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视角下“好绘本如何好”

2020-10-20李敏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隐喻

李敏

摘 要:“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这是隐喻的本质,体现了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人们倾向于通过具体的、熟悉的、可视的概念来理解抽象的、陌生的、不可视的概念。隐喻这一认知方式也普遍存在于幼儿的思维当中,幼儿思维的隐喻性为我们理解幼儿提供了支持,绘本的创作者也在有意无意中通过图文的相互配合让幼儿通过隐喻的方式理解绘本内容。文章将在幼儿隐喻性思维探讨的基础上分析绘本中的隐喻表征,并提出绘本创作和绘本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幼儿绘本;隐喻;隐喻表征

注:本文系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隐喻视角下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研究”(BZXYQNRW201805)研究成果。

隐喻是“借已知理解未知”“用具体理解抽象”“以熟悉理解陌生”等映射的集成,反映了由简入繁、由实体到非实体、由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知的總体规律和基本路径,这便是如今被人们普遍认可的隐喻的认知视角。它来源于莱考夫与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解读——“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这便是隐喻的本质。

一、绘本中的隐喻

李爽、张康夫指出,隐喻是作者将不太合适直接描述的内容以另一种方法进行传递的方式,通过对绘本的色彩、画幅安排、画面构图这三方面分析其隐喻运用的方式。马瑞洁探讨了叙事绘本中情绪表征的三种机制,其中一种便是隐喻,即从具体源域到抽象目标域的映射,如将“愤怒”隐喻为火。

绘本中的隐喻表征来源于对文、图以及文图的协同配合的分析,因此,绘本中的隐喻表征包含了文字隐喻、图画隐喻以及文图配合形成的整体效果——多模态隐喻。由此,本文所说绘本中的隐喻是在认知视角下结合绘本中的隐喻表征制定的,即通过文字语言或非文字语言,亦或两者的协同作用,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映射,帮助儿童通过一个领域经验认识另一领域经验,从而理解绘本内容。

二、幼儿思维的隐喻性

正如郝广才所说:“我们做绘本,要了解对象,要明白阅读的本质,才能抓住要领。”幼儿思维的隐喻性是我们创造好绘本,看懂好绘本的重要所在。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认知发展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这一特点与象征性游戏中幼儿的象征性思维都是幼儿思维隐喻性的体现。

象征性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象征,将一事物象征成另一事物,从而实现对事物的理解,这与隐喻将喻体投向本体,将目标域投向源域,在喻体与目标域中认识本体和源域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实现对陌生事物的理解。角色游戏中,“我”可以是妈妈,也可以当警察,就这样幼儿在象征性游戏中,通过隐喻性思维不断想象与创造,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三、绘本的隐喻表征

众多的绘本创作者基于幼儿的隐喻性思维来创作绘本,通过文字、画面、符号等向幼儿传达绘本信息,使幼儿在绘本创作者的设计中无意识地沿着隐喻性思维进行阅读。

(一)文字隐喻

1.文字语义

隐喻暗含在文字之中,幼儿通过隐喻理解文字的含义即绘本的内容。

“水开了,妈妈对着锅子吐舌头。霍斯也吐舌头,吐了二十下。他拿起汤勺乒乒乓乓地敲锅子。他喷出最大一口火龙气。”

绘本《生气汤》中,霍斯经历了一箩筐不如意的事,回到家后妈妈通过煮汤的方法帮助他发泄愤怒情绪,最后霍斯“喷出最大一口火龙气”。在这里喷出的火龙气实际上就是将愤怒的抽象情绪隐喻成“火”这一具体形象,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霍斯的情绪,愤怒之火跃然纸上。

2.文字形态

(1)文字大小

在绘本《菲菲生气了》中,菲菲生气时用拳头砸出的单词“SMASH”(打碎),每一个字母都被放大了好几倍,此时创作者用文字的“大”来隐喻愤怒的“大”。菲菲嘴里喷出了用火包围的“ROAR”(咆哮),单词横跨整个跨页,单词的“大”隐喻愤怒的“大”。

(2)文字外形

有的文字直接以“幼儿的字”呈现,如绘本《大卫惹麻烦》中,创作者用绘本的主角大卫的口吻讲出故事的内容,便呈现了幼儿写出的字体,仿佛这句话就是大卫自己写的,幼儿的字体的呈现方式隐喻了说话的主体,稚嫩、可爱的字体也增添了趣味性。

(3)文字颜色

在绘本《菲菲生气了》中,菲菲回到家里,整个画面一片温馨,温暖的浅黄色字体“一家人又在一起了”描绘了画面中菲菲家的温馨场景。浅黄色传递出温馨的感觉,隐喻此时菲菲心情的好转。情绪这一抽象概念通过隐喻的方式具象化地表现出来,抽象情绪跃然纸上。

(二)图像隐喻

桑达克说:“一张插画是文本的一种放大、一种诠释,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文字的意蕴。”

1.概念隐喻

《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绘本中,阿古力很爱生气,他大声一叫,喷出了大火,大火把他的家烧了一半,而且做什么事都会喷火,吃饭的时候汉堡包变成了烧焦的炭堡包,刷牙的时候也会喷火……阿古力生气时变成了一只喷火龙。爱生气的阿古力随身带火,生气就喷火,喷火就是生气了,即形成“愤怒是火”的概念隐喻。

2.颜色隐喻

绘本《菲菲生气了》中,菲菲生气时身体轮廓线为红色,出门后的怒气让大树也染上了红色的轮廓,心情平静时身体轮廓线变成了橘黄色。在这里,由“红色”向“愤怒”投射形成的转喻映射,支撑起“火”与“红色”映射的“愤怒”。

3.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不通过另一种概念来建构,而是组织一个互相关联的概念的完整系统。方位隐喻跟空间方位有关,但方位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以我们的自然以及文化经验为基础。莱考夫与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列举了很多实例,其中一种是“地位高为上,地位低为下”,如“他地位崇高”“他处于社会的底层”里面的“上”“下”隐喻了地位的“高”“低”。这种空间隐喻在绘本中也经常出现,可能是像这样以文字的形式传达出来,也可能是图画的形式。

在《顽皮公主不出嫁》中,公主坐在高背椅上,面对着下面贪财好色的王子们。但公主面对皇上和皇后时位置便处于皇上和皇后之下,且距离明显要小。这便体现了空间隐喻——“地位高为上,地位低为下”。

(三)多模态隐喻

绘本具有的多模态特点让小读者们能够沿着视觉模态完成多感官模态的享受与体验,如味觉、触觉、嗅觉等。

在绘本《吃书的狐狸》中,狐狸经常去图书馆偷吃书,于是读者发现书竟然有难闻的动物气味。为了表现人们拿到书后的“中毒”状态,创作者将读者的鼻子甚至身体都涂上了绿色,仿佛人们都感染了“病毒”。小读者们在看到这个画面后自然而然能感受到这股怪味,这便实现了由视觉模态通向味觉模态的构建。

四、结语

“绘本作为适合亲子阅读的图书,应该是从孩子的视角创作故事,融入生活哲理的。”通过孩子的视角的前提必须是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孩子的隐喻性思维为创作者提供了绘本创作的抓手,创作者应该根据幼儿的隐喻性思维特点进行设计,从一字一句的文字斟酌、文字表现到图画中的颜色、版式、方位、布局、线条等构成的线索、道具、角度、风格等都是细密的工作。对于父母、幼儿园教师来说,在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时,也要在读懂绘本的隐喻性表达的基础上,通过提问、暗示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的隐喻,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不可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李爽,张康夫.罗伯特·英诺森提《大卫之星》绘本的隐喻研究[J].设计, 2019(1).

[3]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4]辛哈.克里斯·辛哈语言、文化与心智:发展及进化与认知语言学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滨州学院

猜你喜欢

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爱的隐喻
基于概念隐喻的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下印地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下印地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浅谈语法隐喻的隐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