写作当中。在日常的高年级活动作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亲身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还要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出校门,进入到广阔的自然与社会生活当中,观察周围万物,比方说调查目前的环境发展现状,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帮助父母的快乐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同时也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大幅提升,运用积累的生活素材,写出高质量的活动作文。

语文写作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进行积极和主动参与课堂的一个过程,应该是开放民主以及自由和谐的实践过程,也应是师生密切合作和生生互动交流的共同发展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特征,对活动作文教学的意义进行准确把握,同时注意对活动作文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于实际活动和周围事物的感受力,创作出高质量的语文篇章。

猜你喜欢

作文活动生活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