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效果观察

2020-09-22张乃俊

关键词:外痔内痔痔疮

张乃俊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700)

痔疮是肛肠外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高发病,患者在发病后通常会形成和展示出种类多样的临床症状,并且给患者的日常化工作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手术治疗是痔疮患者基本治疗方法,恰当选择手术治疗技术类型,能确保患者在临床获取良好治疗效果。文章以我院收治的部分痔疮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为其开展了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9月~2020年4月,将我院70例痔疮患者基于随机方法均分两组,各35例。参照组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介于22~82岁,平均(48.3±5.5)岁,病程介于1~27年,平均(14.4±4.0)年。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介于21~79岁,平均(48.2±5.3)岁,病程介于1~25年,平均(14.1±3.7)年。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 临床治疗干预方法

参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研究组实施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要在全面检查评估患者的临床病情表现特点前提下,严格遵照临床规程针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干预,支持患者顺利获取到优质良好治疗干预效果。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则存在组间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4.29%(33/35)高于参照组65.71%(23/35),组间有差异(x2=8.929,P<0.05)。

2.2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创面愈合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参照组 35 19.2±2.5 26.6±2.2 18.7±2.2 7.6±1.2研究组 35 13.4±2.2 15.7±1.8 14.1±1.9 5.6±1.1 t值 10.304 22.686 9.362 7.268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在肛肠科临床中,痔疮发病率通常处在较高水平,患者在发病后大多会展示出排便困难症状、大便带血症状、肛门坠胀症状、疼痛症状,以及瘙痒症状等,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1]。参照痔疮患者的发病情形,通常将痔疮疾病具体划分为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三种类型[2]。现阶段,临床医生尚未实现对痔疮发病机制的全面直观认识,但是有研究文献显示,痔疮的发生,与静脉曲张因素,以及肛垫下移因素具备相关性[3]。

便血是痔疮患者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类型,患者的具体表现方式,包含无痛便血、间歇性便血、便后出现鲜血、便时滴血、手纸上带血等,且患者的症状在并发便秘、饮酒,或者是接触刺激性食物条件下会逐渐加重。

单纯性内痔患者通常不会发生疼痛症状,其肛门部位通常会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坠胀感,并且会逐渐发展形成脱垂病理表现。

本项调查中获取的结果显示,为痔疮患者实施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引起广泛关注并加以推广运用。

4 结 语

在肛肠外科临床中,针对痔疮患者开展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外痔内痔痔疮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内痔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治痔疮,对症选药很重要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经肛周彩超与经直肠内彩超对内痔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对比分析
中药熏洗坐浴治血栓性外痔
单足站立可防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