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在中国画中的使用及其运用技法

2020-10-20刘洪海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

刘洪海

摘 要:色彩是画作的基础,不同的色彩通常能表达不同的意思,色彩的使用效果可直接影响画作的整体水平及价值。我国绘画历史悠久且底蕴深厚,其中色彩的运用具有独特的技巧和风格,在我国文化形成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于绘画而言,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色彩的运用造成影响,因此不同地区及不同民族在色彩的使用上均存在差异,衍生出多种不同的使用技巧,并且形成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形态。文章以我国的绘画发展歷史为基础,对色彩在中国画中的使用及其运用技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色彩;中国画;运用技法

一、中国画色彩概述

(一)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变化

色彩是绘画语言中相对特殊的一种,极具表现力,相较于绘画中的其他表达方式,色彩能更好地体现画作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让画作更加生动且充满灵性。中国画色彩的应用中,传统方法主要依靠色彩的空间关系来完成对物体色彩构成的表达,这种方法是在人们认知观念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形成的,在现代中国画中缺乏实用性。因此,现代中国画的色彩运用逐渐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绘画者自身对世界的认知及感应上,色彩在画面构成中重新组合。具体应用中,以往的素描思维逐渐被淡化,绘画者更多地通过色彩间的关系去比较和分析,然后对色彩的意向和方位进行区分,以此完成颜色的运用。

(二)传统中国画色彩使用的特点

传统的中国画色彩的使用以红黄蓝白黑为原色,并且认为黑白两色不能通过其他颜色调和而得,形成中国画独有的墨色与彩色的色彩区分方法。实际绘画中,墨色通常被作为主色,尤其是山水画,这与我国古代使用毛笔写字存在较大关联,因此文人们在绘画时对色彩的考究通常以墨色为主,很少考虑其他鲜艳色彩的使用。墨色之外的其他颜色,通常对应诗句的描述应用,尤其是对夕阳、山花等事物的色彩描绘,有时也会以墨色为基调完成整幅作品的创作。

二、中国画中色彩的使用

中国画中色彩的使用十分独特,其在绘画历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规律,这也是区分中国画的有效方法。

首先,绘画作品的调子。中国画中色彩的使用通常以主色统领全局,然后根据绘画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及赋予画作的不同表现力选择相应的辅色,让画作的色彩具有变化性,从而更好地提升画作的表达力。中国画的色彩通常较多,但实际应用中主次分明,这使得中国画的色彩应用多而不杂,使中国画形成讲究色彩调和的特点,此种特点在我国的很多绘画中有较好的体现。

其次,中国画中色彩的应用即墨与彩的融合,色彩的使用关键在于设色的优劣。观看中国画时,很容易发现各种事物的描绘通常是墨色线条勾勒为基础,然后进行色彩填充,从而更好地实现对色彩的应用。同时,中国画中其他色彩的使用通常以墨色为衬托,这样不仅能让其他色彩更加鲜艳,还能让色彩表现出厚重感。对于水墨画而言,其以墨色和青色为主,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山石树木的古朴厚重,并且不会因为色彩单一而导致画作表现力下降,这是中国画独有的特色。

再次,中国画中色彩的使用还掺杂对比调和的应用。根据对比色的特点,在交互作用中会产生中间色光,从而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中国画中,将常用墨色和色线进行粗略的勾勒,这样能让画作的底色产生密切调和的关系,从而让色彩在画作中更好地融合,不会对画作的整体观感造成影响,还能让其表现力得到提升。同时,空白和反衬在中国画中也有应用,其作为画面处理的常用方法,对画面整体表现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综合分析中国画中色彩的应用,通常不会有中间色调和反光色等,这样能让画作在色质本身具有审美特性的基础上完成色与色对比的强调,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想法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最后,中国画中色彩的用笔同样十分重要。根据中国画的发展历史,画作中只有色并不能使其完整,只有画面中有彩才能使画作具有完整性和更好的表现力。实际绘画中,要获得彩的效果,就需要讲究笔的运用,简而言之就是绘画时以笔运色,将用墨的方法用于色彩的勾勒,下笔时让色依附于笔而使色更加丰富多彩。同时,绘画中笔法的合理运用,不仅能让画面中色彩的表现力得到提升,还能让画作更好地传情达意,这也是中国画的特色。

三、中国画色彩运用技法

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色彩运用技法,其中以渐变法、调和法、蘸色法、重叠法和边缘法为主,形成了中国画独有的用色技法。

第一,渐变法,即让色彩由深到浅逐渐变化,中国画中也将其称为“染”。实际使用中通常根据画作中不同事物及形象的需要,在两种或多种临近的事物上色时,分别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对其进行填充,并且采用渐变的手法区分事物,这样不仅能让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还能获得虚实结合的效果。渐变法最常用于各种风景画,如赭石染山,山体中下部分色彩偏重,靠近天空时颜色逐渐变淡,最终过渡到天空和白云,以此让画面中的山石和天空的颜色更加和谐且相互衬托,从而提升色彩的表现力。

第二,调和法,即将颜色不同的颜料置于调和盘中,按照需要对其进行调和,然后用于事物的描绘。实际应用调和法时,通常以两种颜色的调和为主,这样能更好地满足绘画者的需要,并且其操作简单,对绘画者的色彩调和技巧要求较低。使用三种及以上颜色进行调和时,无论是植物颜料还是矿物颜料,均会出现色彩浑浊的情况,最终导致画面中的色彩不够鲜明,且不能满足绘画者对色彩效果的预期要求。

第三,蘸色法,主要是用画笔同时蘸取多种颜色勾勒所要描绘的事物,以此让色彩更加丰富且不会变得浑浊。实际使用中通常以两种颜色的同时蘸用为主,多种颜色的使用对绘画者的技巧要求较高,不易把握。蘸色法的使用以笔尖的颜色为起始,要确保笔尖的颜料蘸取量相对较少,避免因颜料蘸取过多而导致先蘸取的颜料受到较大影响。蘸色法的使用中,还强调蘸取颜料后一笔绘制,因为使用蘸色法通常是描绘局部颜色不同的同一事物,因此必须保证下笔的连贯性,避免影响事物的美感及协调性。

第四,重叠法,即先用一种颜色进行描绘,之后使用另一种颜色将其覆盖,以此完成事物的描绘。重叠法的使用通常在工笔画中较多,其能有效增强画面的厚重感,且不会因色彩调和问题而导致画面浑浊。对于重叠法的使用,实际绘画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颜色重叠后的颜色,尤其是在颜色深浅不同时将会有明显的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析并选择色度。

第五,边缘法,其主要用于必须要使用某种颜色,但其色彩并不强烈时,使用边缘法能使其变得更加明显。通常情况下,中国画中对边缘法的使用以墨色等深色作为边缘色,用笔简单,在需要表现的颜色边缘进行细描,以此让中间的颜色变得明亮而显眼。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下笔力量,尽量放轻以避免线条过粗影响最终效果。

另外,中国画对色彩的应用通常以简单为基调,色彩过多通常会影响主体的表现力,让画面杂乱且缺乏整体性。因此,在进行色彩运用时,通常需要以各种色彩的相互关系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此确保色彩的运用不会对画面效果造成影响。其中中国画色彩通常以原色和正色为主,画作中的颜色通常保持在两三种,这样不仅能让画面中的事物主次分明,还会使画面整体更加清爽,但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色彩搭配合理才能让画作的意境和情感得到有效表达。

四、结语

绘画艺术是各种艺术中最为常见且历史最悠久的艺术,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感官上看,绘画艺术属于视觉艺术,因此色彩在绘画作品中十分重要,不同的颜色可表达不同的意境,且会因为不同人的不同运用出现一定差异,这也是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画作,中国画色彩的应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式与技法,尤其是古代画作,通常以水墨为基調,运用不同的技法进行描绘,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意境。中国画色彩的运用还存在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被发掘,因此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封顺.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对色彩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9(22):118-119.

[2]邓荣斌.简述现代水墨画的色彩主观性表达[J].美术大观,2018(8):74-75.

[3]刘珂.论中国画的传统色彩美学和现代色彩意识[J].艺海,2016(8):85-86.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中国画色彩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