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的在校视障听障生英语学习支持研究

2020-09-07任闯闯张倩茹季晓燕江枫

文教资料 2020年18期
关键词:视障英语学习

任闯闯 张倩茹 季晓燕 江枫

摘   要: 本文以南京特殊师范学院季晓燕老师的研究课题《PBL模式在听障生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为延伸,将一部分视障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为他们提供英语盲文教材、教辅资料等,记录在PBL模式下视障听障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对教辅教材的应用状况,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后续需要的帮扶与支持。结果显示,在PBL模式下视障听障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材能够帮助他们学习知识。

关键词: PBL    视障    听障    英语学习

引言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视障听障生作为残疾教育群体中重要的一分子,他们的英语学习教育越来越完善。学习英语不仅能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对我国残疾人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每年通过单招、统招考试招收一定数量的视障学生。英语学生作为义务教育中的第二语言学科,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但是在残疾人教育当中英语学习并不是很受重视。如何解决视障听障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和帮助视障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成效?本研究记录了为视障听障学生提供教材、教辅材料后视障听障生课堂英语学习效果和没有教材前视障听障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效果,通过比较总结视障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结果将为日后视障学生英语学习中对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模板和参考。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我国视障人数将在2020年达8500余万,他们同正常学生一样有权利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视障听障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接受程度不同,对他们的英语教学提供帮助时应当注重实际运用、读写方式和书写方式等问题。PBL教育模式多注重实践,以教师提出问题为引导、学生探讨为核心进行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知识认知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就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巴罗斯教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的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PBL以问题为基础,开展行动研究、教学合作和课堂对话交流,通过情景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PBL教学方式能够为学习语言的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基础技能和语言交流环境,同时将学生的知识技能通过情景交际运用到生活环境中。英语盲文教材和教辅材料能够帮助PBL模式下的学生更快地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课前能够充分做好上课准备,对课堂内容具有更强的理解性。国内对视障听障生的英语教学研究不断增加且更新改进,但是学习英语有关的教材和教辅材料大多小范围提供使用或者老师学生共用课本。从文献研究方法来看,盲文教材和特殊语言类教辅材料还是很少。由于特殊教育对视障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够重视,视障听障英语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完全所需的教材和教辅材料还很困难。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在PBL教学模式下,研究残障学生,尤其是听障视障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和需求;研究PBL模式在大学英语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和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的需求与困难,进一步推进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分析在校听障视障生在大学英语融合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大学英语教材和教辅材料需求和学习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计划。

(二)研究对象

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参与PBL模式英语学习的听障生70人和视障生7人为教材使用对象。在PBL模式的教学基础下,分别记录他们教材使用前的课堂状况、学习进程、笔记记录状态课后作业的完成度及期末总结,以及教材运用后教材的使用情况,教材运用率及教辅材料的使用帮助。最后进行资料总结,分析教材和教辅材料能否促进课堂教学,达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目的。研究时间分别为大学一整学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

(三)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问卷调查设计了12个填写项,了解PBL模式下视障听障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和对英语教材、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及后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通过视障听障学生的英语学习热度、学习时间、学习目的和学习是否有帮助等问题调查视障听障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和英语学习的基础;通过英语学习方式、学习进程、课程完成度和课后学习状态了解视障听障学生的英语学习进程和课后英语学习态度;通过他们对英语材料和教辅材料的满意度,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对其他教辅资料的需求等了解视障听障学生对教辅教材的接受程度和后续学习帮助。问卷调查能够普遍显露视障听障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英语学习意愿。并且针对现有教学模式提出学习意见和教学问题。除了问卷调查外,研究者还通过教师学生访谈、平时课堂观察和学习日志填写、记录学生日常学习等方式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和启示

(一)教材和教辅材料的帮助对学习具有明显提升

由于视觉听觉缺失,视障听障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视障学生的英语主要以触觉形式为输入方式,以口述和盲文书写的形式为输出方式,听障生的英语主要以视觉模式为输入方式,以阅读和写作的形式为输出方式,现行语言教育对视障听障英语输出研究较少,输入研究较多。根据研究发现,在没有专用教材之前,视障听障学生跟普通学生用同样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但是傳统的英语教材资料多为印刷平面阅读书籍。普通教材对视障生而言形同虚设,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理解。听障生对于书本的阅读问题并不是很多,但是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压力。在PBL模式下,教材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教学增强应用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触教师讲解的知识,使学习更加方便,同时加快教师的教课进程。教材和教辅材料的使用可以使视障听障生英语学习更紧凑和方便。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PBL模式下视障听障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很高,他们对拥有、使用新教材和教辅资料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提出了对教辅资料的更多需求。

研究者经过对视障听障学生同学的访谈了解到,视障听障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具有较多的障碍和困难。普通的书籍并不能很好地得到视障听障学生的使用。相反新教材是针对他们的生理缺陷制作的书籍,能够激发他们使用教材的热情和学习英语的兴趣。目前社会和学校对视障听障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视障听障学生对于是否需要学习英语存在很大的疑虑和困惑。对于想要提高自身能力的视障听障学生而言,英语盲文教材和教辅资料更能促进他們学习英语,帮助他们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二)教材和教辅材料的使用对视障听障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由于视障学生和听障生的生理缺陷不同,接受英语学习的方式也不相同。数据显示,听障生入校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较为轻微,视障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困难。听障大学生的第一第二语言分别为手语和中文,掌握第三语音英语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听障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无法听写,手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内容通畅和蕴含意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视障生的第一语言为中文,英语则作为第二语言。但是视障生由于视觉因素,在书写方面以盲文方式进行。视障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读写具有困难。这些不足除了视障听障学生的生理特殊性原因外,还有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稀缺。由于新教材的应用,视障听障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并且根据书上提供的知识课后自主学习。

经过半年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使用之后,采集最终结果进行数据比对。结果表明在教材运用前后,课程学习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新教材在视障听障学生中具有很明显的欢迎度。最终总结数据记录了教材使用前后的平时课程状况、课堂活跃程度、课后作业完成度及期末平均成绩。根据数据显示,教材使用前,课堂状况多以老师讲述、学生讨论为主,普通教材的运用率很差。然而教材使用后,由于学生能够自己使用课本,可以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在新教材中记录阅读。教材和教辅资料促进了学生对老师讲述内容的理解。由于教师的授课进程根据视障听障学生的学习速度进行,使用普通教材,学生学习进程较慢,导致授课进程相对较慢。新教材加快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同时,同样加快授课进程,提高授课效率。

(三)启示

传统英语教材和教辅材料在英语学习课堂应用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视障听障学生的增加和英语学习的普及,普通英语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特殊教育群体的需求。新教材的运用能够提高视障听障学生英语学习效率英语学习兴趣。在研究数据群体中,视障听障学生显露出对新教材的接受意愿,但是在教材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视障听障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对教材和教师的教学素养有着很高的需求。在研究过程中,视障生的英语学习取得了很优秀的成绩。2018年6月,视障大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参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受到全社会关注,产生影响力。在2018年12月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两位视障大学生周文晴和邬逸帆分别考出449分和440分的好成绩,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此项考试的视障大学生。活动得到众多媒体、网站的报道,先后在央视新闻等24个平台得到宣传,两位盲人大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事迹还登上了人民日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了解到视障大学生又有了考大学英语六级和考研的新目标,项目后续将依托PBL教学模式研究残障学生,尤其是听障视障学生自主学习特点和需求,研究PBL模式在大学英语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和学生们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的需求与困难,进一步推进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

结语

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检验国家教育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视障听障学生的大学英语在我国一直处于初步研究实验阶段。本文关注在PBL教学模式下,视听障大学英语课堂中对教材的应用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帮助。研究初步证明在PBL教学模式下教材和教辅资料对视障听障学生的学习有很多帮助,并对其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由于研究的局限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本次研究样本数量和研究实践都不够充分,研究结果和启示建议比较片面。希望本文给视障听障学生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相关研究提供帮助,希望社会更加关注视障听障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Eyring, J. L.. Is Project Work Worth It?[R]. Washington, D.C.: Eric. Eric Database ED 407.838,1997.

[2]季晓燕.单楠.夏君鹏.基于PBL模式的聋生英语行动研究综述及教学策略[J].海外英语,2018(21).

[3]夏君鹏.季晓燕.PBL模式在听障生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24):235-236.

[4]王正胜.中国聋人学生英语教学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4(3).

[5]张炳立,常淑枫,李玲玲,王秀莲,丁慧芬,肖照岑.试论PBL教学法的理论基础[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

项目名称:基于PBL的在校视障听障学生英语学习支持研究

来源:江苏省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省级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201912048017Y

指导老师:季晓燕

猜你喜欢

视障英语学习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