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心观察,勤于思考

2020-09-24邓鑫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片大片写景大树

邓鑫

【教学目标】

统编版七上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确定本单元作文教学目标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

首先,我们厘清一下本单元的“写作”内容。“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其内容主旨可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在“写作实践”中共设置了三个练习:一为写景,二为写人,三为写事。揣摩教材编写组设计本单元的意图,也许是因为本单元正值学生初中学习生活伊始,而“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是写作的源泉,让学生在新学段伊始再次认知这个道理,才能更好地奠定写作的心理基础,但其练习内容涉及“景”“人”“事”,可谓涵盖了初中写作训练的主体内容,而且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很难有充足的课时完成全部,所以有必要做出取舍。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一下本单元阅读篇目教学价值的共性。本单元的阅读部分选录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均是写景名篇,《古代诗歌四首》也以写景为主。纵观全六册教材,也只有这个单元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诗都集中指向写景,而且三篇现代文写景技法各具特色,作为训练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范例比较符合学情。三篇文章课后也设置了指向写景训练的习题和引导: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春》课后第三题)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济南的冬天》课后第五题)

优美的写景散文常常用饱含感情的、细腻生动的笔墨,把景物描写得分外美丽,分外灵动……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雨的四季》阅读提示)

除此之外,七上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第四题也设置了写景训练题目。基于上述对阅读篇目及课后习题的分析,本单元写作教学目标取观景、写景训练而舍写人、写事比较合理。

最后,我们需要对学情有所了解。初一学生对于如何写景并不陌生,那么,经过小学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写景能力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写景能力的离散度有多大?初中写景训练的起点在哪里?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思考,才能让作文教学更具实效性。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确定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如下图:

【教学过程】

因为学生刚升入初中,我们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欠缺了解,所以本单元的写作训练采取了读写结合,化整为零,“滚雪球”递加,先写后导的教学方式。

一、学生自由写作

在第一篇阅读课新授之前,教师布置一篇写景随笔,景物自选,字数不限。

(设计意图:景物、字数均不设限,目的就是给学生最大化的写作自由,尽可能地显现学生写作能力的优势与不足。)

二、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浏览学生随笔,梳理共性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浏览,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表格中的“原因”即我们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三、化整为零,读写结合,“滚雪球”式递加    训练

阅读教学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和怎样写,而这个“怎样写”就是我们的写作教学目标。所以我们把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化整为零,结合当天阅读课的教学内容,逐项“滚雪球”式递加,一则降低了写作训练的门槛,击破学生的畏难心理,二则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中品悟到成就感,从而认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这一道理。

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课后分批次面批面改的方式进行随笔的批阅,并收集学生修改过程资料,大到全文,小到某句话的进步,以备习作成果展示之用。

四、先写后导,成果展示

在阅读课全部讲授完毕后,教师设置一节“写景随笔展示课”,本课的授课环节分为三个:

(一)引导学生根据阅读课所学和自己的写景随笔实践,总结写景技法,绘制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写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写景技法,通过绘制导图,对技法形成全面的、理性的认知。)

(二)成果展示,感受自己的成长

教师对比并展示学生修改前后的作品,引导学生再次感知技法的作用。

(设计意图: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前后作品的对比呈现,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技法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对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大有裨益。)

(三)布置作业,实现再提升

选择不同的观察时段,续写自己的随笔,形成一篇完整的写景习作。不少于600字。

【学生随笔】

(初稿)

只见那平地上,小草已经长了出来,花儿们开放了,大树们也正在活动筋骨。(视觉、拟人)雨后,我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油绿油绿(色彩词语)的小草。看着那大片大片的绿草丛,我忍不住脱下鞋袜,赤脚踩在上面,脚下传来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触觉)使人神清气爽。

(改稿一:添加虚写和修辞)

只见那平地上,小草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慢慢地从土里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花儿们从美容觉中醒了过来;(添加拟人修辞)大树们也正在活动筋骨。这一刻,我仿佛看见它们那细长的身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變得又高又大,在风雨中,它们不再被打压,而是如大树一般屹立不倒。(联想,虚写一笔)雨后,我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油绿油绿的小草。看着那大片大片的绿草丛,我忍不住脱下鞋袜,赤脚踩在上面,脚下传来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使人神清气爽。

(改稿二:添加感官描写)

只见那平地上,小草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慢慢地从土里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花儿们从美容觉中醒了过来;大树们也正在活动筋骨。这一刻,我仿佛看见它们那细长的身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变得又高又大,在风雨中,它们不再被打压,而是如大树一般屹立不倒。雨后,我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油绿油绿的小草。微风吹过,它们齐刷刷地向我招手(添加拟人修辞),风中夹杂着混合着泥土味的淡淡的清香,(添加嗅觉)发出沙沙的响声(添加听觉),像是在说:“快来和我一起玩吧,快来和我一起玩吧。”(联想,虚写一笔)这让我忍不住去尝了尝小草的味道,苦丝丝,甜滋滋,(添加味觉)充满了生命的味道。看着那大片大片的绿草丛,我忍不住脱下鞋袜,赤脚踩在上面,脚下传来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使人神清气爽。

(改稿三:调整内容顺序,适当增删语句,添加细节描写)

雨后,我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只见那平地上,草儿们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慢慢地从土里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花儿们渐渐从美容觉中苏醒,缓缓绽开笑容;大树们也在舒活着筋骨,准备撑开巨大的绿伞。(总写,由下到上)一阵微风吹过,混合着泥土味的淡淡清香沁入心脾。闭上眼,享受着这份芬芳,聆听着草儿们的嬉闹,这一刻,我仿佛看见了它们那细长的身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生长着。我不禁蹲下身去轻抚它们,仔细一看,才发现小草的叶片那么薄,而在它那薄如蝉翼的叶片上竟然有着清晰的纹路。纹路各种各样,有的从头到尾都是平行的,有的头部相交,有的尾部相连,我竟然没有找到两棵一模一样的小草,原来,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忍不住摘下一片草叶放进嘴里,青涩中带有一丝苦,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味道。(分写,细致描写小草)看着那大片大片油绿油绿的小草,我忍不住脱下鞋袜,赤脚踩在上面,脚下传来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使人神清气爽。

(改稿四:添加描写色彩、情态的词语)

雨后,我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只见那原本毫无生机的平地上,鹅黄的草儿们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慢慢地从土里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花儿们渐渐从美容觉中苏醒,缓缓绽开绚丽多彩的笑容;憨态可掬的大树们也在舒活着筋骨,准备撑开巨大的绿伞。一阵微风吹过,混合着泥土味的淡淡清香沁入心脾。闭上眼,享受着这份芬芳,聆听着草儿们银铃般的嬉笑声,这一刻,我仿佛看见了它们那细长的身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生长着。我不禁蹲下身去轻抚它们,仔细一看,才发现小草的叶片那么薄,而在它那薄如蝉翼的叶片上竟然有清晰的纹路。纹路各种各样,有的从头到尾都是平行的,有的头部相交,有的尾部相连,我竟然没有找到两棵一模一样的小草,原来,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忍不住摘下一片草叶放进嘴里,青涩中带有一丝苦,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味道。看着那大片大片油绿油绿的小草,我忍不住脱下鞋袜,赤脚踩在上面,脚下传来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使人神清气爽。

(辽宁省大连市教育学院;116000)

猜你喜欢

大片大片写景大树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船歌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大树的日常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大树
我的梦在秋天里有点凉
平凡
大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