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移动互联网健康咨询意义与经验研究

2020-08-13高昊辰吴鉴今周嘉骏刘国勤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急症口腔科咨询

高昊辰,吴鉴今,周嘉骏,郑 星,吕 婕,李 琼,夏 妮,刘国勤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我国乃至全球已陆续出现大量患者并呈广泛流行的趋势。该病传染性极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此外,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亦可增加经气溶胶传播的风险[1]。由于口腔科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在诊治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风险极高,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大多数口腔科暂停门诊开放,仅保留颌面外科、口腔急诊进行急症处理。大量口腔科患者无法及时就诊,导致疾病症状加重或恶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移动互联网医疗(mobile internet healthcare,MIH)近年来借助国家5G通讯网络改造的契机得到飞速发展,又因具有无需接触、实时交流、多媒体融合等特点,在此次疫情中成为患者咨询口腔疾病的新选择和安全渠道。目前鲜有MIH在口腔诊疗中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口腔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用口腔MIH咨询的患者情况,并对MIH在口腔科的应用进行效果分析与经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1日期间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口腔科应用移动互联网软件进行MIH咨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1 035人。

1.2 方法 接诊方式:(1)医患首先通过文字进行线上问诊与回答;(2)如需进一步提供信息,患者可通过客户端将检查报告或查体情况拍摄为图片、视频上传;(3)仍未解决问题的部分患者,可选择语音或视频电话进行进一步求诊。

接诊流程:(1)问诊:询问患者主诉、症状与体征、现病史、既往史及用药情况等;(2)指导自检:通过发送文字、演示图片或视频方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查体,并将检查结果上传;(3)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患者来源地、性别、年龄、病种等基线资料和病种信息,以及与本次咨询相关的检查、检验报告,综合之前的问诊与自检结果后得出初步诊断;(4)健康指导:根据初步诊断给予患者相应指导,对于急症患者应告知尽快进行口腔科急诊处理,对于可保守治疗的患者应告知用药方案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用药。

随访情况与满意度调查:于咨询1周后进行,内容包括患者对本次MIH咨询的效果及满意度。咨询效果分析包括“康复”、“改善”、“无效”或“加重”,满意度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医疗MIH模式、医生服务、咨询效果方面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对使用移动互联网软件进行线上咨询的患者进行描述性研究,采用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资料与病种统计情况 进行口腔MIH咨询的患者共1 035人,其中男性434人(41.9%),女性601人(58.1%),年龄(28.5±18.7)岁。年龄分布:≥50岁100人(9.7%),40~49岁171人(16.5%),30~39岁165人(15.9%),20~29岁202人(19.5%),10~19岁184人(17.8%),≤9岁213人(20.6%),其中≤9岁及≥50岁咨询人群多由家人代为转述。患者来源地排名前5位分别为湖北省248人(24.0%),浙江省154人(14.9%),河南省107人(10.3%),重庆市100人(9.7%),湖南省94人(9.1%)。患者咨询的内容中,口腔保健知识占比最高,共计596人(57.6%),例如龋病、口腔异味、口干、口腔科开诊时间、费用及医保政策、用药情况、面部无症状情况下的不对称、乳恒牙交替、颞下颌关节病等;其次是口腔非急症疾病,包括黏膜类疾病129例(12.5%),智齿冠周炎及根间隙感染57例(5.5%),牙周类疾病55例(5.3%),根尖周炎101例(9.7%);占比最低的是口腔急症疾病,主要为牙髓炎92例(8.9%),颌面部创伤5例(0.5%)。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资料与病种统计

2.2 咨询效果情况 对口腔MIH咨询患者1周后进行随访,共收集有效反馈921例。其中康复526人(57.1%),改善254人(27.6%),无效88人(9.6%),加重53人(5.7%)。另外,口腔保健知识和非急症疾病的咨询有效率均高于口腔急症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类疾病的咨询效果情况[例(%)]

2.3 满意度调查 921例患者的有效反馈中,针对口腔MIH模式,非常满意512人(55.6%),比较满意226人(24.5%),一般满意158人(17.2%),不满意25人(2.7%);针对医生服务,非常满意693人(75.2%),比较满意149人(16.2%),一般满意65人(7.1%),不满意14(1.5%)人;针对诊疗结果,非常满意423人(45.9%),比较满意248人(26.9%),一般满意175人(19.0%),不满意75(8.1%)人。对3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其中医生服务满意度高于口腔MIH模式和咨询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MIH模式满意度高于咨询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满意度调查[例(%)]

3 讨论

口腔门诊医生工作性质特殊,在进行专科操作时所使用的工具可持续产生直径为5 μm或更小粒径的高浓度细菌气溶胶,这些穿透并停留在肺内的小颗粒物可能会导致呼吸或其他健康问题[2-3]。加之诊疗期间医患双方颜面部距离较近,致使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交叉感染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场所[4-6]。尽管医生的防护措施及诊室内的消毒措施已逐年提高,但交叉感染的情况仍持续发生[7-8]。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截至2月23日,全国共有476家医疗机构3 387例医护人员确诊感染COVID-19[9]。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国内外多数口腔科暂停门诊,导致大量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疗。

如今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及医疗服务[10]。MIH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医疗管理信息并处理医疗事务,其最大特点是无需医患直接接触即可随时提供普适的医疗服务[11]。通过本研究对MIH模式咨询的1 035例患者基线资料分析可知,疫情期间咨询的患者女性占比稍高(58.1%),不同年龄段人群分布比例基本均等。患者来源地分析中,排名前5位的省市均为此次疫情严重地区,可见MIH在疫情重灾地区已成为患者最主要的就诊咨询方式之一。咨询病种中,口腔保健知识、黏膜类疾病及牙体牙髓类疾病的咨询人数较多,咨询较少的为智齿及颌面部间隙感染、口腔颌面部外伤与牙周类疾病,其可能与此类疾病高发于特定年龄、特定情况有关。

咨询效果分析中,共计84.7%的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及改善。其中口腔保健知识及非急症疾病的咨询患者,其咨询的有效率(康复+改善)均大于80%,而急症疾病患者通过MIH咨询的有效率较低,这与临床经验相符。使用MIH咨询的患者对医生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口腔MIH模式和咨询效果。大部分患者表示与医院就诊相比,通过MIH进行咨询时医生服务较好,但仍存在沟通不便、检查不全面的情况。

互联网诊疗为患者提供了方便,使此次疫情下患者求医无门的现状有所缓解;且可对疾病进行筛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通过早期给予专业意见,改善急症患者的症状;同时减轻了门诊压力,降低了医患感染疾病的风险。本研究相关经验为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下开展口腔MIH提供了一定指导与参考,但是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缺少对照组,且仅可提供对于一些简单疾病的建议,无法进行更细化的检查及相关操作,还需进一步使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机器人操作等技术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对照研究。

猜你喜欢

急症口腔科咨询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急诊科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分析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