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2020-08-13周艳红谢娟华郑容斌刘枧辉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急症绿色通道预警系统

周艳红,谢娟华,郑容斌,王 华,刘枧辉

创伤为急诊科主要收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世界各种创伤致死人数将增至840万,我国每年大约70万人死于创伤或残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影响[1]。创伤后“黄金1 h”内是挽救患者生命决定性时间,急诊绿色通道可为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抢救服务系统[2]。手术室是创伤后危重症患者抢救重要地点之一,患者病情危重,受急诊医师素质参差不齐、科室沟通不到位、电话占线无法沟通等因素影响,常有急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才知道急需抢救,手术室医务人员十分被动,以致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延误疾病治疗[3]。为了缩短急症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制定出应急预警系统,同时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114例急危重患者,均由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进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其中男38例,女19例;年龄(44.66±3.23)岁,年龄范围18~69岁;车祸创伤47例,坠落伤10例。对照组57例,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44.69±3.26)岁,年龄范围17~68岁;其中车祸创伤48例,坠落伤9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具体情况可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不同意参与研究;②孕妇;③哺乳期患者;④心脏疾病、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⑤肝肾功能异常及慢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抢救和治疗,术后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预防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保证患者安全。观察组患者给予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应急预警系统组成如下:伤员急救信息屏(通过电脑输送入显示屏显示)、应急语音呼叫平台(护士站控制中心,发出的信息以反复的语音提示直至医护人员接收信息为止)、声光报警器(护士站中心可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在岗的医护人员立即进入急救岗位)。急症患者通过120呼叫后,及时取得患者信息,提前将患者信息显示在急救信息屏上,护理人员反复语言提示指导救治医护人员接受信息。患者入院急救时开启声光报警器,提醒在岗医务人员及时参与急救,更快缩短抢救时间,保证患者安全。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实施方案如下:(1)入室前准备:①人员分配。巡回护士3~4名,洗手护士1~2名,麻醉医师2~3名。②工作分配。巡回护士安排工作、保证联络通畅、备好常用抢救药品、工具、仪器设备等;洗手护士备所需器械、布类及一次性物品及敷料;麻醉医师准备麻醉相关设备。(2)入室后工作:①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快速核对基本信息;②麻醉医师组织抢救、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置管、有创动脉穿刺置管监测;③洗手护士快速开台准备手术。(3)术中规范:①巡回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各出入量、保持各通道通畅;②洗手护士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与巡回护士共同认真清点器械、纱布、缝针;③麻醉医师积极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密切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4)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完成后密切留意患者情况,叮嘱患者及护理人员注意事项,防止意外发生,若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休克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医务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 绿色通道停留总时间、患者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采取问卷调查,由家属填写,或患者协助填写。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组间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χ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休克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休克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休克、抢救成功、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急救医务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 绿色通道停留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救医务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 绿色通道停留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急救医务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 绿色通道停留总时间比较(min,x±s)

2.3 患者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d,x±s)

2.4 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比较[例(%)]

3 讨论

危急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病情急,且并发症较多,若发病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休克、导致致残、死亡[4]。我国目前并无创伤急症患者统一急救模式,严重创伤救治目标为缩短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黄金时间给予患者关键性急救处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保证患者安全[5]。潘明华等[6]研究了应急预警系统在成批伤员急救中的应用,此方法能让相关医务救治者提前到达现场,并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反应速度,为抢救伤员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本次笔者探究应激预警系统在急症患者中应用价值,建立、完善预警系统,包括伤员急救信息屏、应急语音呼叫平台、声光报警器等,各岗位责任明确,医务人员均可快速到位,快速、专业完成各岗位工作,使得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成功率提升。急危重患者病情凶险,若无充分术前准备,仅靠安装预警系统远远不够,如果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一定临床理论基础、急救临床经验及有序的工作流程,是无法完成此重任的。这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让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更安全、更快捷、更有效得到救治。集束化干预是美国卫生保健质量改进研究提出,由循证基础治疗、护理措施集合起来改善某种疾病病情,在急救、颅脑损伤躁动、脓毒血症、恶性肿瘤患者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7]。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需注意:(1)每个集束化护理方案应包括3~5个被临床医生认可的护理措施。(2)方案中各护理措施相对独立。(3)一个护理方案在同一所医院被用于某一特定患者。(4)护理方案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5)护理方案中应是描述性措施,并允许实施医院自行制定,可适当调整。(6)方案的依从性采用“全有或全无”原则来评价。本研究提示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救治急症患者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休克率及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同时,可显著缩短急症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得到危症患者及家属高度认可。

猜你喜欢

急症绿色通道预警系统
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观察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急诊科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分析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