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对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0-09-22王秀娟

关键词:血氧呼吸机心衰

王秀娟

(泰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泰州 225400)

急性心衰属临床常见危重疾病,患者受病情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减退,心脏血量无法有效排出,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心脏瓣膜狭窄、急性心肌炎等疾病,甚至引发患者死亡[1]。呼吸支持是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治疗的关键,利用无创呼吸机行呼吸支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84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无创呼吸机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2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2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8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等(n=42),研究组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48~76岁,年龄均值(57.69±5.6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47~72岁,年龄均值为(57.54±5.85)岁,基线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质量方案为常规基础治疗,主要措施包括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肺动脉压、祛痰、止咳、抗感染,结合患者病情采用气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剂及激素类药物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取患者半卧位,头部抬高约40°,呼吸模式设置为S/T,对患者行双水平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无创呼吸及参数设置为呼气压4~8 cmH2O,吸气压8~15 cmH2O,氧流量设置为5~7 L/min。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对无创呼吸机氧浓度、吸入氧流量等数据进行调整。

1.3 评价标准

评估组间治疗后血氧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评估组间治疗后血氧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评估组间治疗后血氧指标(±s)

表1 评估组间治疗后血氧指标(±s)

氧分压(mmHg)组别 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mmHg)研究组(n=42) 95.02±2.17 85.43±18.06 39.12±7.56对照组(n=42) 84.59±3.45 67.52±12.38 43.09±6.47 t值 10.044 9.256 4.513 P值 0.000 0.000 0.002

3 讨 论

急性心衰属临床多发危重疾病,患者随病情进展可产生肺部急性水肿,进而引发呼吸衰竭。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血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无创呼吸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可降低呼吸肌肉组织疲劳程度,调节气道阻力,部分正压在患者呼吸过程中排出体外,可避免支气管萎缩等并发症。无创呼吸机可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提升血氧浓度及血氧饱和度,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同时,无创呼吸机可调控胸腔内部压力,减少心室回血量,降低心肌张力,增加心肌供氧量,缓解急性心衰相关症状[2]。利用无创呼吸机行无创通气治疗可降低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缓解肺泡水肿等问题,与单一常规基础治疗相比,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及治疗效果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由此可知,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氧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氧呼吸机心衰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