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有梯度,表达要连贯

2020-09-24张五芳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连贯梯度习作

张五芳

对于语言运用的连贯性表达,南北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章句》中早有论述:“句司数字,待相接以为用;章总一义,须意穷而成体。”“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其要义就是句子要上下相依,互相衔接。中学生习作中语言运用的衔接性,主要表现为文字有梯度,表达要连贯。现以一堂完整的作文课为例,来阐述语言运用连贯性的训练过程。

一、看漫画说故事

观看PPT上呈现的三幅漫画,自选其中一幅,尽量用连贯的话语讲述画面故事。

学生代表现场讲述故事。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是一条学习的漫漫长路,它曲折、悠长,但远方有悦目的美景和我们想要获取的东西。我们应做的,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持之以恒地把它走下去。

《把心先摔过去》:一名撑竿跳运动员,对远方的竹竿充满了恐惧。但是哨子已经吹响,他迅速闭上眼睛,并在心里说:把心先摔过去,一切就好了……腾,他凌空跳起,果真顺利跳过横杆。

《一辈子挖一口深井》:和尚甲、乙、丙决定在山上挖井得水喝。甲、乙每天都比丙起得早,回得晚,对汩汩流淌的井水充满了期待。然而,他们今天挖一处,明天换一地,每天很累,但始终没有见到一滴水。丙则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扛着他的工具,找到一处背阴点,就在一棵大树下,开始一勺一勺地刨土。每当日落西山,他就着山风,哼着小曲,开始往回走;第二天再到原地接着挖……终于有一天,他的井里冒出了清甜的泉水。

其他學生点评以上叙述语言运用的特点,明确语言连贯的基本标准: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呼应巧妙等。

二、读选文找标准

刚刚我们所讲的,还只是一则短故事或片段,具体到一篇完整的文章,还要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思路中捕捉语言连贯的标准,以便我们在真实习作时,做到表达连贯而有梯度。

我们先来看一篇记叙文——孙君飞《满》。

小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中心话题。前呼)

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与话题统一)

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句序合理:生活序列,满足食欲,再满足暖欲,最后满足审美欲)

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衔接自然)

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由浅入深、点面结合)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的将军?(句序合理:时间序列)

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说:“我们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呼应标题)

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回扣话题,提升主题,呼应巧妙)

足见,对于一个语段或整篇文章而言,文字有梯度,表达要连贯的基本标准是——

话题统一:紧扣标题、紧扣对象、紧扣主题。

句序合理:时间合理、空间合理、逻辑合理。

衔接自然:起承转合、过渡流转、承上启下。

呼应巧妙:伏笔照应、暗示悬念、前后圆融。

三、读习文找感觉

1.仔细阅读下列作文题,尝试从题干、标题、要求三个层面审题。

或许是一片竹林,抚平了心魂,让我们心里美滋滋的;或许是一杯清茶,润泽了喉咙,让我们心里美滋滋的;或许是一朵小花,点亮了眼球,让我们心里美滋滋的;或许是一句话语,诉说了真情,让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请以“心里美滋滋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选择生活小事;(2)富有真情实感;(3)语言连贯有梯度。

2.请从标题上推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     选材?

“谁”心里美滋滋的?什么事让“我”心里美滋滋的?为什么这件事让“我”心里美滋滋的?美滋滋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3.让我们来读一篇范文《心里美滋滋的》,说说它的连贯性体现在哪里。

眼前又浮现了那年夏天在北京颐和园的故事,每当我想起它,心里美滋滋的。(中心话题)

初二暑假,我与父母去北京游玩。千篇一律的亭台楼阁,熙熙攘攘嘈杂的人群,(由景到人,逻辑顺序)炎热的天气,都使我心里非常烦躁。进入北京颐和园游玩时,我索性坐在那大片荷花池边      休息。

正值夏末,荷花已寥寥无几,但池中荷叶绿波荡漾,极为养眼。突然,一只银色的铝制小桶映入眼帘。它由一根细绳拴着,悠悠入水,待水满后又被稳稳拉上了岸。我循着那个方向走去,只见桶的主人是一位老者。他将桶置于石板路上,从一只狭长的木匣子中取出一只巨型毛笔,于桶中沾湿,又在桶沿理顺笔毛,双手持笔杆,以石板路为纸,以荷花池水为墨,在地上写起了字。(先后动作,时间序列)我觉得十分新奇,饶有兴致地看下去……

我望着地面的字迹一点一滴地被骄阳侵蚀,不由得感叹:“多可惜啊!”可老者依旧面带笑意,对我摆摆手,收拾起行装往那嘈杂的入口处走去,独留我一人回味。

字迹分明已干透,我却看出了它的印迹。老者分明已离开了荷花池,我却感觉到他的存在。我明白了,他心里美滋滋的感受源于他超脱物外,独自享受宁静、享受生活的心。在这个纷扰的世界,我们格外需要这渴求宁静的心境。而做人,也莫过于要像老者这样:把自己镌刻在某个地方,然后再大方地把名字抹掉。(由事到情,逻辑连贯)我读懂了老者,读懂了为人处世,读懂了生活,心里美滋滋的!(渐次深入,合乎逻辑,回应话题,前后连贯)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08,有删节)

范文故事简单,按时间和逻辑序列编排,结构上攀山越岭,语段间流转自如。作者正是借助这些故事或细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至神,一步一步自然推出文本的主题及美滋滋的真实内涵的。可见,范文前后圆融,段与段的衔接自然,符合语言表达连贯的标准。

4.请自选一人、一物或一事,来写一写他让你心里美滋滋的片段(150字左右)。

5.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自己的片段,其余学生对照标准评价语言的梯度与连贯度。

四、读作文找标准

让我们再来读一篇现场作文,继续寻找语言表达连贯的标准。

心里美滋滋的

陈琛源

初三的生活,很紧张,也很疲倦,日复一日地在家与学校之间两点一线地往返,在纸笔之间绞尽脑汁。但这样的日常,也不乏快乐,一碗白米饭,就能给我许多慰藉。(紧扣话题)

离家的第十二个小时,我又站在了这熟悉的门口,掏出钥匙,插进锁孔,咔嚓一转,门“嘎吱”开了,一股浓郁的香味便扑面而来。换鞋,放下书包,洗手,“砰”,陶瓷与玻璃桌面相碰——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摆在了桌上。(句序合理——时间序列)

碗里堆得鼓鼓的,像个小山包,白色的热气从中源源不断地溢出,弥散在餐桌边不大的空间里,使灯光都有些模糊起来。米吸足了水和热,粒粒圆润饱满,还泛着温暖的光泽。碗很烫手,指尖触及时,一种酥酥麻麻的感觉顿时向上蔓延去,流进血管,流遍全身。我双手捂着碗,瓷的弧度与手恰到好处地贴合,让我感到很安全,整个身体都放松下来。(句序合理——逻辑序列)

拿起筷子,夹起一些,送入口中,大米醇厚的香立刻包裹了我,没有任何的修饰,这是一种质朴的、富有人情的味道。六千五百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六千五百年后烹饪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唯独这碗米饭从未改变,它平静,却包罗万象。(句序合理——时间序列)

初入口时,米饭很淡,但咀嚼几下后,一股甜味便散发出来。不同于糖果的甜,米饭的甜如它的外表一般朴素、平和,同时又能在一瞬间充盈口腔。喉结一动,米饭便向胃中滑去。它从五脏六腑的旁边经过,使我的每个部位都暖起来。(句序合理——空间序列)

這是家的甜蜜和温暖。(衔接自然)几千年前的人类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于是产生了“家”的概念,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米饭,几乎是与“家”一起产生的。千年之后的今天,各种食物层出不穷,“吃饭”的范畴越来越广,但我仍最为享受吃“饭”带给我的放松和暖意。(句序合理——时间序列)

我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再将头后仰,看见妈妈正走过来。灯光下,她的脸如同甘甜的米粒一般,闪着幸福的光亮。而我的内心,有种美滋滋的东西在慢慢升腾……(句序合理——逻辑序列。呼应开头,紧扣话题,突出主题)

刘勰《文心雕龙》中言:“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说的就是在整篇文章中,句子要上下贯通,集中文意。足见,表达连贯的高标准还有起承转合、流转自如、前后圆融等。

五、改片段找规律

1.请按照语言连贯、有梯度的两组标准,仿照两篇文章的写法,尝试修改自己习作的片段。

段内要求: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整篇要求:结构清晰、思路清楚、悬念伏笔、前后圆融。

2.对着同桌大声朗诵修改后的片段,体悟习作语言的梯度与连贯性。

3.说一说今天习作课的收益。如:明确了写文章时,句与句之间,要按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来表达。段与段的推进,要努力做到自然流畅连贯地表达。要前后话题统一;要学着前后照应;要做到前后圆融……

那些匀速奔跑的人,你永远追不上。习作的丛林,迷雾缭绕,鲜花丛生,让我们匀速奔跑,带着美美的心绪,坚持文字有梯度,表达求连贯。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213200)

猜你喜欢

连贯梯度习作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地温梯度判定地热异常的探讨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