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制作嬗变

2020-11-17张琛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电视局限性发展策略

张琛

摘 要 2020年上半年,我国电视荧屏出现了一批耳目一新的电视节目,被称之为“云节目”。严格来说,“云节目”并不属于一个新兴的电视节目类型,而是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当代社会网络语境下的一种节目录制方式和呈现形式,被运用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电视“云节目”的出现与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节目的产生背景、自身局限性及发展策略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对电视“云节目”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互联网;电视“云节目”;产生背景;局限性;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6-0083-02

2010年,英国导演凯文·麦克唐纳与YouTube合作,邀请全世界各国的人们,用自己的摄像机记录下他们在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当中的生活片段,并上传至YouTube。最后,摄制组将这些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总计4 500小时的视频素材剪辑成了一部名为《Life in a Day》(中文名为《同一天生活》)的纪录片,并于2011年上映。当时,这种极为新颖的制作方式在业界的反响较为轰动。时隔10年,凯文·麦克唐纳导演当年的这个举措又出现在了电视荧屏上。

当电视节目的录制受某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嘉宾和观众无法在演播室内采用传统的电视技术进行录制时,人们便开始寻找一种新的录制途径和方式去解决在节目录制上遇到的难题。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兴的节目呈现形式“云节目”,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例如湖南卫视的《嘿!你在干嘛呢?》《天天云时间》等。这种新兴的“云节目”与凯文·麦克唐纳导演的《Life in a Day》有着相似之处,但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对于电视“云节目”本人有如下几点思考。

1 网络时代的“新生儿”

电视“云节目”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自它的诞生,到被广大电视观众所欣然接受,再到短时间内掀起电视荧屏的一大热潮,在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极为深厚的基础条件。

1.1 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云”演播室

“云”演播室解决了录制组、嘉宾、主持人能在不同地点同时间参与节目录制的一大难题,同时也使电视节目的录制脱离传统的实体演播室成为了可能。而这一切的实现基于两个重要的技术条件。

首先,视音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必须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平民化。随着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普通百姓可借助手机网络(4G、5G技术)或家庭宽带网络便可简单实现视音频信号的随时随地实时传输。

其次,网络社交平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跨空间实时交互。各位嘉宾只需利用手机或电脑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的视频通话,就可实现多人之间的实时沟通。由此,一个完整的“云”演播室便形成了。例如,《嘿!你在干嘛呢?》节目中完全采用何炅、李维嘉、杜海涛等人的居家生活自拍和与朋友进行网络视频交流为主要呈现形式,来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整个节目的录制都是在“云”演播室完成的。

与《Life in a Day》不同的是,这种实时的跨空间交流和信号传输是“云节目”的一大亮点。正是借助当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才搭建了区别于传统观念上的“云”演播室,打破了节目录制受时间、场地等方面的局限。

1.2 当代社会的网络语境为“云节目”的传播奠定了受众基础

在当代社会网络语境下,人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网络习惯和网络思维,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已离不开网络。因此,在这个时候推出带有显著网络标签的“云节目”,是很容易被广大电视观众所接受的。自拍、直播秀、互动……当这些熟悉的网络元素出现在电视节目之中时,观众将打破对电视节目的传统看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融入到节目当中来[ 1 ]。例如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其中有几期节目采用的就是“云录制”的方式,整体反响较好。

由此可见,正是当代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已形成的社会网络语境共同孕育了电视“云节目”,使其成为了电视节目中的一名“新生儿”。

2 呈现形式的“先天性缺陷”

“云节目”的呈现方式在采用之初只是对电视节目录制方式的一种新探索和新尝试。例如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其中有几期节目就是采用的“云录制”方式,是为了保障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之后,便出现了一批完全采用“云录制”方式来制作的电视节目,例如湖南卫视的《嘿!你在干嘛呢?》《天天云时间》等。这一批“云节目”快速且集中地出现在了电视荧屏上,但却又很快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这个情况的出现与“云节目”呈现形式的自身局限有着极大的关系。

2.1 对于传统综艺节目而言,“云录制”会使观众的体验感大打折扣

一方面,表现在舞台视听体验上呈现出的弊端。以《声临其境》为例,常规节目的录制是在演播室中进行,标志性的舞台、绚丽的灯光以及渲染气氛的音乐,都会给观众带来较好的视听享受,再加上现场观众的互动所营造的氛围,会带动电视机前观众的观赏情绪。而“云录制”的初衷就是要脱离传统实体演播室的束缚,但这却恰恰会导致舞台元素的缺失,这对于传统综艺节目来说,确实是一大缺陷。例如,《声临其境》采用的“云录制”由嘉宾和主持人在家中进行自拍,拍摄環境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场所(常为生活场景),与具有艺术性的电视舞台相比,视觉呈现相差甚远。另一方面,体现在情绪体验上的削弱,对于观众来说,会感觉缺少看点。

2.2 画面表现性的局限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机位的设置。“云节目”的录制很多情况下是由嘉宾和主持人自行完成拍摄,那么这里就会涉及到机位的问题,而一般情况下一组嘉宾只会用到一个机位来进行记录。例如《嘿!你在干嘛呢?》节目中,嘉宾用自拍杆架设手机来进行拍摄。画面一般以中、近景和正面拍摄为主,而这种拍摄方式,会造成画面在景别、角度和内容上的单一,场景表现也不够充分。特别是进入到后期剪辑环节,如何建立不同人物间的空间感?如何拓展场景的维度?这些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因此,电视“云节目”在呈现形式上的先天性缺陷导致各电视台在短暂的尝试之后就立马放弃了“云录制”的制作方式。

3 “尝鲜”之后的生存之道

“云节目”作为一种新生的节目呈现形式不应该仅仅止步于此,而是应该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得以合理地运用和充分地发展。因此,对于电视“云节目”的发展策略,本人有如下几点看法。

3.1 与自媒体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新闻类节目

当下自媒体行业发展迅速,很多自媒体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记录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因此,节目组可以与自媒体個人或机构进行合作,借助“云节目”的优势和特点,整合新闻资源,大力发展电视新闻类节目,实现全媒体的有机融合。这对于一档新闻节目来说,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同时还节省了制作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

3.2 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节目的视听呈现不断增添新的元素

电视“云节目”的诞生之初就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要综合运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手段,来丰富节目的录制方式和呈现效果,提高节目制作质量和观众的观赏感受。另一方面,也可着手为“云节目”的制作专门开发相关的技术,形成较为成熟的节目制作技术流程和体系[2]。

3.3 研发符合“云节目”特征的节目类型,挖掘其内在的优势和潜力

电视“云节目”虽然是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的一名“新生儿”,但它并不是一个新物种。因为它仅仅只是电视节目制作中所运用的一种新手段,而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电视节目类型。因此,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不要让“云节目”沦为电视节目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是应将其逐步发展为电视节目中的一种独立类型,具有自身的创作模式、叙事结构、制作方法及语言形态,为电视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电视“云节目”的出现,对我国电视节目在制作方式上的探索和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丰富我国电视荧屏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一笔,对扩大广大电视观众的视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电视“云节目”从出现到成为焦点,再到暂时的“隐退”,并不代表它的生命已走向终结。它留下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电视“云节目”在今后的道路中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无数电视工作者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同时也将带着这个严峻的问题为电视“云节目”开启一个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施文婕.“互联网+”时代网络综艺节目内容生产方式的嬗变[J].传媒论坛,2018(8):145-146.

[2]王藝霏,王海涛,徐燕.新闻节目的智能拆条与云平台推送[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7(5):64-70.

猜你喜欢

电视局限性发展策略
滴水藏海
基于微课视角的国内翻转课堂的理论探索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