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休整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0-08-13吴从解杨玉芹高秀梅孙春苗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休整抗击危机

吴从解,杨玉芹,孙 夏,高秀梅, 孙春苗

2020年春节来临之季,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我国爆发。广大医护人员积极请战,逆行而上,塑造出时代最可爱的白衣战士英雄群体。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危机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1]将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列为需要紧急心理干预的第一级目标人群。对处于需要紧急心理干预的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干预必须建立在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紧急应对的方法,化解危机者迫在眉睫的心理危机,恢复其心理平衡状态,并获取有效的应对技术预防心理问题再次发生[2]。本研究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休整期间16名一线护理人员为对象,分析心理干预对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5日至3月4日抗击新冠肺炎休整期间一线护理人员16名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4~44岁;学历:大专6例,本科10例;职称:护师5例,主管护师6例,副主任护师5例;科室:呼吸科7例,重症监护病房9例。

1.2 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2],进行心理危机干预。(1)组建心理干预小组:在连云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医院组织心理干预小组,包括心理干预专家(1名)、新冠肺炎防控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主任或副主任护师(2名)。设立24 h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组建心理援助微信群(包括护理人员及其家属2个群组)。(2)干预措施:①赏识教育。除向一线护理人员继续宣教新冠肺炎基础知识、疫情下心理危机知识外,重点介绍如何化解心理危机、增强心理免疫能力。如用一线护理人员自己抗击新冠肺炎中的点滴事件、社会及患者的赞许,激发护理人员的正能量,增强其荣誉感。②心理干预。详细介绍休整期间心理、生理、认知与行为上的一些反应,学会接纳生理与心理上的变化,知晓过度反应的危害。在护士微信群中增加互动频率(如每名护士上下午需说1个自己小秘密,与姐妹分享快乐),隔绝外界“信息过载”所产生的杂音。③行为指导。指导一线护士如何适应休整期间生活,制定8 h规律作息时间表,适度装扮隔离房间,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及愉悦性。尽量减少微信刷屏(早、中、晚各1次,3~5 min/次,不点击非主流媒体信息,睡前不翻看手机)。设计成语、诗词接龙游戏,组织护士进行答题接龙。④身心放松训练。要求护士每天选择呼吸运动、肌肉放松运动、瑜伽、正念减压、安心稳步法进行身心放松训练,1~2次/d,10~15 min/次。如采用安心稳步法:缓慢呼气与吸气-说出5个宾馆房间能够看到的物品-呼气与吸气-说出5个能够听到的声音-呼气与吸气-说出5个能够感觉的东西-再次缓慢呼气与吸气。⑤社会支持。积极与社会上有正能量的团体合作,为休整一线护理人员提供优质的生活保障。招募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志愿者,给予护理人员心理支持。告知家属心理支持方法(勿过度介绍外界疫情),多聊与父母、自己、孩子相关的正向话题,缓解隔离护理人员的过度焦虑,2~3次/d,5~10 min/次。所有护理人员均干预14 d。

1.3 观察指标 (1)心理健康状况: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进行测评,每个维度取该维度所有条目总分平均值,分值越高,相应维度症状越严重。量表Cronbach’s α=0.875。(2)睡眠质量: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进行评估,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使用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7项,每项采用0~3分评分法,分值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量表Cronbach’s α=0.836。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20.0 软件统计进行分析。PSQI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及与全国常模[5]心理健康比较 休整期间一线护理人员除干预后偏执、干预前后其他项目外,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SCL-90总均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休整期间干预前后及与全国常模SCL-90评分比较(分,x±s)

2.2 干预前后及与全国常模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后,护理人员PSQI除日间功能障碍外,其他项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隔离期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PSQI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人员休整期间干预前后及与全国常模PSQI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新冠肺炎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重症患者可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50%[5]。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护人员注定是全民族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新冠肺炎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尚不清楚,且传播迅速、感染率高,加上超负荷的护理工作量、对家人的牵挂,一线护理人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应激反应,甚至心理危机。心理干预的目的在于避免自我伤害、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旨在帮助个体重新认识经历的危机事件,掌握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应对方法[6]。其在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矫正患者心理压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轮岗休整及医学观察期间一线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均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修复能力,心理干预方法应该采取有别于一般个体的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7]。赏识教育通过肯定行为结果,激发个体的动机与兴趣,以增强心理愉悦体验。回忆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的感人事件,如重症患者的道谢、出院患者的鞠躬、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姐妹情谊等,均可激发护士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有利于快速调节心理。陈钟等[8]研究认为,应构建多元化的心理支持与行为干预体系,以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一线护理人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SCL-90总均分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说明多元化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睡眠质量属于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与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年龄密切相关[9]。护士群体整体睡眠质量不容乐观[10]。研究发现,传染病专科护士PSQI明显高于全国常模[11]。有研究报道,在抗击埃博拉病毒感染一线护士中,高强度的工作量、患者心理防线的脆弱性与易怒性、可能存在的高感染率、难辨真假的网络信息,均可成为影响一线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12]。心理干预是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隔绝外界“信息过载”杂音更为重要。呼吸运动、肌肉放松运动、瑜伽等身心放松训练均能改善大脑海马灰质密度、前额叶皮层组织结构,转移个体对应激事件的注意力,调节自我感知行为。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是改善护士压力负荷、睡眠质量的重要路径[13]。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护理人员隔离期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PSQI总分低于干预前,说明多元化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休整期间一线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应用于抗击新冠肺炎护理人员,对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有积极的应用价值。需要指出的是, 一线护理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抗击新冠肺炎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如何选择心理干预方法并加以优化运用,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休整抗击危机
暖春战疫 携手春天 抗击疫情
No.2 海底捞年内将关停约300家门店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 抗击疫情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大证券:震荡上行,高抛低吸
“危机”中的自信
金融风暴下男人“性”心需要疏解
危机来袭/等