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环境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管理研究

2020-10-13何英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问卷微信时代

何英团

(广东药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006)

一、问题的提出

(一)微时代的含义

目前谈论微时代已经显得稍微有点过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2月28 日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1]。我们目前处于一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一个大数据时代,各种数据在网络中得到不断更新,各种网络的新应用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目前身处的时代——微时代。

(二)微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的冲击与机遇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接受过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但还未完全走进社会,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使用群体,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和干扰。

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肖晓哲指出: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维交流的重要载体,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效果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权威性,即话语权,在微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让大学生对教育者提供的信息不产生怀疑[2]。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曹德欣认为:“时代的大学生网络生活给高校传统教育管理带来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教育和管理的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微时代要求,深刻分析微时代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立足现实,着力创新,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

从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到,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教育已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带来重大的冲击,要把党的教育抓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搞好,教育管理部门是时候把网络的话语权重新把握在手里了。

(三)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微时代的信息发送具有便捷性、匿名性、即时性、易转发和低成本等开放性的传播特点,可实现与发生的事件同步“直播”,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

就微时代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管理进行研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意义,即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形成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二是理论意义,通过网络工具,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调查过程及采用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样本的选择

2017年5月,本课题《微时代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确定为当年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被批准立项后,课题组人员就即时开展相关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设计《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调查问卷》,并着手准备进行问卷调查;二是开通微信公众号,方便师生学习交流和学生反馈舆情。

(二)调查问卷的制定及研究过程

在集体讨论、深入了解后,2017年7月,由本课题组设计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调查问卷》设计完成,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基本资料和主体问卷,其中主体问卷又包括微信使用基本情况和微信深度使用情况两部分。

在经过反复的比较、筛选,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2017年9月,课题组组织了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共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600个学生中,主要是本科生,有少部分专科生、研究生,专业不限,性别不限,年级不限。一周后,回收调查问卷591份,其中无效问卷23份,有效问卷568份,男生290份,女生278份。

课题组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利用Excel2007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并就数据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检验。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离不开手机,离不开微信、微博已是铁的事实

我们采集到的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已经是离不开手机、离不开微信,这是铁的事实。收集回来的568份有效问卷中,每天花在手机阅览新闻、使用微信和微博、玩游戏、玩抖音等娱乐APP超过1小时的学生为500人,超过被调查人数的92%。

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微博等时间统计

(二)大学生对微时代环境的信息基本能分辨清楚,能做到是非分明,值得肯定

目前的大学生,接触网络时间已有超过6年,在父母、亲朋好友的教育和指导下,基本能分辨是非,值得肯定。在我们调查问卷的一个选项中,即是否有跟父母互相添加微信并做互动(朋友圈点赞、评论、文字或语音交流),56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452人,占了近80%的比例。

(三)目前微信、微博上的信息更新太快,信息太多,或多或少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表达习惯

目前网络上的信息太多,更新太快,而客观上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满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大学生通过宽广的网络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但也同时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当大学生遇到问题时,有时候首先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而是寻求网络帮助,又或者在朋友圈看同学、朋友对类似问题的看法,往往不会自己深入研究,就按照别人的观点思考问题,这对大学生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不利[4]。

(四)网上信息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时刻留意学生动态,做好舆情控制

微信、微博中由于用户量巨大,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家庭背景的人通过微信、微博相聚在一起,使得大学生的交友圈变得比较复杂,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给个人情感以极大的宣泄空间,这无疑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网络生活习惯,没有限制地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变得随意和偏激,这都是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也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3]。

四、微时代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策略研究与探讨

(一)微时代的传播形式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当前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微时代的传播形式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通过微信、微博,我们的大学生融入了社会,增加了知识的获取途径,微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宝贵机遇,不再受限制于教师三尺讲台的授课。但是辩证地看,微时代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微时代由于人人都有“麦克风”,以及负面信息传播的难控性,使教师的话语权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具有不可预估性。

(二)微媒体信息传播嬗变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在“微时代”之前,思想政治教育是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诸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不能发表信息或进行信息互动,这些信息来自教材、教师、网站等等,信息源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性特点,信息是垄断可控的[3]。

根据对大学生的谈话得知,现代大学生已经对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存在一定的看法,心理上已经不再对教师有盲目崇拜的意识。我们知道,如果教育者在教育中具有绝对话语权,那么可能会形成“一言谈”,导致与学生无法沟通,而如果在教育中不是教育者占绝对话语权,那么可能会引导学生走到其他方向,影响教育效果[4]。

(三)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

微媒体时代下,各种功能及应用的APP、公众微信号层出不穷,各种社交软件功能强大,笔者认为,其实高校的常规教学和管理可部分地移至网络,如高校可搭建一个师生交流平台,该平台要具备多种功能,如管理功能、宣传功能、隐性教育功能。同时,具备交互式的特点,即指同一个人可以自己开通一个群,横向联系其他成员,类似于QQ群、微信群。

同时,广大思政教师要加强网络化时代知识的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四)高校应加强学生道德和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安全使用网络

我们知道,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学习,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各兄弟院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安排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同时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必修课、公选课、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小程序、学生社团等等,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大学生加以辅导,教给大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各高校的保卫处、学生管理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系统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要积极主动联合公安、消防、派出所、消防等部门,开展相关的教育,防微杜渐。

(五)高校应加强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纪律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打造一支知识水平高、政治纪律严明、思想道德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安全方面负有重要责任[5]。但是,这几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上个别人的道德滑坡,不少高校教师也暴露出相同的问题,如某大学某老师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要求,被学校纪委处分[6];如某大学老师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要求,被撤销高校教师资格等等[7]。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纪律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法律知识建设,打造一支知识水平高、政治纪律严明、思想道德过硬、懂法知法守法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作为教师要用爱教导学生,要用心成就学生。立德树人,就是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自己作为模范,要热爱教师事业,要坚持责任担当,要起好表率作用。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这样才能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

五、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就是要求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品行修养,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8]。

著名作家路遥说过:“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能成就某种事业。”在教育这块圣土上,唯有不忘初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用心教书,用爱育人,才能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社会。

在微时代里,任何微小的事情都有可能被放大。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纪律建设,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政治纪律的论述及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精神,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

我们期待着微时代里,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就。

猜你喜欢

问卷微信时代
微信
问卷网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