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校园中欺凌现象的思考

2020-11-19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小学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校园家庭小学生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小学 丁 琦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校园则是希望的沃土,然而校园欺凌的出现,使这片净土遭到了破坏。校园欺凌又称校园暴力,常发生在校园里或学生上下学的途中,对象多是学生,他们用辱骂、威胁甚至殴打的方式伤害自己的同学。校园欺凌不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校园欺凌的现状调查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应该是他们快乐成长的净土,他们在这里应该受到保护和关爱,但校园欺凌却以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伤害着许多小学生。以下是笔者通过对200 个二到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的关于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现状。

表1 学生对校园欺凌的了解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在接收访问的200 名学生中,有138 人知道校园欺凌,占69%;还有62 人没听说过,占31%。也就是说,在校园里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对什么是校园欺凌并不是很清楚。

表2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情况

与校园欺凌有关的一般可以分为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旁观者(即没有卷入这一事件中的人)三类。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56.5%的学生参与或者受到过欺凌,只有43.5%的学生没有参与过校园欺凌。

表3 校园欺凌的方式

从表3 中看出,有66.5%的学生曾被人起过绰号,有23%的学生遭遇辱骂或殴打,不到10%的人做了不合心意的事,有2%的学生觉得自己被同伴孤立。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欺凌方式主要有言语欺凌(如起绰号、侮辱性谩骂等)、关系网欺凌(如被同伴孤立)和肢体欺凌(如谩骂殴打)等三种,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

表4 遭遇欺凌时的表现

小学生面对校园欺凌时,40%的学生选择快速逃跑,也有不少学生选择告诉老师和家长,还有18.5%的学生选择当场反击,8%的学生选择别的方法。

表5 看到欺凌时的表现

当目睹欺凌现象时,有59%的学生选择围观,有24.5%的学生会立即走开,只有16.5%的学生会上前劝阻,没有学生选择向大人寻求帮助。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在遭遇或面对校园欺凌时采取无视或逃避的态度。

二、小学校园中欺凌行为的特点

(一)隐蔽性

这里的隐蔽性主要指校园欺凌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因为校园欺凌多数发生在学校周围或者监控覆盖不到的区域,时间通常是下课或者上下学期间,被欺凌者身边没有成人监管。由于多数被欺凌者不敢主动告诉家长或老师,这就导致校园欺凌具有隐蔽性。

(二)多样性

学生之间发生校园欺凌的形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主要表现为欺凌者给欺凌对象起绰号、辱骂被欺凌者,或者对被欺凌者进行恶意的身体攻击。除此之外,还有孤立被欺凌者或逼迫被欺凌者干不喜欢的事,以此进行关系网欺凌。无论何种形式的欺凌,都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重大的伤害。

(三)持续性

校园欺凌与学生间普通的打闹不同,打闹具有偶然性,而欺凌在一段时间内具有持续性。比如叫被欺凌者的绰号,孤立被欺凌者,都是长时间的伤害。因为受到欺凌的同学本身就瘦小柔弱、不会表达,即便受到欺凌也敢怒不敢言,这样的做法反而让欺凌者变本加厉地欺凌。

(四)力量不平衡性

一般情况下,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间的力量是极不平衡的。欺凌者常常抱着仗势欺人的心态,凭借自己的力量优势去欺负对方。所以欺凌者常常是三五成群去欺凌某个同学的。从体格上来看,欺凌者通常是身强体壮的学生,而被欺凌的通常是身体瘦弱的学生。总的来说,性格内向、体格瘦弱的学生在校园内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五)难以判断性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完善,很多时候无法对校园欺凌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小学生会将同学间偶尔的碰撞误当成“欺凌”去报告老师。这样,就给小学生之间的校园欺凌带来判断的难度。

三、校园欺凌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对学生的影响

1.对欺凌者的影响

因为长时间实施欺凌,欺凌者会逐渐变得居高临下、蛮横无理,长此以往,没有人愿意与这样蛮不讲理的人相处。如果欺凌行为一直没有得到制止,这些欺凌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本加厉,最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对被欺凌者的影响

由于被欺凌者的性格本身就内向,不善交际,如果长期受到威胁和伤害,被欺凌的同学很可能会做出厌学、逃避甚至放弃生命的事。如果这一欺凌行为没有及时得到制止,这些受欺凌的学生长大后会出现反社会的心态,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3.对旁观者的影响

虽然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欺凌事件,但他们作为整个欺凌事件的目击者,无形当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因为他们看到同学被欺负却束手无策,会油然而生负罪感,这样的负罪感或许一辈子都摆脱不了。

(二)对家庭的影响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不论家中的孩子是参与校园欺凌还是面对校园欺凌,都是家长不愿看到的,它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一方面,会影响亲子关系,造成亲子关系疏离;另一方面,会导致家庭关系失衡,本来孩子是维护家庭重要的纽带,如果孩子因为欺凌事件出现厌学、自闭甚至自杀的倾向,父母的婚姻也会走到尽头。

(三)对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小学校园里如果经常发生欺凌事件,会破坏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绝大多数欺凌者因为没有将精力放在学习上,成绩都不理想,他们上课时静不下心来,爱做小动作,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而被欺凌者因为身心受到创伤,需要请假,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小学里的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改正,很可能伴随一生。长大后,欺凌者也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小打小闹”,欺凌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同学,欺凌的范围会扩大,欺凌的程度会加深,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校园欺凌不容小觑,如果不及时治理,会严重影响学校和社会治安。

四、避免校园欺凌的对策

(一)学生勇敢面对

校园欺凌是危害学生的头号杀手,为了避免校园欺凌给更多学生造成无法挽回的身心伤害,学生应该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当遇到欺凌事件时,学生一定要把情况如实反映给学校和父母,借助他们的力量解决问题,不能因为害怕欺凌者而长期忍受欺凌者的欺负。

(二)家庭温暖关怀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虽然小学阶段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会逐步发展,但他们还不能自觉地将抽象思维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小学生眼中的校园欺凌通常是指肢体伤害,而对于“贴标签”“起绰号”这样的行为,他们只认为这是同学之间闹着玩。可见小学生还无法分清玩笑与欺凌,这就需要家长花点时间,主动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早发现,早预防,避免欺凌事件。

(三)学校尽职负责

1.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无死角

校园中的欺凌事件常出现在监控覆盖不到的角落或者根本没有监控的地方。要加强对学生安全的监管,学校必须安排专人对监控死角和盲区进行巡视,或者选择加装更先进的设备,增加摄像头的数量,确保监控无死角地覆盖整个校园,保障学生安全无虞。

2.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耳边警钟鸣

小学生容易受到校园欺凌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所以学校要定期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和法律讲座,通过各种活动,告诉学生欺凌的危害,教会学生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比如成立“法治课堂”,针对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单元主题,利用沙盘游戏、模拟法庭、短视频讲解、动漫连环画、互动体验、平安自护歌谣等多种形式,教会学生应对欺凌的正确方法。

3.提高教师判断力,欺凌无处藏

校园欺凌因为其隐蔽性,本身不易被察觉,加上牵涉其中的欺凌双方都不会主动将欺凌事件告诉学校,所以学校和家庭对欺凌事件知之甚少,甚至往往是最后才知道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判断力。所以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防范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强教师对校园欺凌的分辨能力和觉察能力十分有必要。

4.及时公平处理,宽严要有度

学校在面对欺凌事件时,首先,要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出合理公平的处理,不错怪任何学生,也不放纵任何学生。其次,学校要对被欺凌者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追踪工作,并与其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以免家长和被欺凌者受消极情绪的影响。最后,学校要对欺凌者进行适度的责罚。

总之,学生间的欺凌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校必须携手合作,开展全方位的防护工作。赶走校园欺凌,将学校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校园家庭小学生
家庭“煮”夫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