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肠梗阻诊断中多排螺旋CT发现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2020-09-22何志强

关键词:肠梗阻小肠螺旋

何志强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1300)

在临床急腹症诊疗中,小肠梗阻是比较常见的。经统计可以发现,在急腹症就诊患者中,大概20%为肠梗阻;在肠梗阻患者中,大概80%是小肠梗阻,患者一旦发病,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对此,尽早确诊小肠梗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导致这一疾病的原因比较多,大大增加了诊断困难。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将以50例行小肠梗阻诊断患者为核心,探究多排螺旋CT效果,特别是准确率方面,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为接受小肠梗阻诊断的患者,其就诊时间处于2018年02月~2019年11月,对其展开两种检查,一种为病理检查,另一种为多排螺旋CT检查。在被研究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处于21~80岁之间,平均值为(54.39±2.33)岁;患者呈现了不同的临床症状,比如腹胀、腹痛、排气排便不通等,间隔时间处于10~22 h,平均值为(20.39±1.93)h。在研究之前,患者以及家属已经知晓情况,并同意接受本次研究,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于被研究患者,予以多排螺旋CT检查,将GE16排CT机作为检查仪器。①在检查过程中,给予患者指导,比如保持仰卧位等,同时扫描范围自膈顶位置开展,水平延伸到耻骨联合部位。②科学调整检查设备,其一层厚为5 mm;其二层距为5 mm;其三螺距为1.75:1;其四扫描时间为1 s;其五扫描矩阵保持512×512;其六扫描参数设置为140 KV,300 ma。③在扫查过程中,重点观察小肠部位,一旦出现可疑部分,就使用加薄层扫描予以观察,即3~5 mm。④常规扫描完成后,开展增强扫描,此时肘静脉注射100ml优维显,同时团注速率保持3 ml/s,延迟扫描时间可以达到1~1.5 min。⑤所有检查完成后,上传图像到处理站,予以重建观察。在分析图像时,一般选用盲法诊断方法,并配置2 名甚至更多的主治医师。一旦检查结果不一致时,主治医师进行积极协商,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⑥之后,联系临床实践,对比病理检查结果,了解小肠梗阻具体情况,包括是否出现肠缺血、小肠梗阻,以及梗阻部位、病因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CT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前者检查诊断价值。一旦人体小肠肠管出现内径扩张情况,肠腔内诞生气液平面,而且内镜≥2.5 cm,就可以确定人体患有肠梗阻[2]。同时,分析患者出现梗阻的原因,比如体内是否具备肿瘤、炎症、胆石等,一旦未发现异常,就要考虑人体是否出现粘连情况,这一情况也会导致梗阻。此后,统计比较CT、病理检查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整理研究数据,通过百分数(%)的形式呈现诊断准确率,并行x2检验。

2 结 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两种检查,检查结果一致49例,多排螺旋CT检查准确率高达98%,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病理检查、CT检查结果对比(n)

3 讨 论

对于人体而言,小肠梗阻发病率比较高,而且病情变化快,极易造成伤害,为此临床病情诊断如何,直接影响患者接下来的治疗、以及今后恢复。在临床实际诊断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具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在诊断小肠梗阻时,腹部X线片是比较常用的手段,其诊断准确率处于50%~60%,同时无法理解梗阻病因[3]。关于这一情况,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出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其他选择。

关于小肠梗阻,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在小肠肠道内部,存在未经消化的粪便,通常为植物性。对于这一情况,一般是由人体不断摄入不易消化食物造成的,比如山楂、年糕、柿子等,其会在肠道内积聚[4]。同时,在胃肠道手术史、迷走神经切断术史等影响下,逐步加重患者病情。在CT检查中,可以发现圆柱形病灶,病灶密度值较低,其内部存在气泡、筛状等结构,部分患者的病灶还会形成壳状物,增加检查密度,极像结肠粪便类、胶囊壁物质,还有的患者出现肠壁梗阻后,还会出现增厚、水肿等现象,以上症状被定义为小肠粪便症[5]。其二,胆囊结石进入小肠。患病人体会受到结石、胆囊慢性炎影响,很容易破坏胆囊壁,进而造成坏死情况,若病情继续发展,还会演变为胆肠瘘。之后,胆囊结石自瘘口进到肠道,基于回肠肠腔狭小的影响,胆石会停留、或者嵌入回肠末段,从而引发小肠肠结石类梗阻。借助CT检查设备,可详细了解人体病情,症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首先,小肠壁血液回流,会造成机体障碍,比如肠壁出现水肿等,一般肠壁增厚情况会超过3 mm。其次,实施CT增强检查后,缺血部位会发生不强化、延迟、减弱等现象。再者,浆膜、肠管黏膜强化后,检查结果出现高密度情况,结合上述情况,就可以确认病症。此外,有的学者提出人体可能存在不完全肠梗阻,对此在检查前1~2 h,可提醒患者服用适量泛影葡胺,从而充盈胃肠道,保证检查结果[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病理、多排螺旋CT两种检查结果,检查结果一致49例(98%),多排螺旋CT检查准确率比较高。宫美琴等[7]研究发现,临床诊断小肠梗阻时,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6%,腹部X线准确率为58%,多排螺旋CT准确率为96%。说明在临床诊断小肠梗阻时,予以多排螺旋CT检查,可提高检查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小肠梗阻时,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可清楚了解病变部位、发病病因,进而保证准确率,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肠梗阻小肠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养好女人小肠经
小肠深处来“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