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高校校友文化探析

2020-10-13尹成芳曹虹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校友论文期刊

尹成芳,彭 斐,曹虹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图书馆;b.校友工作办公室,北京 昌平 102249)

校友文化是“双一流”建设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1]。目前,国内对于校友文化的研究,还处于学欧美的起步阶段。对于校友文化的含义更是众说纷纭,王永鑫、王丽萍等认为校友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3],郭姝等认为校友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延续[1]。罗志敏则认为,校友文化实际上不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大学文化的亚文化;校友文化不是校友的文化,也不是校友工作的文化[4],更不是捐赠文化。顾建民、罗志敏首次对校友文化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认识,认为校友文化是一种以学缘关系为基础的共同体文化,并对校友文化提出了“群体资格—取向—程式”为核心概念的阐释框架[5]。从学科评价角度,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上海软科等评估机构均已把毕业生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等作为学科评估中的重要评价指标[6]。因此,本文基于文献计量,依据统计、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校友文化展开研究,无论对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对科技强国、教育兴国的科研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NoteExpress导入文献题录,并筛选文献,然后借助浙江大学刘启元、叶鹰开发的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3.2[7],抽取期刊文献的发文时间、作者、机构、文献来源期刊、关键字字段,通过Excel 2016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将结果加以展现,同时利用SATI 3.2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中NetDraw呈现可视化图谱[8],通过SPSS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对高频关键词共现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7]。

(二)数据资源获取

利用CNKI中国知网期刊库,以“校友文化”和“大学”为并列主体检索词,或者以“校友文化”和“高校”为并列主题检索词,检索到73篇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5月5日。去重后,剔除新闻、资讯、简报等无贡献文献,最终筛选获得研究匹配期刊文献为69篇。

二、高校校友文化统计分析

(一)论文发表时间分析

校友文化研究领域发文量的时间域分布特征,反映了校友文化的研究进展及研究热度。自1991年时任浙江大学副校长卜凡孝在《化工高等教育》上发表了第一篇涉及“校友文化”的文章《论大学校园环境管理》后,直到2004年,与校友文化研究密切相关的论文才公开发表,之后整体上呈不愠不火的状态(见图1)。“十三五”期间,出现了量的飞跃,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十九大以来重视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二)论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对论文作者及机构发文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研究机构或者作者对该研究领域的关注度及研究者相对集中程度,进而了解到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师资是否雄厚。自1991年至今,共有95位作者研究高校校友文化,其中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有7位,其他作者均发表了一篇论文。从第一作者统计情况来看,共计63位一作,其中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除罗志敏外,其他均为第一作者。单独一作论文41篇,占总发文量的59.4%;两位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23篇,占总发文量的33.3%;论文最多合作者为三位,共发表5篇论文,占比仅为7.2%。

从发文机构来看,浙江大学以4篇论文居首,浙江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均发表2篇论文,其他57所高校或机构均发表了一篇文章。从发文机构“双一流”建设情况来看,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7所,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3所,占所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15%。从机构合作关系网络来看,只有一篇论文为3所机构合作完成,5篇文章为2所机构合作完成,其他论文均为机构单独完成。整体来讲,由于作者及机构发文量均较低,目前尚未形成密切合作网络,也说明在高校校友文化研究层面上,交流不充分、合作不紧密、重视不到位。

(三)文献来源期刊分析

对于文献来源期刊的统计,有利于研究者系统、高效地研究高校校友文化。通过统计,高校校友文化主题期刊论文共发表在60种期刊上(未做期刊更名校正),其中发文量两篇以上的期刊为9种,且均为普通期刊,其他51种期刊均发表了1篇。目前,收录的高校校友文化论文的期刊为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来源期刊有《当代教育科学》《四川戏剧》,同时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的有7种,包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术月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教研究》。

(四)关键词统计及社会网络分析

高校校友文化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是研究该领域热点关键词的高度概括,有利于研究者关注研究热点及前沿。利用SATI 3.2抽取关键词,高校校友文化关键词频次大于2次及以上的共28个,其中校友文化40次,高校12次,校友工作、校友资源、校园文化各10次,大学生5次,培育、校友、育人分别为4次,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作用各3次,创新、对策、高校校友、高校校友会、高校校友文化、价值、母校、培育路径、情感管理、社会资本、文化育人、校友意识、学堂、学校、在校生均为2次。同时,利用SATI 3.2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将结点作为关键词,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中NetDraw工具,将共现次数为2次及以上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呈现(图2),其中结点位置越居中,说明结点越核心,结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次数的多少,结点越大,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粗,关键词共现的越紧密。由图2,校友文化居于结点位置中心,与校园文化连接最为密切,其次是高校和校友工作。

利用高频关键词共现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将关联密切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形成研究词团,下页图3为高校校友文化高频关键词使用Ward联结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多维尺度分析的应用基础通过将高维空间数据降维至二维数据,从而在低维空间中直观地判断某研究领域的发展热点,下页图4所示为高校校友文化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图谱。从图3、图4聚类图和多维尺度图谱的一致性出发,目前高校校友文化研究可大致分为四大词团:一是校友文化培育场所,主要包括学堂和学校;二是校友文化培育的思想基础,主要包括校友意识和培养;三是当今校友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对策;四是校友文化的培育价值,主要包括校友文化、高校、校友工作、校园文化、校友资源、培育、校友、育人、文化建设等。

三、高校校友文化培育路径

校友文化是一种以学缘关系为基础的母校—校友共同体文化,在这个共同体中,校友不应是唯一的参与者,校友文化也不只是“索求”校友感恩[9],校友文化更重在母校自身,校友文化应该是“给予—感恩”共同体。

首先,校友意识的培养,贵在在校生,成在师资队伍。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狠抓意识形态,时刻不忘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坚持以人为本,做“四有”好老师,树立“四个意识”,恪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远离师德“十条红线”,始终肩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育的使命,要从在校生是未来校友的思想出发,从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步开始,甚至可以从高考招生工作开始,始终以今日之学生,明日之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为目标,在青少年“拨接孕穗期”精心引导、栽培,做在校生即校友的典范和引路人,始终秉承“君子不重,则不威”,只有这样,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深有感触,即“大学改变了我的一生”,舐犊情深终待反哺之恩。

其次,校友工作是校友文化的重要催化剂。校友工作恪守“弱功利、强服务、轻临时、重平时”,定期举办校友论坛、校友沙龙、校友座谈会等校友交流活动,积极为校友之间、校友与在校师生之间搭建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服务学生、校友和学校成长与发展。定期走访校友,盘活和实现资源共享,开创“共享共创”的局面。校友林、校友景观等校友文化景观建设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友景品建设,打造品牌文化活动、轶年活动,充分发挥校友的积极榜样力量,以优秀校友典型事迹所具有的激励示范教育价值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校友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也将优秀学生推荐到校友企业中,将大学精神、学风、校风融会贯通到校友工作中,切实实现校友文化的全面提升。

最后,完善校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校友工作制度。加强校友信息收集、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等工作,充实校院两级校友工作力量,形成学校关心校友、校友心系母校,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打破仅校庆时想起校友、捐款时想起校友的局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各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形成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友文化。

四、培育石油特色校友文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石油特色鲜明的一所工科院校,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以信息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坚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重视文化传承、情感认同,广泛联络校友,凝聚校友,促进校友与学校共同发展。培育在校师生的共生共荣校友意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友返校等活动,加强对在校生爱校荣校的校友意识教育。从“三全育人”理念出发,将校友工作与育人目标有机结合,扶持校友学生社团,鼓励在校生参与校友工作。传承石大精神,培育校友文化,让学校成为校友的精神家园,将行业文化与校友文化相融合,凝聚成石油特色校友文化,成就传承创新的优秀校友文化。

猜你喜欢

校友论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期刊问答
校友风采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