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传文学文本阅读的有效路径

2020-11-17长丰县第一中学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刺秦史传荆轲

长丰县第一中学/ 刘 琦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史传文学作品大抵节选自《史记》《汉书》《战国策》等经典著作。叶圣陶先生认为,经典阅读要回顾“原本”“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将教材节选文本与史传整篇文本进行比照阅读,引入相关史料,可以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与思维空间,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对学生准确全面解读文本大有益处。

一、比照阅读,避免“断章取义”的文本误读

《鸿门宴》教学,学生大多能立足文本,对项羽、刘邦的性格作出准确分析。不过,有时仅仅依凭教材节选文本,或有“断章取义”之弊,常会导致误读文本。比照阅读教材节选文本与史传整篇文本,可以避免文本解读的“望文生义”。如下文: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有学生认为,樊哙等人“持剑盾步走”,是为了保护刘邦,而刘邦于危难之际,“独骑”逃命,暴露了刘邦自私贪生、狡诈多疑的性格,是作者春秋笔法的体现,暗抑刘邦。单单对比教材文本“步走”与“独骑”,这种解读似乎合理。其实,这也不完全符合史实。史传作品,其人其事,需要置之于历史语境。鸿门宴,发生在汉元年十二月,此时,刘邦虽未封王,但已是“人主”,与樊哙、纪信等人之间存有“君臣”之实。两军对峙,樊哙等人“持剑盾步走”,尽人臣之分,而刘邦以人主之尊,“独骑”脱身,符合当时社会等级观念和道德伦理观。《史记·项羽本纪》,有更为典型的事例。汉三年,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於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 ”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绝境之下,身为臣子的纪信,机智慷慨,主动代汉王刘邦身死。这样的君臣事例,在历史长河中俯拾皆是。“君使臣以礼,世事君以忠”,是中国士大夫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司马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言:

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因此,仅从刘邦“独骑”,部下“步走”,不宜武断理解为刘邦“自私多疑”,司马迁实录而已,不必过度解读。班固《汉书·高帝纪》也可侧面佐证,汉王出逃,《汉书》几无删减,与《史记》录载无异。而《汉书》是高举宣扬“汉德”的,班固亦实录之,可见并无明显的史传笔法,贬抑刘邦。

二、比照阅读,由木及林,准确解读文本

《荆轲刺秦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之“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囿于教材文本的节选,一些问题的探究,学生往往“只知其一,未知其二”。通过比照阅读,由“树木”勾连“森林”,启发学生解读出“感觉到又说不出来的东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课堂上,学生产生疑惑,其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荆轲怒,叱太子白:“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荆轲本是深沉之人,为什么仅因太子丹“迟之”,竟怒而叱之,坚决请辞?

勾连“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原文,可以解惑。太子丹质秦亡归,询国事于燕国侠士田光,田光推荐荆轲,为激励荆轲,田光以身殉国。同时,文中还交代了田光自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侠义精神,除反抗强暴、牺牲自我,重信守诺也是其中之义。田光以死践诺,荆轲何尝不是呢? 因此,面对太子丹的质疑,荆轲拍案而起,直赴死地。通过勾连比照阅读,丰富了学生对侠义精神的理解,并可立体化把握荆轲的形象。

疑惑二:

轲自知事不就……,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学生质疑:既为“刺秦”,荆轲为什么不直接刺杀秦王,而欲以生劫之? 是他刺秦失败的托词?

事实上,“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对刺秦目的交代得很清楚: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可见,太子丹与荆轲谋定刺秦目的有二:生劫秦王为上策,刺而杀之为下策。而荆轲其言其行,也均表明是以“生劫秦王”为目的。荆轲豪言“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暗示了其赴秦的心理预期——劫秦王、得约契。荆轲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后,仍“有所待,欲与俱”,显然要作最为充分的准备,以便实现“生劫秦王”的刺秦上策。“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荆轲所持匕首,淬有毒药,“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荆轲与秦王,咫尺之间,猝起不意,若仅以死搏秦王,未尝不可得。综上,刺秦失败,既不可简单理解为“惜哉剑术疏”,荆轲“笑骂之言”也非虚妄。勾连“燕策三”原文本,细读教材文本,相为互文,激趣探究,相辅共生,使学生理解人物行为前后的一致性,全面准确探究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三、比照阅读,因其固然,把握文本重点

“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史传文本精深,横向拓展,窥其全貌,纵向涵泳,因其结构、内容之“固然”,挖掘文本精华要义,把握作者情感倾向,才能细致落实教学重点,凸显文本的审美价值和育人价值。

《伶官传序》课后“探究·讨论一”:

本文背景复杂,内容纷繁。作者巧妙组织材料,精心安排结构,使文章思路清晰,主旨鲜明。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全文的结构特点。

按照“探究·讨论一”要求,结合课文,学生逐段分析结构:首段,提出论点后,摆出论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第二段,晋王赐矢,庄宗灭敌,紧扣庄宗得天下之“所以”,论证庄宗得天下的原因,照应论点之“盛”。依文理,第三段应该论述庄宗“所以失之者”,即失天下的原因,以对应论点之“衰”。但仅从教材文本内容来看,欧阳修没有论述庄宗宠信伶人失天下的原因或史实,而是用对比手法形象表现庄宗“盛”与“衰”之情状,并没有扣住“失之者”的“所以”。

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课文思路是清晰的吗?

《伶官传序》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和“传”是一个整体。《伶官传序》的论述是以《伶官传》的史实为立论基础的。欧阳修所要表达的“序”中应有之义,皆缘于或归于《伶官传》。阅读《伶官传》,补充“序”中应有之意:“庄宗既好俳优,……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比照教材文本,学生豁然明白:欧阳修论证时,笔下已隐含“庄宗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之史实”。比读教材文本,庄宗得失皆有据,课文自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伶官传序》课后“探究·讨论四”:

你认为文章中哪些语句可以视为格言警句?说说理由。

这个问题是开放式的。若“序”“传”结合,涵泳“整篇”文本,则能更细致、更有质感、更有温度地落实阅读教学的育人目标。《伶官传》秉持“垂劝戒,示后世”的史鉴目的,主要实录了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史实,所以,《伶官传》表面为伶官作传,实则为“过唐之论”,真正的“传主”是后唐庄宗。庄宗沉溺俳优之荒唐、伶人用事祸乱之荒诞、庄宗身死伶人之手的荒谬,皆为达到“垂劝戒”的目的。为了强化写作目的,《伶官传》前冠以短序,提要历史教训。总之,《伶官传》实录“历史事实”,《伶官传序》阐述“历史道理”,叙议结合,浑然一体。所以,就《伶官传序》让学生来谈“格言警句”的体会,就“道理”来说“道理”,看似并无不妥,实则易流于空泛,学生没有切实的感受。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比照阅读“序”与“传”,学生察其微言,辨其大义,明盛衰之理,知忧劳之义,懂得“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现实意义与人生道理,把文本“读成一种自己的生命体验”,从而实现欧阳修“示后世”的写作意图。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有一项特定的、无可推托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史传文学文本解读,依据学情,比照阅读,可有效提升学生理解、质疑、探究、鉴赏的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刺秦史传荆轲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也谈神仙人物传记的文体归属
“诗入史传”的探究
从三个动词看《战国策》用字的准确
从读者角度看史传文学中虚构存在的合理性
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图像探讨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