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而教,促进生成

2020-09-24丁锋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例导学细节

丁锋

这是丁卫军老师“写好人物”学习任务群第三个写作任务——“初见小丁老师”片段写作课例。纵观丁老师三堂教学课例,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一是群任务设定基于教材系统。丁老师将七上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七下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八下第三单元“抓住细节”作为写作“写好人物”任务群的设题的主要依据。

二是写作任务主要基于情境。情境化学习任务群是该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有意思的是,“写好人物”学习任务群,丁老师不惜以自己为“模特”,创设情境,依次让学生“抓住事,写人物”“抓住笑,写人物”“抓细节,写人物”。

三是任务写作推进主要基于学情。丁老师单堂课的基本流程是“创设情境——回顾旧知——布置任务——初次写作——点拨提示——升格写作——交流共享”。可见,学生的初次写作、思考感悟、升格写作,是本节课的主要活动。

情境具有现场感和即时性,学生“写——悟——写”是任务写作的主要活动,其中教师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学引思作用。下面,试以丁老师《抓住细节,写好人物》品析教师导学引思的艺术      特色。

故意激疑,理答明知。当一位学生回答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更细致入微的刻画”时,教师有意激疑问另一位学生“你觉得呢”,学生很快明了“我觉得这样细致入微的刻画不一定是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的刻画应该挑一些能表现人物精神的”。教师进而在对学生回答的梳理辨析中明确“传神”细节方为有效细节的理念,可谓顺乎自然,水到渠成。

让位于生,成就精彩。“倾听”“反刍”“交响”是佐藤学“静悄悄的课堂”主要特征之一。教师让位于学生、做好生生对话的二传手尤显重要。如学生初次写作,在学生读完习作后,丁老师在肯定学生之后,提出“你告诉大家要表现丁老师什么样的特点和精神呢”,引导学生反思写作思路,也促使更多學生懂得细节传神的写作意旨。再如一位学生初稿作品赢得全场掌声后,丁老师适时转向旁边,问一位学生“你说下面老师给予她的文章掌声是因为什么”。学生正是在“倾听”中“反刍”,形成丰富习得的“交响”。

善于总结,系统认知。任务群写作教学,助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形成写作认知,提升写作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要的纠偏、讲解、总结,是应然的教学行为。可以看到,丁老师总结中依据课堂教学过程随机生成的板书,进一步完善为较为完整的细节写人物的原则、策略、目的等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结构化知识。换言之,学习任务群架构的课堂作文教学,切入点较小,但教学指向不可谓不大,任务写作“以小见大”的功效自不待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226363)

猜你喜欢

课例导学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课例
细节取胜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