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战略为导向的高校教学供给侧机制创新研究

2020-11-19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于江利温晓东郑运昌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供给战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常 青 于江利 温晓东 郑运昌

一、高校教学供给侧改革的研究现状

供给侧改革在经济学中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通过改革进行结构修正,校正要素配置弊端,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主要的手段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指导下,供给侧改革不但是经济领域的问题,现在也是整个社会包括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数量增长、均衡发展两个阶段后,进入了向高质量、可选择、个性化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新的供求不平衡问题,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基于此背景提出的。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着力推进以教育制度、教育资金、教师培养、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技术、考试评价等为内容的改革,推动高等教育重新达到供求新平衡。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专业和课程设置追求多且全而导致师资、设备不足,结构上浪费;专业和课程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不满足学生需求,结构上缺失;教学资源供给侧低质低效的产能过剩,优质高效的产能不足;教学供给侧的内生动力不足,组织机构和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供需双方缺乏可持续发展、长期发展规划,发展措施有限;缺乏有效的运行、保障、激励和发展机制等,其中机制问题是重点。

二、教学供给侧改革的研究思路

经济上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因此,教学上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将是发挥理念与机制在配置教学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教学管理部门的作用,解决着力点在哪儿,改什么,如何改,谁来改,如何有效推进等问题,实现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顺应客观规律,提高教学工作科学性

宏观方面,国家政策导向和现实的实际需求,供给侧改革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势在必行;中观层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方面都需要不断提升,职责所在;微观层面,学生有知识技能的学习需求,教师有能力提升和发展的职业需求,原始动力。顺应不同层面的规律,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统筹考虑,协调发展,符合多方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二)明确管理机制,提高教学工作有效性

分析教学供给侧改革中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特点,明确其自身发展特点、组织操作方案、事务管理流程、权力运行机制等,通过制订合理可行、动态发展的相关方案,如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评价等,以优化供给侧教学资源的结构,改善质量,通过有据可依的保障措施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三)创新供给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积极性

之前由于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和理念落后,传统的模式化+流水线式的教学策略,思维固化、形式刻板,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应综合创新理念、内容、技术、组织等方面,不拘于课堂,不拘于课本,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互联网+教学”的新模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和思考自由感,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四)创新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积极性

大部分教师具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和合格的专业能力,他们所欠缺的是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在多年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改革的需求不足,动力不足,多为被动参与。应以机制的创新来带动制度、理念、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创新,满足教师的自我提升需求,增加他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有效提高教学积极性,创造更好的教学产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电气类专业基于战略引导的教学供给侧机制创新策略

深入研究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将其核心思想融入教学供给侧,挖掘其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其共性特点,并结合课程思政、工科思政思维的方法论,以电气类专业为切入点,提出教学供给侧的机制创新策略。

(一)校内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

在利用校外优质线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校内特色教学资源和急缺教学资源的平台,尤其是师资紧缺的、我校特色鲜明的专业和课程,先期建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相关微课。如我院面向全校开放的电子实习、电工学和电子学课程的教学和实验,专业特点明显的建筑电气类课程等,一是减轻一线教师的重复性劳动,二是开发特色课程资源,扩大教学资源的有效供给,去低质低效产能,提优质高效产能。

(二)理实合一的应用型课程建设——专一化战略、业务战略

理论+实验+课设三位一体,并行推进理实合一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大多课程的教学模式为理论环节+实践环节,但存在教师分离、进度分离、理论多实践少、学用脱节、不符合认知规律等问题。在我院原有的综合实验周、实训课程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创造资源,在课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从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形式、场所、时间进度等方面进一步打通。

(三)纵横结合的课程平台建设——业务战略,目标战略

以模块化的课程组和课程群形式,开展纵横结合的课程平台建设。以电气学院四个电气类专业为例,“横”,横跨四个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等课程,建立不少于三人的课程组;“纵”,纵贯一个独立专业的专业类课程,如相关的控制类、检测类等专业课,建立不少于三门课程的课程群。以纵横结合的课程群组为平台组织实施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开放课程等课程建设,优化组织形式,整合课程资源,培养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资源供给者培养计划——职能战略

教学管理部门、组织部门和教师都是校内教学资源供给者的主体,而教师是提供一线供给的主力,目前亟须解决能力素质提升和内生动力挖掘的问题。一是管理和组织部门要做教师发展和培养的具体规划,提供高一级供给侧的优质资源;二是从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政策等方面挖掘内生动力,提高教学供给者的积极性。

(五)教学供给侧资源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愿景战略

学科为体,专业为用,本学科引领,多学科融合,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电气类学科专业依据自身的特点易于开放,易与土建类、能源类、信息类等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电气+建筑”“控制+能源”等;拓展供给资源内容,开放跨学科课程资源,加大跨学科选修课和科技前沿类课程比例;设计实验室等硬件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效机制等。

(六)教学供给侧的运行、保障、激励机制研究——职能战略

机制,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教学供给侧改革最强大的动力是机制创新,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导向、组织运行、条件保障、评价激励、发展规划等来实现以上研究内容的快速有效推进。具体内容及方法如图所示。

四、教学供给侧改革的特色和意义

针对特色鲜明或资源紧缺的专业和课程,通过制作视频微课、语音课件等,特别是全校公共课、实验课操作演示视频或课件,创造特色强、可持续的教学资源库,可有效解决供给资源质量不高、效率低下问题,减轻线下负担;采用教师课程组(群)、学生讨论组和学生助教的工作模式,改进组织和评价方式,提出以人为本,师生互相促进,教学相长,适合师生双方的教学工作模式;基于“电气+”模式,建立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在通识课、选修课、实践环节、专业讲座等方面合作,降低结构浪费,弥补结构缺失,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

教学供给侧的改革一是重组资源,可解放部分生产力,提高教学供给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解决师资和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通过制定合理可行、动态发展的相关机制,带动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评价等,可优化供给侧教学资源的结构,改善质量,有据可依,全面保障;三是顺应规律,以人为本,深入挖掘供求双方的内生动力,确保教学供求平衡的可行性和长期性;四是立足本学院,辐射全校,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以我校电气类专业为试点,厘清教学供给的产能具体问题,以优质教学资源和急缺教学资源为切入点,以理实合一、纵横结合的课程及课程体系建设为平台,以科学合理的机制建设为保障,适应新时代学科专业发展、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步整合、补充、创造、开放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高教育投入的产出率和有效性,使教学供给侧与需求侧相适应,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供给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