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2019年某医院急诊科734例儿童意外伤害临床特征分析

2020-11-04江顺德

中国医院统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男童女童交通事故

谢 杰 江顺德

台州市中心医院,318000 浙江 台州

国内外对于意外伤害大多定义为: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1-3]。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成年人疾病负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意外伤害虽然占的比重较小,但是,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仍需予以重视[4]。与成年人相比,儿童青少年处于生命周期早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疾病负担比重稍低,而意外伤害占的比重高于成年人[3, 5-6]。而意外伤害致残致死的风险较高,其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更深远,因此,这已经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地域特点、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不同地区意外伤害呈现出不同的特点[7-8]。对于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特征等仍需进一步探讨,为此,本研究纳入某医院2017年至2019年急诊科诊治的734例儿童意外伤害进行分析,旨在为更好地对儿童意外伤害实施救治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医院急诊科诊治的意外伤害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儿年龄为0~14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患儿损伤原因进行分类[9-10],本研究中的具体分类包括:坠落/跌倒、气管异物、交通事故、烫伤、钝器伤、动物伤、刀/锐器伤、中毒、溺水、其他。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纳入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分组(分为0~岁组、1~岁组、6~岁组、11~14岁组)、意外伤害原因(如上述)、伤害部位(头面部、四肢、躯干、复合性受伤)。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意外伤害的性别分布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734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其中男童416例(56.7%),女童318例(43.3%),平均年龄为(7.2±2.4)岁。不同年龄组意外伤害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3,P=0.386),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意外伤害的性别分布情况

2.2 不同意外伤害原因的性别分布情况

不同意外伤害原因前3位是:坠落/跌倒(占比16.2%)、气管异物(占比13.6%)、交通事故(占比13.6%)。不同性别构成差异明显,男童意外伤害原因前3位是:坠落/跌倒(占比16.1%)、气管异物(占比14.2%)、交通事故(占比13.7%),女童则是:坠落/跌倒(占比16.4%)、烫伤(占比15.1%)、交通事故(占比13.5%),见表2。

表2 不同意外伤害原因的性别分布情况

2.3 不同受伤部位的性别分布情况

头面部、四肢、躯干、复合性受伤占比分别为:19.2%、30.4%、31.3%、19.1%,不同受伤部位的性别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5.25,P=0.154),见表3。

表3 不同受伤部位的性别分布情况

3 讨论

据报道,全球每天超过2 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死,而每年因意外伤害而住院治疗则高达几千万[2-4, 11]。

轻症的意外伤害预后良好,然而,严重的意外伤害,如交通意外等,则会导致终身残疾等严重并发症,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及负担。随着人们对于儿童意外伤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相关的监测、病因干预等研究。有研究指出,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能够降低50%意外伤害致死儿童人数,但是,意外伤害在儿童死因的占比中仍然超过40%[12]。因此,儿童意外伤害的分析以及相应措施的制定和出台,对于降低儿童死亡率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外伤害占比逐渐下降。有研究指出,婴幼儿期时,儿童的行动能力非常有限,其思维也还处在朦胧的状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口腔等器官来感知世间万物[13]。由于缺乏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辨能力,容易吞食有害物质。此外,随着社会分工变化,父母双亲由于工作原因,工作日等时间通常把幼童交由家庭的老年人、保姆等携带。老年人、保姆等虽然有一定抚养经验[14],但是,由于年龄增大、责任心有限等原因,常常会导致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活动能力提高,活动范围也显著扩大。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虽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仍尚未完善,其意外伤害的发生占比也较高。到了青少年时期,经过学习,其对于事物认知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地提高[15],具备了一定处理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意外事件能力,因此,意外伤害的发生明显下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意外伤害男童(56.7%)占比大于女童(43.3%)。这可能与男童活动能力、活动范围、好奇心等较女童强有关。其他研究也有类似的报道[9,16-17]。

本文对不同意外伤害原因进行分析,不同意外伤害原因前3位是:坠落/跌倒、气管异物、交通事故。不同地区病因的顺位有所差异[7, 16-19],这可能与不同地区宣教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相关。为了进一步降低因儿童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人数和伤残程度,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充分掌握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特征,针对病因以及伤害的病理病生特点,制定规范和适宜的应对措施,并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能力。

猜你喜欢

男童女童交通事故
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思考
预防交通事故
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
愉快的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