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人员和基层官兵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和心理状况比较分析

2020-08-13倪海莱张海燕侯兵庄海花王文静卜欣欣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官兵医护人员问卷

倪海莱,张海燕,侯兵,庄海花,王文静,卜欣欣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人民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给我国民众的心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1-2]。

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医护人员和基层官兵两个不同群体对新冠肺炎认知及防控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在特殊应激时期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以探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为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及行为干预提供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本研究随机抽取了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和某驻沪部队基层官兵共674人作为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及基层官兵一般情况[例(%)]

1.2 问卷设计 自行设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认知及心理状况自评问卷”,问卷共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第2部分为对新冠肺炎认知及防控知识问答,就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设计5道题目。第3部分为个人1周来心理状况自评,包含10个项目:(1)感觉紧张、焦虑或恐惧;(2)无法入睡或夜里醒来很多次;(3)出现食欲减退、头痛、心慌等症状;(4)不受控制地反复洗手;(5)与人近距离接触或到人流密集的地方感到不安;(6)不能集中注意力;(7)变得容易烦恼或急躁;(8)听到有人谈论疫情会感到心慌、气短、胸闷;(9)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兴趣;(10)身体有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每个项目采用“无”、“轻度”、“中度”、“重度”评级。第4部分为对此次疫情的态度。

1.3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在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和某部基层官兵中发放自评问卷,指导被测试者根据自身情况认真填写问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和基层官兵群体对新冠肺炎认知及防控知识了解情况 针对问卷设计的5道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问题,医护人员和基层官兵群体均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医护人员5道题目的正确率分别为98.96%、98.96%、97.92%、99.48%、99.74%;基层官兵正确率分别为96.54%、91.35%、94.46%、96.19%、97.92%。医护人员群体因为整体具有较高的学历、特殊专业的知识和职业背景而对疫情更为关注和了解。

2.2 医护人员和基层官兵群体心理状况调查 医护人员及基层官兵群体心理状况自评问卷结果见表2。结果发现,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自评的10个项目与基层官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医护人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状态,这是在紧急事件、环境刺激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3]。

表2 医护人员和基层官兵群体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比较[例(%)]

2.3 医护人员和基层官兵群体对此次疫情的态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群体中374人(97.14%)表示非常关注此次疫情的发展,185人(48.05%)认为“万一被感染了,我能被治愈”,233人(60.52%)对此次疫情表示乐观;基层官兵群体中281人(97.23%)表示非常关注此次疫情的发展,110人(38.06%)认为“万一被感染了,我能被治愈”,174人(60.21%)对此次肺炎疫情表示乐观。

3 讨论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虽然我国科学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研究并公布了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但由于新冠肺炎发病突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对人民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3.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有力的应对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中心也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报纸、微信等平台和途径,公开透明地报道疫情情况,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使广大民众第一时间就可以了解相关知识,做好自我防护,减少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3.2 医护人员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更易出现心理症状 从本研究调查结果看,医护人员与基层官兵的心理状态整体比较稳定,大部分人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基层官兵相比,部分医护人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状态,其主要原因:(1)参与此次调查的医护人员虽然并非工作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但是此次问卷调查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医院多项临床工作正常开展,医护人员接触来自各地的患者,感染病毒的概率和风险要远远高于部队官兵,虽然医院相关部门对就诊患者均采取了调查流行病学资料、询问症状、测量体温等措施进行筛查,但是仍不排除医护人员有可能接触无症状感染者,并且已有医护人员聚集性发病的报道,这造成了医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环境缺乏安全感;(2)作为医护人员随时可能被抽调组成医疗队支援武汉抗击肺炎疫情一线或充实到本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工作,对于非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而言,新冠肺炎的救治及感染控制并非自己的专业领域,缺乏十足的把握,会产生不确定和不安心理,这些均使得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应激,出现恐惧、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而基层官兵则普遍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1)由于身处部队封闭管理的环境,客观上减少了他们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部队对探亲休假归队人员采取了严格有效的隔离措施;(2)部队教育引导官兵阅读有益读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文娱活动,以减少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度关注,并从中获得情感支撑;(3)部队集中管理,保证了官兵正常规律的作息制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增强了基层官兵应对和调整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的能力。反映在此次自评问卷上,部队基层官兵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比例都较医务人员低。

3.3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问卷可以发现,此次疫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于疫情仍处于暴发期,尤其是在我国湖北省疫情蔓延还没有得到根本控制,疫情拐点还没有确认,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不断攀升,且感染者中重症患者多,病情变化快,导致群体对疫情控制的态度并不都是非常乐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重大突发卫生事件,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生命安全与疫情抗争,捍卫着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安全。然而他们们虽被患者视为拯救生命的天使,但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要面对新冠病毒的侵袭,面对家人的无限牵挂,他们也会恐慌、焦虑。因此,在要求他们完成职业所赋予的职责之时,社会应特别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及时地给予心理干预,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这些必然对改善医护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圆满地完成任务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官兵医护人员问卷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